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玲

【摘 要】 對溫針灸治療風濕寒性關節痛的療效進行分析探究。方法 選取我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風濕寒性關節痛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為45例,以西醫治療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則接受溫針灸治療,對兩組臨床療效予以比較。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7%,觀察組為95.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 利用溫針灸療法治療風濕寒性關節痛患者,可使患者癥狀得到有效改善,促進臨床治愈率的提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溫針灸 風濕寒性關節痛 療效
風濕寒性關節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關痛,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腰椎、膝關節等出現疼痛,目前尚不清楚其發病病因,只知主要危險因素為寒、濕、風,其治療標準也尚未統一[1]。大多數醫務工作者認為其“無病”或是“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進而未對其予以治療或治療不及時,嚴重影響到廣大風關痛患者的正常生活。本院針對風濕寒性關節痛患者施以溫針灸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選取我中心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風濕寒性關節痛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為4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36-67歲,平均年齡為(45.73.69)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0.6)年;觀察組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0.13.52)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0.6)年。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西醫治療,具體為口服消炎痛,每次劑量為25mg,2~3次/d,建議飯時或飯后立即服,堅持治療1個療程,每個療程期為一個月。
以溫針灸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向患者施針時,首先做到針刺得氣,再把針留在適當的深淺度,之后再在針柄上穿置一段約為1.5cm長的艾卷施灸,連續在穴位與阿是穴位上施灸15min,待除去全部灰燼后,再施針其它穴位,需注意這里并非是施灸而是施針,每次施針時間間隔5min,再留針,待留針時間超過45mi之后再拔掉針。
1.3 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量表(VAS)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VAS量表:如果患者主觀感覺未有疼痛感出現則以0分表示,如果患者主觀感覺疼痛感非常劇烈則為10分,并隨著分數的遞增,表示患者疼痛的程度越來越嚴重。
1.4 療效評估標準
本次研究以《中藥新藥治療麻痹證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估患者的療效,療效共分為三個級別:即顯效、有效與無效。若患者已基本沒有出現主觀感覺疼痛感,輕叩疼痛關節,患者疼痛感并不明顯則視為顯效;若患者主觀感覺疼痛感相較于治療之前改善明顯,輕叩關節,雖有一定疼痛感,但相對于治療前而言疼痛感大大減輕則為有效;若患者主觀主觀感覺疼痛感仍然明顯存在,未有任何變化,甚至有加重情況則視為無效。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計量資料,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VAS評分為(4.8±1.4)分,治療后為(1.7±1.1)分,觀察組患者治療前VAS評分為(5.1±1.3)分,治療后為(0.5±0.2)分,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要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對照組中有20例顯效,15例有效,10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77.7%;觀察組中有30例顯效,13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5.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風濕寒性關節痛作為一種發病率加高的風濕性疾病,其不僅病程反復,且體征也不明顯,若患者置身于風、寒環境下將會加重病情。對照組所服消炎痛,適用于解熱、緩解炎性疼痛作用明顯,故常用于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中。而觀察組所用溫針灸結合了針、灸兩者的優勢,一方面可利用針刺補腎調督,使神經根局部痙攣狀態得以解除,對局部炎性水腫吸收效果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也能將艾灸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發揮出來[2]。對患者行溫針灸,其產生的刺激作用可對P物質、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的活性起到有效抑制作用,達到鎮痛效果,除此之外,行溫針灸后,也可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癥物質的堆積,進而對疼痛癥狀予以有效緩解。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7.7%,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以溫針灸治療風濕寒性關節痛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癥狀,療效顯著。這一方法無須復雜的操作過程,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蘆艷平.探討溫針灸治療風濕寒性關節痛的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4:2734.
[2]吳煥龍.祛風通痹湯聯合溫針灸治療風濕寒性關節痛的療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22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