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豆
【摘要】自1998年起,語文教學就開始遭到批判,認為語文教學將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閱讀上,而忽視了基礎教學,讓語文課堂上的有效時間內收效甚微,學生連字都寫不好,這是很嚴重的事情。不得不說,持這種觀點的人有很充分的證據,可是,這二十幾年應試教育之下,我們的學校為國家培養了些什么人才呢?閱讀課已或有或無,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成為了學習的機器,不是因為喜歡,而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就這樣,把我們的母語學成了負擔,有些學生的語文成績甚至都不如外語,這難道不令人擔心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重要性;探討
豐富的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課外閱讀。《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量及閱讀書目有明確要求。但現在也存在學生不會選擇讀物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結合語文教學開展好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課外閱讀。
一、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課外閱讀不僅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而且有利于開拓學生文化視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強化學生人格品質的鍛煉。然而,當前初中生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狀況卻不容樂觀,很多學校尤其是廣大的農村中學,對課外閱讀缺乏必要的組織與指導,往往是放任自流,呈現一種無序狀態。據筆者幾年來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了解到的情況來看,讀過我國四大古典名著的幾乎沒有,大部分學生只聽到過書名,知道少數幾個重要人物。還有一部分學生甚至連書名都未聽說過。而讀過外國文學名著的更是微乎其微。不少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究竟“讀什么”的問題,大多持“撿到籃里就是菜”的態度,缺乏鑒別,缺乏選擇;至于“怎么讀”,大多茫然無知,認為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只是憑感覺無目的地涉獵。可見,新的課程標準規定的課外閱讀目標并沒有落實到位,全面素質培養的教育目標也就很難實現。
二、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
1.樹立榜樣,熱愛讀書
榜樣的作用極大,學生的模仿性強,利用初中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等特點,老師們常常給他們講老舍、葉圣陶、冰心、列寧等老一輩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并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知識。正是這種“名人效應”產生的巨大力量使好強的孩子們紛紛以讀書為榮,常常結伴往圖書館跑。圖書管理員以前常常說門庭冷落,現在卻經常忙得不可開交。
2.以身作則,師生共讀
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最讓學生信任的。所以我們教師盡量利用課余時間,以同伴、朋友的角色在輕松的氛圍中與學生一起讀書看報。交流心得體會,閱讀時教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氛圍中,感受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教師們還經常給學生講自己童年是怎么閱讀的,以此啟示學生:閱讀非常有趣。這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讀課外書的習慣很快在校園里蔚然成風。
3.幫助學生在讀書中尋找成功的感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在課堂上,隨機樹立典型,當學生說出一些精妙的詞語、精彩的語段及其他同學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識時,教師們就極力表揚,使學生慢慢體會到讀書帶來的好處。平時,教師們積極地組織活動,制造機會讓學生嘗到閱讀帶來的甜頭,如:讓學生推薦自己最感興趣或認為最好的文章或書,吸引更多的人來讀;在朗讀、讀書交流、小型表演會上獲得獎品,得到老師同學的贊揚;通過閱讀范文,掌握方法,然后自己能夠寫出好的文章等等,都大大激勵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三、課外閱讀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提升學生對于學生的寫作興趣
應用價值較強是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主要特點,學生通過不斷的進行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將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出來,同時也充分的調動起了學生的寫作主動性和積極性,而這也為初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對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自主發展效果十分的顯著。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興趣的引導,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寫作教學時必須將其與渴望閱讀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內,一般情況下,課外閱讀所涉及的內容與結構都不是很復雜,雖然便于學生的理解,但是其教育意義非常的重要,學生只有切實的將其應用于實際的寫作過程中,才能促進其寫作深度的不斷提升。
2.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課外閱讀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的增加寫作素材的積累,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理解寫作主旨的能力,對作文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大多數課外閱讀的書籍所講述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將書本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擴展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同時對于學生寫作質量與水平的提高也有幾位重要的意義。
3.課外閱讀可以為學生寫作提供借鑒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課外閱讀是極為重要的內容,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時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還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寫作教學作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一項綜合新極強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寫作用詞的精準性,而課外閱讀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方式和途徑,使學生可以在極端短時間內實現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語言應用、邏輯思維等方面能力的迅速提升,對學生寫作技巧的進一步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重要性
