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乾剛 劉光華


【摘 要】 目的:分析VsD治療對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9例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合治療差異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給予基礎治療和VsD治療,對臨床效果進行對比。結果: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6.7%,治療組的總有效率84%,治療組的治療優勢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的患者應用VsD方式進行治療,其優勢明顯,能讓患者盡快愈合,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VsD 骨科創傷 感染創面 應用效果
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是當前臨床研究中比較常見的癥狀,發生幾率高,對患者自身有嚴重的影響。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提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由于受損部位受到免疫因素以及血液供給因素等影響,傷口愈合的比較慢,甚至引起其他并發癥。VsD治療方式的優勢比較特殊,在骨科疾病治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醫護人員需要掌握該治療形式的具體要求,從具體情況入手,做好創面抗感染工作,提升其應用優勢。為了分析VsD治療對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的應用效果,選擇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9例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合治療差異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給予基礎治療和VsD治療,對臨床效果進行對比。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9例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合治療差異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患者的詳細資料如下:
兩組患者年齡在年齡和性別等常規性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傳統清創術進行治療,按照臨床治療要點進行操作。治療組則給予VsD方式進行治療。首先在創面應用敷料,采用半透明薄膜將創面進行封閉,采用負壓進行吸引,不間斷操作。手術結束后對漏氣和阻塞癥狀及時處理,采用敏感抗生素進行沖洗。一周后將敷料取出,對原有創面進行病理學檢查,取出后如果發現肉芽豐滿則立即進行縫合。如果創面較大,而且肉芽比較豐滿,可以應用植皮方式對創面進行恢復。如果創面比較深,會導致很多軟組織不能及時修復,需要進行2-3次的VsD覆蓋,直到肉芽豐滿,才可以進行創面植皮操[1]。
1.3 臨床療效評價
顯效:患者不良癥狀消失,創面在半個月內恢復。有效: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大部分皮膚存活。無效:臨床治療效果不明顯,原位皮膚壞死。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當 P<0.05 說明比較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6.7%,治療組的總有效率84%,治療組的治療優勢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表二:
3 討論
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是當前常見的癥狀,對患者自身有嚴重的影響。骨科損傷的治療周期比較長,需要及時換藥,換藥次數比較多,需要及時對壞死組織進行清除,考慮到治療周期以及治療方案的具體要求,必須從治療現狀入手,清除壞死組織后做好抗感染治療,進而提升治療效果[2]。
隨著臨床治療方案的不斷增加,醫療衛生技術取得重要的發展,VsD治療方式的應用優勢突出,該治療形式能幫助患者傷口更快愈合,由于其他并發癥比較多,可能會出現敗血癥的現象,需要按照現有治療要求進行落實[3]。VsD治療形式是封閉負壓吸引技術,屬于新型引流技術,在治療階段能對局部血液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徹底清除創面滲血癥狀,促進感染創面的恢復。新生血管和組織為了能更好的生長,要及時換藥,避免出現細菌感染現象。在引流操作過程中,及時對貼膜進行檢查,避免出現負壓環境破壞的情況。如果出現粘稠現象,應用抗生素溶液和生理鹽水進行清洗,放置專門沖洗管,保證引流通暢。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和幫助,使其掌握臨床治療相關注意事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接受治療,進而提升治療優勢[4]。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6.7%,治療組的總有效率84%,治療組的治療優勢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患者應用VsD方式進行治療,其優勢明顯。
綜上所述,VsD方式在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患者對其滿意率比較高,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常繼輝.VSD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臨床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0(14):198.
[2]商貴斌.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應用VSD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5,02(01):13-14.
[3]楊軍琪,張有為,李小宏.封閉式負壓引流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0(14):109-111.
[4]羅偉東,黃楓,何才勇,姜自偉,高怡加,董航.游離植皮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骨科創面的臨床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1,02(13):2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