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要】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森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自然豐富的森林資源為我們提供了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條件。在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更是關系到國家經濟的持續性發展以及人們的生存。因此,如何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和科學的利用,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們生存的生態環境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就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以及科學開發利用,作了簡單的探析。
【關鍵詞】森林;保護;開發
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才有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下面,筆者就森林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這一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拋磚引玉。
1.關于我國森林資源的特點分析
據了解,我國森林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森林蓄積151.37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0.69億公頃,森林蓄積24.83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森林資源呈現森林總量持續增長、森林質量不斷提高、天然林穩步增加、人工林快速發展的態勢。我國森林覆蓋率遠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仍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林業發展還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主要表現在:
1.1 森林資源總量不足。
總量不足主要體現在森林覆蓋率較低、森林資源分布不均衡、人均占有量比較少,森林資源管理不善導致森林資源質量不高。生態脆弱狀況沒有根本扭轉,生態差距依然是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最主要的差距之一,森林資源總量的不足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2 森林資源質量不高。
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平均胸徑僅13.3厘米,人工喬木林齡組結構不盡合理,中幼齡林比例依然較大。人工林面積占總面積的33.2%,人工林蓄積僅占森林總蓄積的16.4%,人工林發展速度雖快,但質量有待提高,尚難以在木材供給總量中發揮主導作用。
1.3 森林資源分布不均衡。
我國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西南地區,東北地區的森林資源占到了我國森林面積的30%,蓄積儲備占到了50%,除了東北地區以及西南地區外,我國南方也分布著集體林區。但西部地區森林資源十分缺少,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有的地區森林覆蓋率甚至不足1%。森林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直接影響著我國森林資源整體功能的有效發揮。
1.4 森林結構不合理。
我國森林資源中防護林以及碳林的比例相對較少,特用林的比例則處于偏低狀態,存在環保理念較為薄弱的地區砍伐幼林的現象,嚴重威脅著我國森林后備資源,由于森林資源分布不均衡,森林結構不合理、森林質量較差等因素造成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2. 淺析森林資源的功能及重要性
2.1 環境保護功能。
森林資源對環境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以使環境變得優美,成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及旅游場所。其次,森林資源還具有過濾降塵及消滅病菌等功能,因為工業、礦業及交通車輛不斷向大氣排出大量有毒氣體和粉塵,而經過森林的吸收、阻滯和過濾可以凈化空氣。再者,森林資源具有良好的防風固沙功能,天然林或農田防護林在風沙肆虐的地區可以減低風俗,穩定流沙,進而保護農田,改善氣候。最后,森林資源具有明顯的消音與隔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聲污染”,森林資源對環境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2.2 調節氣候功能及保護物種多樣性功能。
森林資源還具有調節氣候的功能,森林對大氣水的循環起著重要作用。森林對水具有蒸騰作用,致使大量水蒸氣進入大氣形成降水,一般這些地區大約三分之一的降水來自蒸騰作用,地區性的森林大面積消長對地區氣候影響非常大,森林也使得地區的濕度大幅度上升。森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生物區,它孕育著多種多樣的生物物種,成為人類的基因庫資源,它保存著世界特有的野生動物。森林的破壞將使地球物種的多樣性受到威脅,所以保護森林資源也就為保護生物物種多樣性做出了貢獻。
2.3 涵養水源及保持水土功能。
森林資源對水源也具有涵養作用,有水文資料分析證明,森林資源破壞后河川的洪枯變化幅度增大。以秦嶺北麓為例,1960年以前,森林茂密,秦嶺北麓的河流在洪峰期最大流量為286m/s,枯水期最小流量為0.94m/s,之后森林被破壞,1980年洪峰期最大流量為0.34m/s,枯水期最小流量為0.24m/s。由此可見,森林遭到破壞后,汛期洪峰增大,枯水期水量減少,加重了災害。另外,森林資源還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河川泥沙的增減與森林的消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森林覆蓋率與輸沙量成反比關系,應當注意植樹造林且禁止濫砍濫伐。
2.4 對經濟的重要影響。
森林資源對于經濟的發展是不容小覷的,從歷史資料的調查中不難發現森林資源對經濟的影響,它是保障國家經濟穩步發展的保障。近些年來,森林資源不論是在規模還是在數量上都在穩步增長,林業產品的大批量生產與買賣,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都產生了影響。要想更好的發揮森林資源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態化管理體系,促進森林產生發展的規模化、科學化,進而更好的實現它的經濟價值。
