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并快速普及,對我國金融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對傳統金融的運作模式進行了調整,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新的金融服務方式。另外,以互聯網支付、股權眾籌融資、網絡借貸、網絡金融產品銷售等形式的互聯網金融也有了很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為金融服務經濟的渠道的改善創造了積極有利的條件。從互聯網金融形式從無到有,再到快速發展的整個過程可以充分的說明: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技術層面的創新和飛躍,同時也為傳統金融創造了新的理念,不但促進了行業的競爭和合作,同時也注入了新的活力,當然,這也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進行闡述,進一步提出了新的想法和思路,供學界討論。
【關鍵詞】互聯網 金融 現狀 發展新思路 思考
一、我國“互聯網+”與金融發展現狀
(一)“互聯網+”與金融含義
俗話講:無支付不金融。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大部分的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都需要通過進行交易完成,而完成交易的最后一步就是支付。對于傳統金融來講,雖然傳統金融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創新并不斷的發展,但是對于支付組織、支付形式、支付工具、支付功能的實現程度,與互聯網時代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第三方支付應需而生。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建立和發展,電子商務概念逐步得到認可,而互聯網支付工具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為互聯網支付工具提供了平臺,二者互相促進相輔相成。
對于真正的互聯網金融來講,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當然,也不是和傳統金融沒有任何關聯,更不是游離于金融體系之外的異類。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二)“互聯網+”與金融發展現狀
從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情況來看,其主要內容包括互聯網借貸、支付、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消費金融。我國互聯網金融是在大數據、社交網絡、云技術及搜索引擎等不斷突破和發展的基礎上成長史你和發展起來的,截至目前的發展過程大概為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即2005年之前,互聯網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支持,協助銀行將具體業務融入網絡,這也是這一時期,互聯網與金融的首次接觸和合作,但是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業態。
第二個階段,即2005年至2012年,這一時期,隨著網絡借貸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誕生并迅速發展,2011年,人民銀行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標志著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已經由技術層面上升到金融業務層面。
第三個階段,即2013年開始至今,從2013年開始,互聯網金融呈爆發式發展,這一年也被業界譽為“互聯網金融元年”,同時,這種爆發式的發展引起了監管部門及業界的重點關注,同時互聯網監管問題也逐步題上日程。《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也在2015年正式出臺,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框架開始確立。截至目前為止,具體的監管制度也在逐漸完善中。
二、對“互聯網+”與金融發展新思路
(一)從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相互關系的角度考慮
目前,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之間的關系來看,存在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傳統金融終將被互聯網金融所取代,因為互聯網金融完全顛覆了傳統金融;而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之間是互補的,可以進行互相促進、共生共贏。
事實上,隨著計算機、移動終端、網絡、移動互聯網、通訊與傳輸、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業也逐步出現了新的特點,網絡行業與金融業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逐漸重疊甚至融合。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在作用和功能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互聯網金融“海量交易、小微金額”的特點,可以充分滿足中、小、微企業及中、低收入階層的融資需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所以,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所構成的是具有內生動力的金融體系,二者可以共生共贏。
(二)從創新驅動與防范風險之間關系的角度考慮
互聯網金融對于我們來講仍然是新生事物,其發展也受到市場環境及其力量的驅動,創新動力充足,創新熱情飽滿,但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互聯網融入金融以后,其實并沒有真正改變金融服務的本質,因此,金融業存在的一些風險特點仍然存在,比如廣泛性、突發性、傳導性等風險。當然,凡事都需要有底線,不管是進行創新,還是風險防范,都應該有。創新需要嚴格按照現行的法律法規要求執行,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當然,在鼓勵創新的同時,我們也不能降低對風險的防范。其實,風險防范和創新驅動之間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也是可以做到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比如,創新驅動可以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充分且及時地反應市場運行過程中的各種風險,更早的制定出應對市場風險的舉措。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將對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更為有利。
(三)從處理互聯網行業壟斷問題的角度考慮
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行業壟斷一直受到各行各業的關注,而且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的理論證明行業壟斷問題已經過時。雖然,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出現了一段時間,并且在不斷的發展,但是壟斷問題在發展過程中逐步體現出來了,比如,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第三方支付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慢慢的顯現,支付寶、財付通、快錢及匯付天下等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80%,而且仍然在不斷增長,這只是短暫的現象,還是未來的長期發展趨勢?是我國獨有的現象,還是世界各國的共有現象?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日后的實際業務中必須思考的內容。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促進金融包容具有重要意義,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了大門,在滿足小微企業、中低收入階層投融資需求,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引導民間金融走向規范化,以及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等方面可以發揮獨特功能和作用。在當前我國加快金融改革創新的大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張濤.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監管[J].武漢金融.2016(01).
[2]邱家龍,曹彥棟.互聯網金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途徑[J].財務管理.2014(12).
[3]王永利.“互聯網+”與金融發展新思路[J].評論.2015(8).
[4]趙相玉.互聯網金融“e”起飛——基層行發展互聯網金融初探和思考[J].言論.2015.
作者簡介:吳凌霄(1995-),男,漢族,河南沁陽人,現就讀于河南理工大學13級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專業,大四學生,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