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榮
【摘 要】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以案例或情景為載體,通過創設生動逼真的模擬教學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文章在分析情景模擬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區別及其優點的基礎上,對在《管理學基礎》課堂教學中如何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情景模擬教學法 管理學基礎 應用
《管理學基礎》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科特點要求該課程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面對缺少管理實踐背景的學生,教師單純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和應用能力的培養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制約。作為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能讓學生輕輕松松地學習到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同時又能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一直是筆者探討的問題。
在多年的《管理學基礎》的教學中,筆者曾不斷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如游戲體驗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法、項目化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和市場調查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特別是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參與性、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
一、情景模擬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區別及優點
傳統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這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往往是被動地接受,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及應用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在教學效果方面上課時不是“睡倒一片”就是“低頭一片”。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在案例的基礎上,根據案例內容設計不同的場景,讓學生分角色模擬演練,一方面展示出案例中出現的管理問題,另一方面運用自己的能力解決管理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又達到了簡化理論教學的目的,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成了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學習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課堂,而是大家提高綜合素質和管理實踐技能的舞臺。
情景模擬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具有諸多的優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將課堂變為職場。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臺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結果是學生一旦進入工作崗位,就會發現學校時學習的理論與實踐存在較大的差距,無所適從。在情景模擬教學,教師把實踐中的案例設計成一定的模擬場景,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講臺變成了學生的舞臺。教師將職場中的情景搬到課堂中來,真正做到了課堂與職場的無縫對接。
二是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課堂往往以單純的理論講解為主,頂多就是輔之以一定的案例加以分析,理論性太強,理論和實踐脫鉤。而情景模擬教學法卻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演練者在角色扮演中能夠仔細理解并體會某些角色或崗位的權力、工作職責以及和其他崗位的關聯性。這種教學方法是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高度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是教、學、做的真正融合。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更多的關注自身教學任務的實施和教學內容的完成,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關注的較少,期末考試的時候出套試卷一考就行了。而情景模擬教學法,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學”和“做”來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及時調整教師“教”的進度和內容。這種方法真正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和“做”比較好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四是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結合。傳統教學方法,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被動地接受,參與程度不是很高。情景模擬教學法,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場景,學生置身在一種真實的情景中,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學基礎》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在《管理學基礎》的教學中,使用情景模擬教學法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去經營企業、管理企業和員工,當其在管理中發現問題的時候可以在課本中找答案,經過思考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課程的學習,在學校就可以解決學生以后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一)根據課程內容創設總體的模擬情景
根據教學的需要,筆者把授課班級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組成不同的模擬公司,教學設計和實施以模擬公司為單位進行。在模擬公司內部通過公開競聘的方式選出總經理、副總經理和各個部的部長,還可以根據本公司的實際需要配備其他的相關人員。學生要當領導了,很是興奮,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成了設計者、指導者和監督評價者。
(二)根據每個章節內容創設具體的模擬情景
在不同章節內容的教學中,筆者將根據不同的內容創設不同的模擬此情景,讓每一個模擬公司的學生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可以體會不同的身份角色,以加深對管理實踐的體會和認識。
如在學習《授權》這一知識點時,我創設了這樣一種模擬情景:在某一天同車上班的路上,兩個不同部門的經理彼此討論著自己的管理工作,很為自己的助手傷腦筋,說助手不能很好地完成交代的任務,大事小事都來找自己。與此同時,兩位助手也在談論著自己的工作,說自己也很郁悶,之所以完不成經理交代的任務是因為自己手中的權力不夠,并且還猜忌經理這樣做是故意的,經理是怕助手功高蓋主搶了經理的位子。在這樣的一種模擬情境下,作為部門經理認識到,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自己在授權方法上出現了問題。另外上下級由于溝通不足缺乏信任,然后進行明確的授權,雙方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來消除誤會。
又如在學習《人力資源管理》中人員配備的原則時,我通過案例《升遷帶來的問題》創設了這樣一種模擬情景:在一家從事研制開發高精密儀器的高科技公司,因為聘請的獲得MBA的一名管理人員表現太好以及升遷太快而遭到公司幾位資歷老的專家的反對,集體要求辭職。在這樣的一種模擬情境下,作為公司的老總遇到了管理問題,一方面對于本公司來說專家是公司的技術核心,不能允許他們辭職,另一方面公司管理人員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為專家的威脅就改變公司的任免決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考查學生管理能力的時候了。另外通過問題的解決學生還會認識到在人員聘用方面不能論資排輩,而應該任人唯賢,在公司能力強表現出色的人就應該得到提拔。雖然專家業務能力也不錯,但如果缺乏管理者應具備的素質則不應該被提拔。
比如在學習《雙因素理論》這一知識點時,我通過案例《施科長沒有解決的難題》創設了這樣一種模擬情景:某個油漆廠在提高工人的工作積極性方面出現了問題,施科長出去培訓,學習了雙因素理論,那個美國教授說工資和獎金并不是提高工人積極性的因素。施科長回到單位后就趕快學以致用,結果卻碰了釘子,很是迷茫。在這樣一種模擬情境下,學生能對雙因素理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不僅認識到雙因素中有哪些是激勵因素哪些是保健因素,還認識到在運用雙因素理論的時候還應該注意被激勵對象的個人因素,事情并不是絕對的。
三、結語
多年的實踐教學表明,在《管理學基礎》這門課程中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應用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一是雖然這種方法因為實踐性較強受到學生的歡迎,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用,知識點比較零碎,理論的系統性不強;二是如果隔三岔五地用這種方法還可以,時間長了學生也會感覺到沒意思、厭煩。三是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要做到對知識的靈活把握和做好對課堂的控制。因為這種方法和傳統的方法相比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自主性較強,不好管理和把控課堂。鑒于以上幾個問題,在教學中還要綜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永蓮.淺談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學基礎》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10):104.
[2]高新建.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創新研究[J].價值工程,2010,29(10):199-200.
[3]李武歌. 淺談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國際商務談判課程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2(5):160.
[4]國鳳菊.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成人高教學習,2009(2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