3.森林資源的保護措施及林業建設
3.1 開展宣傳教育、樹立保護意識。
各森林企業要不斷地對職工(尤其是管護人員)開展對自然生態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對職工進行森林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以提高員工對森林發展的新形勢及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要性認識,破除廣大員工原先“靠山吃山”的陳舊觀念,最終為做好森林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并建立起“靠山育林”的新觀念。同時還要對生活在森林周邊的人們加強保護森林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通過電視媒體、宣傳單、講座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以提高群眾保護森林、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
3.2重視在森林保護中增強對科技手段的應用。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森林資源的價值逐漸被人認識,要想合理開發森林資源,首先要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以后,人們也更加重視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因此,開發之前首先要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利用當今的科學技術手段,建立科學的網絡管理系統,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監管,對森林狀況進行實時監控,減少或避免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或認為災害的發生。
3.3 加強林業保護工程的建設。
第一,加快推進生態林業保護工程的建設。按照規劃區域的分布,致力于生態用地的保護和拓展。建設好生態公益林,保護好資源富足的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城市景觀林、交通防護林等重點的生態公益區域。構建更加合理、完善的生態林業體系。
第二,積極推進城鄉綠色一體化的建設。重點豐富城鄉道路兩旁的綠化建設,增加林業用地的科學化使用和拓展,同時加快城鄉間的林業用地改造和調整,建設規范合理的綠化用地、綠色林業基地。提高城鄉的整體綠化率,從各個方面逐步雕模出一個功能完備的綠色維護體系。
第三,加強森林防護工程建設。
采取有效措施積極促進森林防火工程建設的有效開展。根據當地林業的具體結構建立防火林帶、防火阻隔帶,提高對森林火災的防范意識,完善森林防火設備的使用。加強對林業有害物質的監測和排查,實現對林業有害物質的有效控制。
4.重視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性
4.1 充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重視提升森林資源利用率。
對設計的方案進行完善,在采伐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對作業的坡度進行降低設計,盡可能的較少天然林區的采伐面積,減少對人工林的工藝成熟的采伐數量,對整個的林區做好調查和分類工作,對于可以采伐的森林資源進行統計,對于那些有缺陷的樹木的出材率進行抽查。在將設計的報告由鎮級提交給市級的資源部門進行審核后將數據輸入進計算機當中來進行分析,對森林進行采伐之前需要根據森林的狀況和森林樹木的生長規律,根據采伐去生產操作并進行合理的規定,降低對生態造成的破壞,使自然發揮其自身最大的治愈能力。
同時需要遵守森林采伐數量不能超過森林樹木生長量的原則,以此制定出相應的木材生產計劃,適當的對森林進行采伐,對森林的資源的消耗情況進行嚴格的控制,才能夠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國的木材需求量非常大,對于森林資源的消耗量不斷的增加。當前的這種森林資源的小范圍消耗模式早晚導致國內的森林資源消耗殆盡,而需要對沒有達到采伐要求的森林資源進行采伐,使林地的質量下降,需要對森林的資源加強相關的管理,對森林資源進行產業化的管理,建立新的森林資源有償轉讓機制。
4.2 利用好森林資源的可再生性。
多數森林資源不僅經歷過沒有節制的采伐過程,也經歷過簡單的為了開發利用森林的木材資源到對森林中各種資源的利用。直到現在,人們才開始慢慢的意識到可以利用森林資源的可以再生的特點,采用植樹造林的方法來使森林的植被得到恢復。將森林的樹木和森林的其他作物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森林資源的潛在用途,實現森林資源的利用價值最大化。現代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更為科學,主要為使森林資源能夠持續的發展,使森林資源能夠不斷的被人類使用。對森林的資源進行開發的程度在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以及經濟實力,還有就是國家對于森林開發的政策。科學的經營方法能夠使
森林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將最大程度的對森林資源的多樣性進行開發,對于缺少森林資源的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科學開發利用,不僅要深入認識我國在森林資源這個方面的現狀,還要深刻理解森林資源對于生態環境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進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保護,同時也要根據森林資源的自身特點及生長規律,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率,降低森林資源的損耗,堅持可持續的發展戰略,發揮森林資源對生態、對社會經濟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桂紅.論森林資源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6):305.
[2]鄒波,谷曉玲.有效保護森林資源的對策探討[J].綠色科技,2015(9).
[3]趙喆.論我國森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對策[J].天津科技,2012(4)
[4]冉啟俊.淺談森林資源的保護與利用[J].大科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