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課程學習中的重要領域,它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學中我們通過不斷挖掘、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創造了廣闊的令學生自由成長的空間并受到學生青睞,課程實施到現在可以說是精彩紛呈,五彩繽紛。
綜合實踐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創造有意義的學習實踐經歷。我們的教育,就是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讓孩子描繪出多彩童年,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走進綜合實踐基地,感受特色課堂魅力
綜合實踐活動涉及的面廣、相關的領域也比較多。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使不同的思想發生碰撞。學生每到一個活動場所都會被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所吸引,被教師精心制作的作品所感動,帶著滿滿的好奇與和對自由的向往,個個就像剛出籠的鳥兒,歡天喜地的飛翔到這個神秘、廣闊的新天地,滿臉的好奇,滿心的期待,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樣良好的實踐課堂基調。一堂堂前所未有的課程讓他們眼花繚亂,玉米葉干花課堂,幾片不起眼的玉米葉,在用心的學習與輕巧的編制后,就成了一朵朵精美的玫瑰花、菊花;木藝課,一塊普通木板,在老師的指導下操作,鋸床切割,使用砂紙修整打磨、使用丙烯顏料上色,就會制作出各種精美的手機支架、迷你吊飾和各種小動物,活靈活現;廚藝的壽司制作,用稚嫩的小手,在紫菜上鋪米飯,放黃瓜條、香腸等各種配料,丟掉了平日的嬌氣,看他們親手制作的一盤盤壽司,每一張驕傲的臉,儼然一副世界頂級廚師的樣子,特別神氣,從他們可愛的臉上體現出成功的快樂。這些課程,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磨煉了學生的意志。
二、參與實踐活動,收獲快樂,品嘗幸福
綜合實踐活動開放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搭建了展現自我、發現自我、實現自我的舞臺,每個學生都能在實踐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親身參與和體驗,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多收獲,并逐步發現了自己的潛能,從中獲得了自信。像上陶藝課,學生進到教室,映入眼簾的就是展示架上教師用陶泥制作而成的作品,既精致,又可愛,漂亮極了,讓學生看了愛不釋手,而且覺得會有一種震撼,原來陶藝是這樣的神奇,激起了學生對陶藝濃厚的興趣。課堂上在陶藝老師的認真引導下,學生的靈感迸發,運用手中的陶泥,捏、揉、拍、擠等技法,經過切泥、捏泥到上色等制陶程序,通過色彩搭配和表面裝飾進行任意創作,讓學生發揮想象、構思設計,一件件可愛、精致的作品“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如獲至寶。盡管在造型上還略顯稚嫩,但是每一步都是由自己親手完成的,自然彌足珍貴。而看到一個個新穎有趣的陶藝作品新鮮出爐,學生的臉上都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在這里,他們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體會到了玩泥巴的樂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了學生的靈性,為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多彩童年,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三、注重實踐,學生的創造力得到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靈魂在于實踐,活動的價值在于創造,為學生的社會實踐創造出新舞臺,讓學生經歷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使其創造得到升華。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強調一種感性的體驗,要通過創設一定的情景,努力打造“特色”之路,只有讓學生動腦動手,親臨其境,才能激發學生創新潛能,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在趣味的天堂里展翅騰飛。他們在這里動手操作、動腦研發,他們在這里提高技能、鍛煉意志、收獲喜悅,他們在這里放松身心、放飛夢想。特別是對熱愛科普制作和手工小屋的學生來說,來到活動教室,他們會異口同聲、不由自主地發出“哇”的驚訝聲。在這里通過設計、制作讓學生動手動腦進行探究,通過觀察、設計、制作、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不僅受到科學啟迪和藝術熏陶,并且為學生展示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各種模型拼裝,組裝電動汽車、電動風車,一件件科技作品不時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在短短的幾分鐘就抓住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加之教師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從視覺、聽覺和動作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飽滿的熱情、抑揚頓挫的聲音、吸引學生,學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課堂中,感悟到科學的趣味性,進而了解到汽車行駛原理、風車轉動原理,還親自制作了電動汽車、電動風車,并且進行比賽,每次上課都意猶未盡;手工的創意紐扣課堂上,學生充分置身于過程與細節的具體情境中,用五顏六色的紐扣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美麗圖畫,獲得了珍貴的人生體驗。
“課程是一門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綜合實踐經歷了由關注形式到豐富內涵,由粗放管理到精細經營的過程,在綜合實踐這部充滿激情活力的樂曲中,用我們的創造性教學喚醒、激活學生的智慧,用“鮮活”的載體,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實踐這種教育形式的生命力不是一個“盆景”,而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深入其境方知其味。學生從心動、激動到行動,積極參與實踐,定會不斷描繪多彩童年。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