1.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繼續和補充
初中語文教本《說明》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是千真萬確的。從課本中要得什么法?就是得分析要點之法,得統攝全篇之法,得咬文嚼字之法,得寫作技巧之法。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可以把語文學好嗎?不可能。要學好語文,還得利用這些方法去廣泛地閱讀,使之內化為自己能表現的能力,方可以說好了。所以,有人說語文在于積累,在于長久地感悟。
我們往往可以發現這樣的學生,他們學習很努力,書本上的內容記得很熟,但是一到寫作的時候,思路總打不開,例子少得可憐,每次作文只能將老掉牙的材料撿出來重新裝潢一番,沒有一點新鮮生動的例子作為支撐。遇到像辯論,演講這樣的活動,而這樣的學生大多犯愁,難以開口,而愛讀“閑書”的學生卻有較好的表現,這其中有學生課外閱讀量多少不同的原因。
2.可以培養語感
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學習“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的敏銳的感覺”。訓練和培養語感,是語文學習中至關重要的問題,說它是語文學習的核心也不過分。語感是講不出來、教不出來的,只有靠大量的語言實踐。如何訓練和培養語感呢?最主要的一條是讀書,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大量的語言實踐,才能逐漸培養語感。在語言的海洋里學會游泳是培養語感的根本途徑,閱讀能力的提高要靠學生去讀書而非在課堂里聽閱讀分析,更不是做閱讀練習題:正如游泳要下水,打網球要揮拍子,教練的分析指導決不可代替運動員的實踐。
語言本身的許多特點也決定了語文學習要靠實踐,重視感悟。我們平時追求的“悟”,正是大量語言實踐和積累基礎上的一種悟,它是靠智與心的結合。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學生必須在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中,自覺的運用語文這個生活的工具,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
3.課外閱讀能促進智力的發展
課外閱讀在促進智力發展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蘇霍姆林斯基通過觀察發現,一個善于思考的學生,在腦力勞動上所花費的時間,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用于閱讀教科書,三分之二的時間是用在閱讀非必修的書籍上;而那些除了教科書以外什么都不讀的學生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因為通過課外閱讀,學生的思考被激發了,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這也表現在課外閱讀與記憶力的保持與提高上。記憶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學習的必要前提和基礎。蘇霍姆林斯基揭示出課外閱讀與增強記憶力之間成正比關系。因為通過課外閱讀獲得了課內的有關知識,為課堂學習奠定了一定的智力背景。這時的識記就成為有理解的閱讀,成為一種思維分析過程,而不是死記硬背。記憶增強了,智力也就發展了。
課外閱讀還有助于學習難點的解決。難點是認知學習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正是在不斷克服學習難點的過程中,知識獲得長進,能力得到提高。而廣泛閱讀有關知識有利于解決學習難點。通過廣泛閱讀所獲得的知識,不斷被學生原有知識結構所順應或同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原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狀況,這樣就會縮小學生原有智力水平與解決問題客觀需要智力水平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動性。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智力水平的發展。
五、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
《新課程標準》指出:“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課外閱讀既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加積累,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其終身的閱讀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最重要的是課外閱讀是學生在自由、無拘束、無負擔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所以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盎然、如癡如醉,充分享受著閱讀的自由、閱讀的快樂。那么,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也應該給予指導。
1.指導學生選擇書籍,推薦優秀的課外書
開卷未必就有益,讀書要有所選擇,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提升修養、擴大知識面。所以教師要向學生推薦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文質兼美的書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國演義》、《西游記》、《語文報》等。
2.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
“筆記不但可以加強記憶,而且使人精明”。所以應該讓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養成讀書時摘抄好詞佳句、記錄讀書心得的習慣。而且讀書筆記還可以督促自己認真閱讀、理清思路、把握閱讀內容。
3.指導寫讀書心得
語文教學強調的是讀寫結合,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博覽博聞強記,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知識,“厚積”自然就“薄發”了,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寫好讀書心得,或三言兩語的評論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極其寫法等的點評,或寫寫讀后的感想體會。點點滴滴都是學生的收獲,應該寫下來,久而久之,有助于習作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更讓學生感受到與文本對話的樂趣。
六、總結
總之,課外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那就會終身受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參考文獻:
[1]戴楊楊.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J].現代交際,2015.11:188
[2]李炳輝.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華夏教師,2015.12:60
[3]夏迎新.淺談高中寫作素材的積累[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33
[4]包南麟.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2007(6).
[5]張敬華.從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看課外閱讀指導.山東教育,2010(13).
[6]路建興.百分之三十與百分之七十.小學教學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