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松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抓好學生的閱讀教學工作。小學低年級是學生的起步環節,此時學生的閱讀教學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因為它關系到學生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效果的發展,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關系學生的未來發展。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是低年級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切切實實抓好。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閱讀;能力
小學低年級是學生閱讀教學的起步階段,此階段的閱讀教學不易進行,學生對閱讀教學缺乏興趣,對閱讀教學是陌生的,所以此階段的閱讀教學對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效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引起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切切實實抓好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有效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質量。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抓好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培養小學生最基本的語文閱讀能力呢?結合多年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談談我在抓好低年級學生閱讀教學方面的做法。
一、端正思想,擺正位置,將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放在首要位置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將“愿意讀、喜歡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擺在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之首位。可以看出,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在低年級語文教學重要性。所以,我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閱讀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采用多種方式促使每個低年級的孩子都喜歡閱讀,自主地接受讀書,喜歡想要讀書。
例如,在教學《郵票齒輪的故事》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收集一些關于郵票的資料或是與郵票相關的故事,因為郵票在當今的社會,學生知道的已經不多了,見的也太少了。為此,我也精心準備了一些郵票及與郵票相關的資料。一上課,我就給學生展示我準備的郵票樣品,讓低年級學生去品賞,在欣賞的同時我輔之與郵票相關的資料介紹,學生就會被色彩豐富、樣式繁多、大小不一的郵票所吸引,就會跟隨老師走進《郵票齒輪的故事》的課文學習中。學生自主地進入到語文閱讀教學的狀態中,充分調動了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進行有目的地語文閱讀。在語文閱讀過程中,這些學生想要的東西,激發他們圍繞課文內容產生真切的真實情感體驗,勢必會對讀書產生美好的憧憬及迫切的期待。
二、注重學生熟讀成誦的指導,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通過反復流利的朗讀,不但能夠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奇妙地感悟文字背后的深刻內涵,突出要多朗讀的重要性。熟讀在閱讀教學中作用很大,教師必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教師先要教會低年級學生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引導學生讀連貫,讀通順。再者,就是引導低年級學生有感情朗讀,以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將書面語言變為小學生自己的語言。最后,采用形式多樣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教學朗讀練習,例如,師生范讀、學生個人朗讀、小組內朗讀、男女生互讀、分角色朗讀、賽著讀等,讓小學生掌握朗讀的方式技巧,充分培養小學生的語感,逐步達到熟讀的效果。
例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我讓學生在分析課文之前找出課文中有幾個小畫家,他們都是怎樣畫畫的,他們的繪畫作品突出特點是什么,把他們畫畫中的優美句子畫出來再讀一讀,品一品。學生有了閱讀目的之后,尋找問題的答案,而后再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就能讀得非常富有童趣,格外可愛。無形之中品出小畫家繪畫的技能及小畫家的聰明頭腦。背誦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積累語言、培養學生語感的最佳手段,所以,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再鼓勵學生,促使他們產生更多想法,產生背誦的愿望,教師再輔之以背誦的方法,使學生不斷積累語文素養,豐富詞匯,鍛煉能力。
三、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文章作者一起走進課文的情境中
指導學生進行豐富的想象,是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另一個有效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我對學生指導一邊朗讀,一邊和文章的作者一起走進課文所呈現的畫面中,共同領悟文章所呈現的意境。引導小學生走進課文中的不同角色,用他們自己親身的感悟與文章作者進行對話,相互交融與碰撞,促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獲取語感,形成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體驗。
1.在觀察中啟發學生想象。在語文教學中,我為小學生提供豐富有效的認知材料,例如實物、圖片、課文資料,讓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中啟發學生進行想象。
2.在朗讀中啟發學生想象。朗讀是學生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朗讀可以將學生的內心理解進行外化,并起到對課文中心內涵的升華效果。通過學生的朗讀,啟發學生的想象。
3.在操作中啟發學生想象。動手操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大腦思維能力,我在語文教學中,就讓小學生動手操作,學生在操作中啟迪自己的思維,進行合理想象。
參考文獻:
[1]吳茂.小學低年級語文興趣培養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12).
[2]王曉宇.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