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蘭英
摘 要:中學英語是一門基礎學科。在新課程的改革下,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已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學生提升自身閱讀水平。本文探討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英語閱讀所帶來的趣味,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策略
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非常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人們閱讀的希望通常有兩點,就是得到快樂與傳送信息。對于中學生而言,英語閱讀教學尤為關鍵。
一、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第一,諸多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尚未把閱讀當做語言能力的一個版塊,很難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對于加強學生的語言知識應用水平也十分不易。再者,教師自身要投入教學方法的研究,一套合理高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二,教師教學中運用的閱讀材料大多數是為了做練習題,并不適合學生閱讀,也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再者,就算部分學生愿意讀,也沒有人帶領,多數學生的閱讀量還是通過做題的時候積累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閱讀一些英文報刊與書目,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第三,教師并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閱讀,導致學生的閱讀量不足。盡管英語課程規定了一定的閱讀量和閱讀時間。然而,大多數教師都沒有做到。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經常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或任務,常常把閱讀的時間拿來完成作業。盡管學生努力地做閱讀練習題,但英語閱讀能力卻不見提高。而且教師在講解閱讀材料時,往往也只是講做題技巧,而不是閱讀技巧。因此學生也只是會做題,而不是會閱讀。
二、解決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作為學生的領導者和指引者,應不斷提高職業素養,努力學習理論知識,時常更新教學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依照閱讀書目的難易水平,設定符合學生自身情況的教學方案,確定閱讀訓練的教學目標與方式,在教師的帶領下著重進行訓練。在閱讀過程中,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于生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做到課前預習、課堂講解、課后整理。在教學語音、詞性與生詞意義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學習,讓學生可以省時省力地牢記詞匯同時合理地使用詞匯。
2.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現在教科書的每個單元都標注出符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和資料,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書籍和資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另外,在課本教學資源的根本上,教師還應當推薦部分符合學生年齡層次、理解水平的書目。由于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閱讀量以及閱讀興趣各不相同,這樣學生通過閱讀各種材料,能夠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一些有趣的事情,提高學習興趣。對于一些經典閱讀材料,教師要對學生做一定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閱讀內容,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閱讀理解需要語言和邏輯相協調,其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影響最深的是文化的背景與前提。生活口語、成語典故、諺語俗語、特定詞匯均與文化背景有關。在閱讀教學中加入與背景知識相連接的知識,不僅能夠確保學生對內容含義的深度理解與感受,提高學生對學習閱讀的興趣,提升課堂的互動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英語應用水平。
3.保證閱讀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從學生進入初中開始,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引。這里強調的指引不單單是給學生羅列出要求讀的書目或者是參考材料,更要指導學生如何去安排時間,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做練習題。教師可以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讀英語課外書,在留家庭作業的時候也需要刻意留部分閱讀內容,學生重視課外閱讀,關鍵在于學生能夠有時間、有目標并且有內容讀。在每個星期中,教師還可以拿出一些時間作為閱讀課,使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閱讀,充分感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總的來說,英語閱讀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需要明確影響閱讀教學的多方面因素,側重對思維方式的分析探討,提高在閱讀課中積極的活力,培養學生對閱讀的理解與興趣,著重讓學生養成語感,使得學生看到閱讀不會避而遠之,真正產生閱讀興趣,達到語言學習和人生成長的雙體驗。此外,教師要合理利用現有的課本閱讀資料,補充教學課外閱讀素材資料,這樣才會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英語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許婷婷.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策略[J].學園,2014(10).
[2]付愛萍.探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問題及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