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燕
摘要 在我國林業發展中,起到骨干作用的即為國有林場。為了提高國有林場的綜合效益,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本文結合宣城市國有林場現狀,對林下經濟發展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總結其發展現狀,并提出發展對策,以期為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的發展提供指導依據。
關鍵詞 國有林場;林下經濟;必要性;發展現狀;對策;安徽宣城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5-0153-01
在我國林業發展及生態建設過程中,國有林場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森林的保護、培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較為顯著,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力量[1]。一般林場建立的目的主要是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以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提高林分質量,進而取得較好的效益,而國有林場境內的土地面積較大,不少地區在經營林場過程中采取的發展模式較為落后、單一,經濟效益不高[2]。為了鞏固林權改革的成效、提高單位面積林地上的產出、增加林農收入,一個有效途徑即對林下資源進行開發,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3]。林下經濟發展的特點為發展潛力大、投入相對較少、短時間內可見成效、操作起來較為容易等,其具體的發展模式包括林下養殖、林下種植、森林旅游等。通過在國有林場內發展林下經濟,可以使林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林業生產的經濟周期相對縮短,提高森林資源的附加值,實現森林資源的循環、可持續發展。現結合宣城市實際,對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對策進行簡單的探討。
1 宣城市林下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1.1 現行傳統林業發展模式較為落后
多年來,我國很多國有林場在發展過程中采用的模式較為落后、單一,無法對林場內廣闊的空間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造成林業資源的極大浪費,取得的綜合效益不高。宣城市的某些國有林場,經濟發展模式仍然采取傳統的單一利用木材的方式,未能有效地綜合利用林下空間,而且還會不同程度地對林區生態平衡產生影響,使林場內有限的林木資源總量逐漸減少,加劇了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矛盾[4]。
1.2 要實現國有林場的循環發展,必須實現林下經濟多元化發展
要改變國有林場林業經濟單一的發展模式,實現林業長期、穩定發展,必須加大對林下資源的開發。目前,宣城市境內的國有林場結合當地林業資源特點,采取了以林業為主,綜合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多元化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使林場內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利用效率及產出率較單一模式下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林場內工作人員采取林下養殖等方式,可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緩解了林業生產周期長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使國有林場長期發展與短期效益得到協調,實現林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2 宣城市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發展現狀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總面積約為12 340 km2,轄鄉、鎮的數量分別為24個、57個,總人口為280萬人;林業用地總面積約為7 273 km2。宣城市目前總共有18個國有林場,在安徽省各縣市中排在第3位,其中宣州、旌德、廣德、郎溪、涇縣、績溪、寧國分別為5個、3個、1個、2個、4個、2個、1個。宣城市國有林場內的總經營面積在3.6萬hm2左右,其中有林地面積約 3.5萬hm2(劃定為生態公益林的面積占54%左右),森林資源總積蓄超過190萬m3,在安徽省各縣市中排在第2 位。一直以來,宣城市國有林場的主要經濟來源較為單一,一般為銷售木材。近年來,宣城市利用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積極發展林下經濟,結合《宣城市林下經濟發展規劃》,探索出多種與宣城市當地相適應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一些新興的林下經營模式不斷出現,重點在林下發展白芨、黃精等中藥,并積極加大林下養殖的發展力度,成為當地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加快了宣城市林業經濟發展速度。
3 發展對策
3.1 對國有林場的林權制度進行改革
對宣城市國有林場內的林權關系要充分理順,依法對林地、林木等的使用權、所有權予以明確,以妥善處理國有林場發展過程中保護與利用等方面的矛盾。只有對林權制度進行合理改革,充分將林權關系理順,才可以營造出適合發展林下經濟的良好環境,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
3.2 加大對林下經濟發展的資金及技術等方面的投入
國有林場的林地面積較為廣闊,要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從專業人才、資金、技術等多個方面給予支持。不僅要重視國有林場內部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配套水電設備、道路建設等,還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新技術,加大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宣城地區的林技部門要就林下經濟發展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指導、培訓,并且派專業人員深入到國有林場實地,以及時解決出現的技術難題。此外,信貸等金融部門要給予支持,將林下經濟發展納入到重點扶持對象的范圍之中,降低信貸門檻。
4 參考文獻
[1] 韋東光.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經濟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2):58-60.
[2] 賈長榮,侯環珍,謝會芳,等.太行山區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探討和建議:以濟源市大溝河林場為例[J].防護林科技,2015(增刊1):18-19.
[3] 魏忠科,李兆鶴.鎮巴縣發展林下經濟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漢中科技,2012(1):42-43.
[4] 潘偉華.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12,39(3):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