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磊++苗志鋒
摘 要:通信行業近十幾年來在我國呈現蓬勃發展,遍地開花之勢,隨著3G、4G的研發、試運行、推廣、普及,5G標準的制定以及未來的商用、民用,通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高職類通信畢業生的校企溝通不足,學生自身適應能力差,直接導致就業困難,或者到企業難以適應。因此增強校企溝通,加強學生自我認識和社會認知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各高職院校和學生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高職 通信 畢業生 就業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a)-0192-02
隨著3G、4G的研發、試運行、推廣、普及,5G標準的制定以及未來的商用、民用,通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4G、國家寬帶戰略,還是物聯網技術的發展,都給通信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信行業的人才需求與日俱增,因此,如何培養具有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維護、優化能力的專業技術型人才成為了高職院校的首要任務。
1 崗位現狀
1.1 大中型企業的人才需求
以中國通信服務及其子公司為代表的大中型企業更加看重畢業生的資質、在校成績、獲獎情況、學習能力、以及學生干部的經歷。入職后會有一定時期相對正規的入職專業培訓。
1.2 小型及私有企業的人才需求
在全國各地有數不勝數的通信小型企業,這些企業更加看重畢業生的實用性,希望畢業生上崗就可以直接投入工作,最好還能獨當一面,一人兼多職,希望將培訓放在學生在校期間,由校內教師完成。既能減少企業的相關培訓投入,又可以規避相應的風險。
2 高職畢業生現狀
2.1 知識結構老化、單一
通信類高職學生的課程結構一般是本科通信學科的簡化,而且通信技術更新換代速度非???。在4G基本普及的今天,很多教師還在按照2000年初的教材講授2G的專業知識,知識結構沒有做到隨技術發展而更新。
2.2 理論知識不夠深入,技術實訓和動手能力較差
針對高職學生自身理論知識學習熱情不高,能力較差的條件,除了一小部分準備專升本以及考研的高職學生外,大部分高職學生應該選擇走技能型道路。但是由于目前專業設備價格高,更新換代升級快等特點,很多學校的相關投入較少,學生在校期間接觸不到真正在用的通信設備和軟件,即使有相關設備也只能參觀,不能實際動手操作。
2.3 學生自我要求低,工作期望值高
很多高職學生自入校以來,自我要求低,缺乏自我培養的意識,僅滿足于課堂知識,對專業知識的自我學習,探索意識不強;對英語、計算機等通用類考證等事不關心,沒信心去做。反而臨近畢業時對企業和工作崗位期望值比較高,例如要求工作地點,薪金待遇,企業文化等等。
2.4 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
很多畢業生在企業實習或者找工作過程中遇到問題一般都采用忍的方式自己承受,一旦忍受不了就會采用辭職的極端方式。社會不是非黑即白的,中間還有灰。工作中在隱忍和辭職之間,很多事情可以和企業的相關人員溝通協調。例如有的女生因為企業提供的住宿條件比較艱苦就放棄職業前景良好,待遇優越的世界500強企業的工作。
2.5 辦公自動化使用能力薄弱
簡單的數據統計工具Excel,工作匯報工具PPT,文檔處理工具Word等在學校不止一門課在講授,教師也三令五申的強調其重要性,可是很多畢業生畢業后還是不能靈活應用。還有很多畢業生去應聘文員或者辦公室秘書等崗位,但是打印和復印工具從沒有用過。
3 崗位和高職畢業生的差異分析
3.1 校企溝通不夠
校企雙方溝通不足,現在是信息時代,尤其是通信行業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校方應主動出擊本行業的各種類型的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專業教師增加社會實踐時間。
3.2 開設課程與崗位結合不夠緊密
有些院校開設的課程十幾年不變,內容也相類似,講授方式也僅僅是理論知識,缺乏實際操作。行業內新的用人需求在課程上沒有得到體現。
3.3 學生自我認識不足
作為高職通信類學生,要明白自己相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優勢和劣勢,并如何在校期間發揮自身優勢,盡量彌補自身劣勢,在求職和工作過程中如何揚長避短。
3.4 學生對社會的認知不足
學生在剛入職場時會抱怨同事對自己不夠熱情,領導對自己不夠關心,住宿條件不及學校,合作方對自己不夠尊重,加班太多,工作環境不理想,以上這些都是對社會認識不足,對工作崗位認知不足導致的不適應。
3.5 學生到企業的適應時間長
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對社會的認知不足是導致學生在企業的適應時間長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國每年都有幾百萬的畢業生畢業就失業,這些畢業生也是由于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不足導致的到企業適應時間長帶來的結果,更有甚者根本無法適應。
3.6 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差
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但是現在有些畢業生根本無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還有的直接被問題和困難嚇倒。例如在南方一些城市天氣炎熱、空氣潮濕、蟲鼠較多,這都是畢業生放棄工作的理由。遇到問題時,想的不是怎么解決,而是逃避。
4 院校和學生努力方向
4.1 院校主動出擊,加強企業調研
高職院校一方面可以利用企業來校園招聘的機會與企業人員深入交談,剖析企業的招聘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深入企業內部,了解企業文化,工作環境以及用工需求。院校還可以和人力資源機構、獵頭機構合作,為畢業生量身定制長遠的職業發展方向。
4.2 與企業合作,專業人才定制
高職院校積極尋求機會,與信譽良好、用工穩定、待遇較好的企業合作。針對通信工作人員年輕化,流動性大的特點,專業定制人才,讓一部分學生一入學就保障有工作,并針對該工作定制合理的,適合企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4.3 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剖析自己分清優劣勢
可以引入性格色彩學和心理學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每個學生在校期間認真剖析自己性格以及適合的職業,分清自己的優劣勢,揚長避短。例如擅長人際溝通并且較活躍的可以做通信類銷售;比較細心的可以做文員、合同、招投標;團隊合作比較好的可以做具體的施工;管理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比較好的可以做監理。
4.4 加強社會實踐機會,職業化培養學生
加強社會實踐是對社會認知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請企業各階段員工,尤其是歷屆畢業生回校做訪談,講座。另一方面非畢業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到企業實踐做假期工,既可以賺些生活補貼,也可以更好的對社會和企業有真實的認識。
4.5 加強學生情商培養
情商,簡稱EQ,指信心、樂觀、急躁、恐懼等一些情緒反應的程度,與智商不同,情商大多取決于后天培養。體現在生活中就是“請、謝謝”等文明用語,體現在工作中就是良好的職業習慣,與人溝通的順暢,團隊合作的愉悅程度等等。尤其是大中型企業比較喜歡資質良好、情商高的畢業生,因為情商是做項目或者團隊管理過程中很重要的條件。
4.6 提高生存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存能力在我們畢業生的角度就是就業能力和生活問題的處理能力??梢圆捎孟染蜆I再擇業的心態在看待畢業季的求職過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遇到問題和困難不要畏懼,辦法總比困難多,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就業,看待工作,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隨著通信大環境的發展而發展,相信終有合適的崗位等待通信類高職畢業生。
參考文獻
[1] 李雪,馮友誼.淺談高職通信技術專業就業指導[J].職教通訊,2015(20):38-40.
[2] 黃珽.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淺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