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銀芬
【摘 要】數學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作為一門必考的重要學習課程,數學學科的學習應從小學就抓緊。因此,如何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成了教師們需要思考、研討并實踐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06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也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維和方法,為許多高科技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的應用也深刻的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人們購物時結賬、去銀行辦理業務時權衡收益等。當今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促進著學校各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改進和創新,小學數學也不例外。小學數學較為抽象,但又充滿了啟發性思維,教師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建立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通過這些聯系設計教學內容和形式,化抽象為具體,使精神注意力易分散的小學生更易接受新知識和新思想。對此,本人根據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進行研討、分析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充分認識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明確教學目標
(一)重視數學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小學數學的教學旨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科能力和發展學生智力,數學作為一門偏向理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判斷和推理等能力。數學中的優美的曲線、圖形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在刺激學生視覺的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運算法則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運算能力,并能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按步驟做題、完成后檢查、及時修訂錯誤的一系列好習慣,也可以培育小學生不怕挫折、獨立思考、勤于發現和解決問題等精神。
小學數學所教授的加減乘除、比例計算、幾何圖形等知識,能為學生構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感,這些基礎簡單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也極為廣泛。由此可見,數學的學習在提高小學生知識水平、提高小學生實踐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教學也是當下要求的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明確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
充分認識和體現小學數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后,每一位教師都要在課前明確教學目標,引導授課。通過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旨在使學生獲得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建立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簡單聯系,建立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養成良好的數學和其他學科的學習習慣和積極性;提高獨自思考和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用數學思維分析問題。這些教學目標的方方面面都是不可分割的,是緊緊相連的有機整體,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時,應兼顧這些教學目標,保證和保持數學教學的全面性。
二、將數學引入生活,勤于使用多媒體技術
(一)連接起數學和生活的橋梁
數學十分考驗學生的理性和邏輯,數學的學習對許多學生來說較為枯燥,但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尤其廣泛,對此,教師應重視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找到靈感,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中設計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觀察和探究數學的機會,使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觸手可及。
教師可通過設定簡單的生活情境,引出相應數學問題。例如:教授基本運算法時,設定同學甲有7根火柴,同學乙有4根火柴,同學丙有5根火柴,請問甲、乙、丙三位同學一共有多少根火柴?簡單的加法與生活中的小物件相關聯,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初步體會數字。
問題拋出后,較忌諱教師直接給出答案,對于簡單的情境,教師可通過使用道具等手段引入知識點。例如:上文所舉的加減法的例子,教師可事先自己準備一些火柴,讓同學們也帶一些火柴,通過擺和數火柴的數量來體會加減法,多次教師的示范和同學自己的動手實踐后,可再脫離工具進行加減法的計算。這類方法能使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的同時積累下學習經驗,對知識有更深的體會,也能增強課堂中的探究氛圍,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被調動,教師教學的任務也更加輕松,行課效率也隨之增高。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即使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后,通過自己去探索和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與此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發揮多媒體技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掌握多媒體教育技術,并正確恰當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不僅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更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有效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的目標。
仍然以簡單的加減算法為例,教師除了可以用教學小工具來輔助知識傳授,也能通過多媒體設備增加課堂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做一些動畫,場景展示如下:首先有12只小兔子跳出來,接下來又有20只小兔子跳出來,最后又有6只小兔子跳出來,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對于這種通過現實工具難以實現的教學示例,制作動畫就是一種合適而生動的方式。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抽象變得具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和空間想象力。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也為教學提供了更多更優質的教學資源,拓展了信息的來源渠道,從而提高課堂的飽滿性和行課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的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應注意營造一種有趣生動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探索,通過各種渠道與學生進行交流,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除了思考和研究每堂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教師也不能忽視自身素質的提升。學習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事業,即便小學數學的內容相對簡單,但這也更考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教師應擁有一雙會發現樂趣的慧眼,以豐富課堂和培育小學生創新素養為目標,不斷學習數學知識,時刻關注數學的發展,勤于思考和探究數學問題,增厚自己的數學文化底蘊,增強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為學生拓展知識的經驗,除此之外,還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學習有關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相關知識,熟練掌握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永不停息追求數學的腳步。為了我國小學數學的進步與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以及相關的專家、學者們都應加倍努力,充分重視小學數學的教學,進一步推動其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