王時佼
摘 要:互聯網+時代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需要結合時代的特色和市場的需求進行人才的培養。本文首先介紹了互聯網+背景下培養旅游人才的重要性,接著進行了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綜述,然后闡述了“互聯網+”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構成,并探討了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
互聯網+時代,對于高職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一方面需要高職院校以新型的培養模式培養出具備出色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專業課程中不斷融入信息技術,建立起掌握多學科知識的跨界復合型旅游師資隊伍。尤其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于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更顯得尤為重要。
1 互聯網+背景下培養旅游人才的重要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注重精神需求,通過旅游緩解壓力,釋放心情,由此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這就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支撐起日益發達的旅游市場。傳統的旅行社不再是擁有主要客源的部分,更多旅游網站的異軍突起給傳統旅行社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隨著李克強總理“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各行各業開始高度重視利用互聯網平臺以及信息通信技術創造新的形態促進本行業的發展。“互聯網+”計劃的實施將對我國各產業產生很大的影響,旅游行業也不例外。為此,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應高度重視當下的發展趨勢,為培養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而努力。
旅游管理專業是高職院校的重要專業,并隨著我國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而不斷擴大生源,成為時下最熱門的專業。不過,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在培養人才方面依然不能完全適應旅游市場的需求,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因此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迫切需要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人才能力培養體系,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培養學生,使其在未來的競爭中具有很大的優勢。
2 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綜述
旅游教育在我國的發展主要是伴隨著旅游業的產生和發展而延續的。改革開放以來,旅游教育就已經成為正規的教育,各大學者也開始對旅游專業關注,并開展研究。徐峰(2011)通過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結構方面進行研究,比較不同個體就業能力的差異,通過差異找出提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通過研究不難發現,國內學者鮮有對“互聯網+”時代下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進行研究,這恰恰是時下最為需要的人才。傳統的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需求,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提出的計劃,對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相應的調整。
3 “互聯網+”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構成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培養人才要充分遵循“互聯網+”背景,為培養擁有專業知識、能力并懂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而努力。要改變傳統培養模式,在注重旅游服務技能和專業知識培養的同時,還要進行信息技術、物聯網、智能移動平臺等方面的應用技能培養。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需要培養學生三個方面的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
第一,專業能力。要求學生需具備一定的產品開發能力和市場營銷策劃能力。該能力最為基礎和重要,因為其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然后是物件與規范操作能力,引導講解能力和法規應用能力。第二,方法能力。需要學生有創新的能力,隨機應變,獨立思考,并具備敏銳的判斷力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靈活處理各種信息。第三,社會能力。主要包括與人溝通、團隊協作、愛崗敬業、公關禮儀、自我調節能力等等。這三種能力與“互聯網+”背景下旅游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基本上吻合。
4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的對策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上需制定完善的方案,有明確的目標定位。充分以互聯網+旅游形式培養人才,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 學生方法能力的培養
受到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我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育模式通常是教師主動講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即使學生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管理知識,卻缺乏實踐經驗,簡而言之,傳統教育體制缺乏對學生方法能力的培養,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意識。互聯網時代,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學習掌握新技術能力的要求要高于傳統經濟時代,因此,要注重學生方法能力的培養。
4.2 改革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課程體系迫切需要改革,同時教學內容也要做到進一步優化,這是培養人才的關鍵。課程體系在改革時,需要考慮到旅游業崗位群所需的關鍵能力以及能力要素來設置相對應的課程,根據當下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在專業課程中不斷融入與互聯網有關的教學內容,如信息技術、新媒體運營操作等等。不同的課程要融入新內容,關于網絡營銷、電子商務部分也要融入其中。
4.3 重視德育教育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大量的游客支持。因此,滿足游客需求十分重要。要服務到位,使游客了解新型旅游服務理念,如全域旅游。這種新型的旅游產品需要游客認真體會其價值,才能獲得更好的體驗。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應充分使學生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加強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這樣才能使學生意識到在旅游市場中獲得游客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具備高尚品德的旅游從業人員,會意識到游客就是上帝的重要性,會更有親和力,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
4.4 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許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傳授知識,卻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十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就需要從教師抓起。高職院校要加強教師的績效考核,有方法、有目的地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對有創新的教師給予獎勵,使教師愿意開發更多的創意課程。同時,學校要為教師提供充足的實習機會,接觸實際旅游企業,定期去指定的企業任職培訓,通過不斷實踐增長見識,提高創新意識。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學校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要充分了解旅游市場的現狀和游客的需求,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學生的責任感,真正領悟到旅游服務行業應具備的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娟. 互聯網+時代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分析[J]. 電子測試,2016,07:78-79.
[2]盧志海,鄧鳳珠.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高端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管理觀察,2015,35:125-127.
[3]李娟. 互聯網+時代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分析[J]. 電子測試,2016,07:78-79.
[4]孟珊. 我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演變軌跡及其原因分析[J]. 青海交通科技,2016,03:124-126.
[5]嚴亦雄. 福建省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對策分析[J].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