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愛斌+韓磊

【摘 要】從高職教育教學實際出發,作者指出了目前《電工工藝》實訓課程的發展現狀及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結合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特點,思考并提出了“四化”的課程建設發展方向,使課程建設在全新的職業教學理念下趨于完善。
【關鍵詞】職業綜合能力 規范 教學改革
一、前言
隨著科技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現代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已逐步由“實踐性、操作型”的技能型,轉向具有良好職業精神、道德素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同時也是未來高職教育發展的新方向[1]。2015年舉辦的世界技能大賽電氣裝置項目,在體現新工藝新技術的同時已呈現出了更加注重基本技能和技術規范、考核職業綜合能力的新特點。《電工工藝實習》作為高職電氣類專業的必修實訓環節課程,在教育教學改革中,也需將這一理念引入課程建設的各個環節。本文結合世界技能大賽電氣裝置項目的特點,對電工工藝實習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未來的改革方向。
二、世界技能大賽電氣裝置項目及特點介紹
世界技能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號稱技能領域的“奧林匹克”,象征著國際技術技能的巔峰。自1947年首屆舉辦以來,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我國在2011年首次組隊參加該項賽事,目前已成為加強我國與國際技能領域的交流合作,展示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成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推動職業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深入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5年的大賽上,電氣裝置項目[2]為“住宅或商業及工業現場裝置電氣安裝與調試”,要求在給定模擬裝置上按電路圖、施工圖,采用金屬橋架,或PVC線槽,或PVC線管、或金屬線管完成電氣裝置的安裝(至少包含3種及以上布線方式),并同時完成用戶配電箱、照明線路、電源輸出線路、總線型智能家居線路、環境控制或接入設備、電器插座線路以及設備保護裝置等的線路安裝與測試。電氣安裝工作間如圖1所示。
從項目任務、實操要求、工藝規范和評分細則等方面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1. 重點考核選手用電安全、調試與功能、線路設計、尺寸測量、設備安裝與線路、布線與終端、故障查找七個方面的能力,這與目前高職電氣類專業《電工工藝》實訓課程的教學內容相近。
2.項目任務涵蓋工作過程的各個環節,且更貼近實際,符合基于工作過程、創建真實教學情境的高職教學理念。
3.突出對選手實操技能的標準化、精益化等職業規范和綜合素養的考核。
三、《電工工藝》實訓課程開展現狀
作為高職電氣類專業普遍開設的必修專業技術和實訓課程,《電工工藝》課程旨在通過工藝實踐訓練,使學生具備從事發電廠和發電站電氣運行、維護、安裝、檢修等工作必備的電工基本操作技能,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從多數院校調研情況來看,該門課程的教學目前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1.各院校課程建設水平不一致。部分院校對市場需求調研不充分,未能及時關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在企業中的應用,課程教學仍然停留在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實訓項目與現場實際工作脫節。
2.部分院校對課程研究不夠,對電工工藝實習課程應該“做什么、怎么做” ,與之配套的實訓室應該“建什么、怎樣建、怎么管”等問題缺乏明確的認識,沒有形成與企業需求和技術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和實訓室建設模式。
3.課程教學普遍采用原理講解、元器件功能介紹、要求說明、演示操作和反復訓練的方式,以固定、單一的模式完成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達到“由會到精”和“由精到快”的訓練要求,但缺乏創新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也不高。
4.課程教學雖然注重技能訓練,但在突出職業素養和安全意識的培養,將企業的安全文化、職業精神和素養較好地融入教學全過程等方面還不夠完善。
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企業所需的合格人才,必須對該門課程實行教學改革。這既是對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強化綜合職業能力考核新要求的有力貫徹,也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四、《電工工藝》實訓課程建設的思考
按照高職教育發展的新特點,未來《電工工藝》課程建設應力爭在實現“四化”(即實訓項目任務化、實訓作業標準化、實訓設施規范化、實訓管理精細化)上著力,持續推進教學改革。
1.實訓項目任務化。教學模式上,積極引入行動導向教學理念,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講學,逐步實現教師從學習的主導者向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身份轉變;任務選擇時,應盡量選取反映工作實際的綜合性訓練,適當增加故障分析與排除的項目,如電動機控制線路設計、安裝、調試及故障處理等,減少簡單連線等重復性單項訓練。教學過程中,在進行良好師生互動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元器件和設備的選擇,提出并完成任務設計。
2.實訓作業標準化。實訓作業指導書應充分引入企業崗位規范,結合企業的各類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明確具體操作的方法、步驟、措施、標準和人員責任,并對作業計劃、準備、實施、總結等各個環節進行細化、量化、標準化考核,實現作業過程的全過程控制,做到作業有程序、安全有措施、質量有標準、考核有依據。
3.實訓設施規范化。要求實訓室在建設過程中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總體設計,實訓設備的選擇、采購、布置、安裝、調試以及驗收等環節與生產實際相一致。實訓室的環境、各種安全警示標語、工器具、工作間等應盡可能與生產現場相符,保證教學與生產在目標、內容、過程、效果等方面的一致性。
4.實訓管理精細化。嚴格落實實訓教師、實訓室管理人員、實訓學生的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目前,部分院校實施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管理,效果良好。如在實訓過程中,通過采取制度上墻、增加安全警示教育等措施,規范工器具使用與保管、規范現場作業流程,嚴防習慣性違章行為;針對實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工器具、設備損壞、浪費材料等情況,可對每位使用的工器具、設備進行編號,消耗性材料采用定量領取方法,明確職責,對損壞器件、浪費材料、違反作業規程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培養學生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遵章守紀的職業習慣;實訓結束后,安排專人進行工具整理、場地清掃等。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讓學生共同參與到實訓管理中,切實強化了學生職業習慣的養成教育。
五、結語
高職電氣類專業《電工工藝》實訓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課程建設應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培養,這同時也將是其他高職電氣類實訓課程的改革方向。
【參考文獻】
[1]施劍凡.高職院校中高級維修電工考核實訓教學的探索和改革[J].科技信息,2011(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