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麗 鄭元元
【摘 要】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開展知識產權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本文論述了石河子大學圖書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知識產權教育所采取的策略。
【關鍵詞】知識產權教育;高校圖書館;大學生
Research on the Tactics of Develop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Taking Shihez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OU Ya-li ZHENG Yuan-yuan
(Library,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Xinjiang 832000,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Library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carrying out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hihezi University Libr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advantages to take the strategy when we carry out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University library;College student
進入21世紀以來,在全球化背景下,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使文化、政治及經濟的相互作用日益加深,人類社會進入了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而對知識給予直接保護和管理的是知識產權。面向新世紀,知識產權素質是經濟時代的人才所必須具有的素質。大學生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也是知識經濟的中流砥柱,大學生知識產權素質的高低,決定國家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前途。加強高校知識產權教育能力,提升在校大學生的知識產權素質,將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途徑。
1 高校圖書館開展知識產權教育的可行性
高校圖書館作為人類先進文化的集散地,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基地,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優勢。
1.1 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明確指出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是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以解讀出,石河子大學圖書館自身特有的教育職能決定了其在知識產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2 高校圖書館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
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現代化的網絡、先進的設施設備、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能為知識產權教育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1.3 開設知識產權基礎課程
高校的文獻檢索課程主要是由圖書館開設,課程中設置了“專利信息檢索與利用”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是大學生知識產權通識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
1.4 高校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求
網絡信息時代,圖書館在基于網絡的文獻內容建設中涉及許多知識產權問題,如何合理使用知識產權,實現其在數字化時代的創新,也是高校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求。基于以上因素,高校圖書館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校圖書館應抓住機遇,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成為開展知識產權教育的中堅力量。
2 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的內容
大學生知識權教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樹立崇尚創新的觀念。崇尚創新,就是要發揚創新變革、勇于競爭、寬容失敗的精神[1]。當前形勢下,要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大學生是知識創新的主力軍,培養大學生崇尚創新的思想觀念是知識產權教育的核心。第二,知識產權保護教育。知識產權保護是一種鼓勵科技和文化創新發展的先進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確認和保護人們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創造的“產品”擁有專有權或獨占權[2]。首先,知識產權保護是使大學生了解什么樣的發明創造可以獲得知識產權保護,如何獲得保護,激發他們從事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其次,幫助大學生樹立知識產權法制觀念,懂得什么是侵權,面對知識產權侵權應采取的維權方式等。第三,知識產權能力教育。知識產權能力是知識產權主體獲取、吸收、利用和保護知識產權能力。知識產權能力主要包括:知識產權保護能力、知識產權經營能力、知識產權戰略能力、知識產權信息運用能力。知識產權主體的能力不同,對知識產權獲取、利用的效果都存在較大差異。我國是知識產權大國,還未真正成為知識產權強國,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識產權運用能力不強是制約我國知識產權優勢轉化的瓶頸之一。為此,必須向大學生傳授知識產權運用方面的知識,要使他們具有評價、鑒別、汲取知識產權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對知識產權的感知、聯想、思維能力與綜合分析、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
3 石河子大學圖書館開展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策略
石河子大學是一所文理學科為基礎,以應用學科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大學,是“國家西部重點建設高校”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石河子大學每年都產生多項專利和技術成果,與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使用和管理都有直接的關系。在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背景下,石河子大學面向所有在校大學生,無專業差別,實施知識產權通識教育,旨在提高大學生整體的知識產權意識和知識產權能力。
3.1 高度重視,加強宣傳
學校首先要認識到知識產權教育課程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地位,加強宣傳,在教學管理中建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會同教務處、各院系等有關單位協商協作,將其列入教學計劃,納入學校的整體課程體系。另外,圖書館開設的文獻檢索課是我校大學生獲得知識產權教育的主要途徑。石河子大學圖書館員尤其是圖書館領導,要站在有利于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思考問題,下大力氣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工作,爭取將知識產權課程納入文獻檢索課程體系,使圖書館在知識產權教育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對提高圖書館的地位也有積極作用[3]。
同時,以“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通過校園廣播、櫥窗、專欄等宣傳陣地,以組織實施“知識產權名人講堂”、“知識產權論壇”、“知識產權半月談”、“知識產權辯論賽”等系列活動為主線,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論壇、講座、沙龍等活動的廣泛開展,使知識產權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廣泛宣傳營造一個推廣知識產權教育的大環境,使廣大師生提高認識,增強興趣,共同參與到知識產權課程的教學活動中。
3.2 建立多元化的知識產權教育模式
石河子大學面向大學生的知識產權教育爭取打破現行“千人一面”的單一培養模式,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立足我校專業背景及大學生個性化的需求現狀,建立石河子大學知識產權教育具體的模式。二是,立意鮮明的推動面向大學生的知識產權教育的多元化。多元化不僅應當包括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而且也包括教學手段、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等多方面的多元化。
3.3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與實踐教育基地建設
知識產權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它來源于社會實踐,又轉過來為社會實踐服務[4]。石河子大學知識產權教育應注重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加大教學內容中的實踐環節比重,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基地,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穩固的平臺,鼓勵教師開展實踐教學,引導學生深入基層、了解國情、服務社會,推動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提高大學生的知識產權素質。
3.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石河子大學圖書館開設的文獻檢索課程是大學生獲得知識產權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必須重視文獻檢索課程教學改革。教改的關鍵是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成為首當其沖的任務。首先,學校應加大經費投入,為知識產權課程教師提供進修和學習深造的機會,促使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同時,學校可以引進一些具有知識產權專業背景的人才,來充實師資力量,使師資隊伍結構更加完善。根據教學內容,學校還可以適當招聘一些有豐富務實經驗且有良好科研能力的知識產權職業者進入知識產權講臺,融入教師隊伍,采用專職與兼職的方式建立教學組。
3.5 積極開展網絡教學平臺建設
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優勢,分步驟、分模塊的建設和完善知識產權網絡教學平臺。將知識產權產權網絡教學平臺與傳統教學緊密結合,依靠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實時性等優勢相互補充。網絡課程的制作要從“以教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為中心”,不在于灌輸了多少知識,而是在于知識的內化,在于知識與方法的集合。因此,知識產權通識教育背景下的網絡平臺建設,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思考、討論和判斷能力,而不是簡單的灌輸。
3.6 注重開展形式多樣的發明創新活動
單純的課堂講授很難激發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利用各種途徑,積極營造有利于大學生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通過舉辦各種發明和創新大賽等方式,引導大學生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增強知識產權能力,在全校范圍內形成良好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胡神松.我國知識產權教育與文化戰略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2]陳桂枝.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法制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3]孫榮林.《文獻檢索》與知識產權教育[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5(9):84-86.
[4]王晨光.法學教育的宗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