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技術的發展,以課堂面授的傳統企業培訓無法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學習與發展及人力資源開發需求,特別是課堂培訓方式與企業發展策略和業務實踐相脫節,無法真正培養出企業需要的領導型人才。如何使知識能夠更快的轉化,讓學員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面對這種問題,需要培訓方式發生轉變,從“被培訓”轉變為主動學習,即傳統培訓轉向行動學習培訓。
關鍵詞:職業教育 培訓 探索
一、引言
行動學習是解決組織問題,提升組織能力的一種工具,近年來,在國內引起普遍的關注,尤其是隨著行動學習被應用于發展領導力的培訓中。行動學習可以有效克服企業培訓與實際工作脫節,是一種領導技巧和系統解決問題方法的訓練。并通過不斷解決各種復雜的、挑戰性問題,培養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變革創新等能力。并可沉淀出大量可應用的管理工具、有助于促進業務改善”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為了持續的贏得競爭優勢,不斷通過引入新型的管理方法對組織進行變革;行動學習憑借適應性廣,靈活性高等優勢收到了國內外企業的青睞。
行動學習法產生于歐洲,英國Reg Revans教授是重要創始人。在行動學習課程中,每個參與者所在的機構都提出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他們被交換到不同于自己原有專業特長的人群下、組成學習團隊,解決這些棘手的難題。通過實踐,這種方法獲得了成功,并被稱為行動學習法。之后在比利時政府得到推廣和廣泛運用,并取得非常大的效果,國民生產總值取得了較大進步。
1991年,麥克佩德勒(在出版的《實踐中的行動學習》中,對行動學習內涵進行了拓展,指出行動學習是自我發展與組織發展的雙贏結果,源于問題的行動既能解決問題,又能改變參與問題解決的人。行動學習取得成功并非依靠知識或指導,而是質疑和詢問。
中國的行動學習引入較晚,90年代香港高級公務員學習中心高柏成先生應邀到我國內地介紹行動學習,這也是行動學習在內地的最早傳播。張鼎昆博士于2005年幵始研究行動學習理論,并發表了《行動學習——再造企業優勢的秘密武器》一書.但真正引起企業對行動學習關注的是,華潤集團在高層培訓時,首次引入行動學習法概念體系,此后逐步把行動學習應用于破解組織發展難題,取得較好成果。
三、行動學習法在學院培訓中的探索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如何將行動學習的理念、方法與我院培訓相結合,創新發展出適合的方式、模式,并在實際培訓工作中不斷驗證、應用。
1、消化行動學習,形成特色學習方式。我院在以企業領導干部(班組長)培訓項目為代表的多個項目為依托,自主研發了案例式、匯報式、頭腦風暴等多種新的學習方式,并且發現行動學習中的操作者是效果呈現的重要因素,是學習方式在培訓課程中生動、鮮活的催化劑,而行動學習方式操作者也是推廣的關鍵,這個操作者必須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并且對學習方式流程掌握,且能夠通過引導、提問等必備技能引導學員思考和研討等。針對催化師我們又將其發展三個階段,分成是以流程為主的主持人,以內容為主的是講解師,以學習為主的是催化師。
2、在實際培訓中的運用。在培訓調研中,我們將工作中真實存在的、亟待解決的難題作為行動學習研究課題,再選擇5-7名人員組成調研團隊,對課題進行篩選;在培訓設計中,在課程設計方面,要求4天以上的項目中,至少有一個以上的行動學習方式完成的課程,每個項目采用采用微行動學習的方式進行“項目研究”,結束時進行總體匯報;在項目實施中,研討的過程中,催化師將潛在的思考過程顯現在桌面上,促進思考的嚴謹性及思考深度,成員們通過觀察與模仿催化師的思考、溝通方式,能夠迅速提高自己的相關能力,催化師使每一個學員都學會用這種立體思維方式來思考和交流,從而使學員的認知結構發生變化,而其綜合能力全面提高。這種專題研討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采用了一種相互啟發和借鑒的模式,構建了一種經驗共享式的學習模式,不同觀點相互碰撞,可以激發學員的發散性,逆向,創新思維,這對于提高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項目評估中,我院應用頭腦風暴、討論小組學習方式開展了培訓效果訓后調研會。通過學習方式的改變,能夠使我們更加清楚學員心理,能夠更好有效收集學員在培訓結束后應用學習內容的情況,以及對管理和生產工作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和成果。同時,豐富了評估工作的方式,對培訓調研問題的思考維度、學習深入度、案例已經相應課程的師資培養等工作都有積極地作用。
作者簡介:
李麗紅(1984.06-),女,漢族,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