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義霞
摘 要 高技能人才是崗位操作人員的優秀代表,是生產一線的核心骨干,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建立一支與時俱進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并讓高技能人才在生產實踐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
關鍵詞 高技能人才 環境 政策 成長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3-000-01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這在當今社會已成為共識。因此,如何打造有利于各類人才健康成長的環境,如何激勵各類人才更大的發揮潛能,是人力資源工作的重心。
一、合理定位,找到立足之本
高技能人才是在職業技能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才,他們素質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好壞,從而影響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能力。隨著工業化、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尤其是隨著數字化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精密數控設備將原本高難度的手工勞動也變得簡單易行,在此時代背景下,高技能人才能否找到合適的定位,是其能否實現自身價值的關鍵因素。
高技能人才需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即需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又要能夠勝任繁重的體力勞動;既要有扎實的技能操作能力,又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既要具有創新意識及能力,又要有較強的歸納總結和文字能力,能夠把個人的經驗提煉推廣。其定位是銜接高層次工程技術人員與一般操作人員的紐帶,除了要完成技術難度大的高端操作項目外,還要擔負發明出提高生產效率的工具設備、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技能創新、規范操作程序以及指導一般操作人員,使其能優質、高效、安全地完成崗位工作等。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企業產品與服務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電力企業對高技能人才需求也越來越迫切。企業中大量的生產、科研或服務工作是通過他們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來完成的。他們的“竅門”或“絕招”往往能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問題,這些人是其他類人員不能替代的。他們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石。
二、政策支撐,拓展成長空間
企業必須在選拔、培養、聘任、管理、考核、待遇等方面下功夫,為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1.要加大資源投入。高技能人才來源于一線生產崗位,成長通道多是擔任班組長或向技術(管理)人員方向發展,也就是說或者局限于一個具體的崗位而不能發揮全局性的作用,或者脫離技能操作崗位造成變相的人才流失。因而,要將高技能人才的管理作為正式的工作制度加以規范,在人力資源投入時定義專門的崗位序列和工作職責,設置合理的工作權限,引導其向正確的職業通道發展,為高技能人才開展工作提供專用的工作場所,設立專項經費,對技術創新、帶徒授課、教材開發等工作都根據實際需要撥付使用,并結合工作成果進行獎懲。
2.要創新培訓形式。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必須總體規劃,分階段實施,保證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學習內容緊密結合生產。要通過與培訓機構聯動的形式,將教學計劃中的基礎理論部分委托院校培訓,集中培訓期間只安排少量理論學習時間,增加創新意識與能力方面的培訓。并結合個人情況,適當安排一些課題,由學員帶回生產崗位后邊干邊學,期間安排指導老師解答學員的疑難問題,并負責收集整理以供返校時做為教學案例使用。
3.提升薪酬待遇。要把調動高技能人才工作積極性放在首位,充分肯定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要出臺一系列激勵制度,給高技能人才發放特殊津貼,并對在增儲上產、科技創新中有突出貢獻者實行重獎,對立足崗位,苦練技能取得優異成績的員工,要實行獎勵培訓、破格晉級等激勵措施,努力形成“唯才是舉”、“技優則升”、“才優則獎”的良性競爭環境。從而調動技能操作人員學習技術,崗位成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環境適宜,促進潛能釋放
企業環境的好壞對高技能人才能否發揮好作用至關重要,因此,企業要通過摸索實踐、搭建平臺等方式,促進高技能人才潛能的釋放。
1.搭建展示平臺。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成立網上技師之家,持續不斷地對公司技能操作崗位精英進行跟蹤展示,將他們的成才經驗與全體員工分享。通過開辦“技師講堂”,安排高技能人才結合生產實際,寫崗位技能技巧,傳高招絕技,實現知識共享;要結合“四新”知識,講經驗心得,傳授先進操作方法。講座內容注重實用性、注重科學性、注重首創性。要合理安排聽課對象、授課時間和授課方式,確保“專業對口、內容對味”,使高技能人才的絕技絕活最大范圍“輻射”。
2.搭建交流平臺。開辦交流網站,發布培訓動態信息、通知公告等,提供示范教學課件和高技能人才專題講座優秀課件供員工下載學習。基層員工可以借助這個平臺掌握培訓考核動態,進行網上練兵,與全公司各類技師直接進行溝通交流,使平臺成為員工學知識、練技能的“網絡學院”,為電力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此外,要善于收集整理企業內生產中的疑難問題,提交到相關技師工作室,組織人力進行攻關,并將攻關成果轉化為技術論文進行發布,為企業的生產正常運行提供可靠技術支撐。
3.搭建考核平臺。規范高技能人才的評聘管理工作,對高技能人才從思想表現、工作業績、潛在能力等方面實行嚴格考核。通過被考核者自我考核、所在基層隊單位考核、公司專業組考核的三段式“含金”測試,對比量化指標確定稱職與否,不稱職者不予續聘,并停發相關待遇。不斷加強高技能人員的緊迫感,讓高技能人才把高尚品德彰顯在敬業奉獻上,把人生追求始終定格在不斷超越上。
綜上所述,只有對高技能人才進行合理定位,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工作體系,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環境和氛圍,才能不斷的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