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麗
【摘 要】 目的:探討降鈣素原與CRP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的診斷價值。方法:將2015年2月~2017年2月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10例患有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兒作為觀察組,其中病毒性與細菌性感染分別為48例和62例,另選擇同期110名健康新生兒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WBC)水平變化。結果:細菌感染的新生兒PCT、CRP、WBC水平分別為(0.95±0.33)ng/ml、(24.12±3.46)mg/L、(17.5±3.42)×109/L;病毒感染的新生兒PCT、CRP、WBC水平分別為(0.62±0.22)ng/ml、(10.55±3.88)mg/L、(9.46±2.92)×109/L;健康新生兒PCT、CRP、WBC水平分別為(0.31±0.19)ng/ml、(5.79±2.75)mg/L、(7.46±2.31)×109/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診斷中,應用PCT聯合CRP診斷,敏感性高,具有診斷價值。
【關鍵詞】 新生兒 感染性肺炎 C反應蛋白 降鈣素原 診斷
產婦宮腔內、分娩時、分娩后因細菌和病毒發生感染,很容易讓新生兒患上感染性肺炎,該病死亡率最高可達20%[1],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有資料稱[2],患上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兒并無明顯的臨床表現,可通過多指標聯合檢測予以確診。我院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中,應用降鈣素原聯合C反應蛋白,診斷結果較好,現作出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研究觀察組為2015年2月~2017年2月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10例患有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兒,男女比例63:47;根據《實用新生兒學》[3]中的診斷標準來作為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及其各亞型的診斷標準,其中病毒感染的新生兒48例、細菌感染的新生兒62例。另選擇同期110名健康新生兒作為對照組,男女比例66:45,比較兩組新生兒的基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本研究共計220名新生兒,年齡、性別、出生時間、出生方式、臨床表現等基本信息全部記錄在案,之后進行常規化驗和體檢,對癥治療出現咳嗽、喘息、發熱、氣促的新生兒。對照組新生兒于納入研究當日抽取晨空腹肘靜脈血,觀察組新生兒于次日抽血晨空腹肘靜脈血,檢測所有新生兒的PCT、CRP與WBC水平。
1.3 觀察評定標準
應用ROCHE Cobas 4000儀器與原裝試劑檢測兩組新生兒的PCT、CRP;應用SYSMEX 800i與原裝試劑檢測兩組新生兒的WBC水平。正常值參考標準:PCT<0.5ng/ml、CRP<8mg/L、WBC<4~10×109/L。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新生兒PCT、CRP、WBC水平比較,見表1
3 討論
PCT屬于降鈣素的一種前體物質,當炎性反應發生前的2~3h,PCT水平升高,因此可作為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診斷參考[4],但是在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或者病毒感染中,PCT水平通常不會升高,只有在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會明顯升高。CRP是炎性標志物,且極為敏感,但影響CRP水平的因素很多,盡管敏感度較強,但特異性不夠。WBC是血液的常規指標,更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感染發生早期也許不會有明顯改變。
我院分別對110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兒和110名健康新生兒進行了PCT、CRP與WBC的檢測,從表1中可看出多指標聯合檢測的敏感度較好,因此,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診斷中,應用PCT聯合CRP診斷,診斷價值高,可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何依綺,傅萬海,孟瓊等.降鈣素原聯合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檢測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的意義[J].廣東醫學,2014,(11):1708-1710.
[2]徐向勇,李正峰.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515-2517.
[3]李晶,何海蘭,朱小石等.血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對新生兒細菌感染性肺炎的診斷價值[J].西部醫學,2014,26(5):649-650,655.
[4]黎藝.聯合檢測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8):113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