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子+洪簫+潘雪琪
摘 要 各大高校的微信公眾號在風光一片的同時,也存在著現實的隱憂。對比微信公眾號,QQ公眾號擁有著更優的環境與更好的前景,他立足于校園服務、信息推廣、師生互動,堅持分眾化傳播、差異化傳播、個性化傳播,是在新媒體浪潮下誕生的新時代智慧校園平臺。
關鍵詞 新媒體;QQ公眾號;智慧校園;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5-0024-03
1 背景現狀
當今世界的主角是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在給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滲透到了高校師生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可以說,大學生幾乎不能離開互聯網,每時每刻我們都在信息的海洋里徜徉。為加強高校信息化建設,打破移動信息共享的瓶頸,實現校園師生學習、生活、工作的全方位融合,高校智慧校園建設迫在眉睫,QQ公眾號的建設也成為重要選擇之一。
高校在2013年陸續開設認證的微信公眾訂閱號,訂閱號可以每天給師生用戶發送特定內容的資訊,優秀的訂閱號可以成為積蓄用戶的水池,也能成為校園文化和優秀價值觀的信息集散地和傳播進出口,讓在校生、學生的家長以及關注學校的社會人士及時方便地了解到學校的動態,參與學校的互動,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近幾年來高效微信公眾號數量激增,在規模日漲、發展迅速、影響擴大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問題。
與此同時,各種專注于提供校園服務的App也不斷涌現,例如課表查尋(如課程格子)、講座報名(如口袋校園)、就業信息(如獵聘)等。若在手機中下載以上所有App,不僅會占用大量內存且需時時更新,App登錄后須綁定學號設置密碼,操作繁瑣且有遺忘密碼、賬號遺失的風險。如果有平臺能集以上各種服務為一體,無需下載,簡單關注綁定學校賬號即可,相信會受到大學生的歡迎。
2 高校微信公眾號:內容為王,風光一片,難掩缺陷
當前,高校紛紛開設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搶占新媒體輿論陣地,將“內容為王”定為首要準則,希望通過快捷優質的內容吸引師生,增進學校與師生、社會的聯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遺憾的看到,以“內容為王”為準則的同時,也帶來了高效微信號內容雷同、千篇一律、運營乏力、創意單一等問題[1]。
2.1 定位不明,黏性不足
一些高校微信公眾號未能遵循新媒體運營規律和考慮受眾閱讀習慣,在選擇推送內容時沒有明確自身定位,處理信息的方式簡單粗暴,內容駁雜,一些與學校關系并不密切的內容容易讓用戶產生疲憊感,減少了用戶與學校公眾號之間的密切性,讀者閱讀體驗和效果不佳。對于運營者而言,確定每天發布的具體條數、具體內容,提前設置議程,對于增強用戶黏性,提高對公眾號的價值認同至關重要。一篇訂閱號的推送文章被師生用戶接受的方式分兩種:直接從訂閱號點開占20%,從朋友圈獲取占80%,大體遵循著“二八原則”。從師生用戶角度看,每次打開微信,先掃一眼有沒有消息,然后把絕大多數時間花在刷朋友圈而不是看訂閱號的推送,更愿意接收被其他同學推薦的文章而非自己主動去尋找興趣點。在朋友圈轉發量不大,用戶又不愿主動點開公眾號獲取消息的情況下,高校微信公眾號若定位不明,沒有精心選題,精致的內容,精彩的表達,精巧的編輯,用戶則不會對校園公眾號有品牌認識,也自然不會認同校園公眾號的價值。
用戶黏度是衡量用戶忠誠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只有公眾號不斷的提供給用戶需要的信息咨詢,用戶才能與公眾號的聯系愈發緊密,成為公眾號的忠實用戶。這便需要與部分高校微信公眾號“定位不明”的情況結合分析,高校的公眾號不能及時給用戶提供與學校有關的優質準確信息、不能給予適合的服務內容,用戶對其的黏性就會越來越小,最終不再關注。同時,用戶黏性又是一個非常脆弱的指標,它需要公眾號的運營者不斷維護這種黏度以及和用戶之間的聯系互動,否則即使前期的黏度再緊密,一旦內容、服務不能長期很好的滿足用戶,用戶也會很快取消關注。
2.2 內容雷同,缺乏創意
內容是校園媒體生存的基礎,好的內容能讓閱讀者對公眾號產生認同感,而空洞的文章會讓閱讀者厭煩,進而不再關注公眾號。運營者的理念和態度決定了對校園新聞的不同取舍、表現方式和價值追求。如今,一些高校微信號無法生產創造符合其定位的內容,不能滿足師生的真正需求,內容浮于表面,甚至復制粘貼網站上的“毒雞湯”文。只是內容的搬運工,這種只改變傳統傳播形式、占領新媒體陣地的工作,意義并不大[2]。高校幾乎都在運營校園微信公眾號,每天給訂閱用戶群發消息。倘若新聞內容的吸引力不夠,為追求發出速度而簡單復制其他高校的創意,缺少有效的二次編輯和深度加工,則很難從信息繁雜的微傳播環境中脫穎而出,引起師生的共鳴,不僅難以塑造公眾號的品牌形象,甚至可能流失大量關注者。
2.3 形式單一,互動不足
在眾多高校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中,以圖文信息為主,信息推送方式雷同,容易引起用戶的審美疲勞,有些公眾號雖有部分干貨但不注重排版,造成用戶的審美疲勞和信息選擇的疏漏,無法吸引更多用戶關注和轉發目的。傳統媒體屬于一對多的單向傳播,最大的劣勢是缺乏與受眾互動,受眾不斷流失,又沒有新的群體補充,只能最終走向消亡。在新媒體條件下,“閱讀”功能的需求并沒有平面媒體那樣強烈,而“互動”需求則表現明顯[3-4]。與高校微博等媒體屬性較強的廣場類社交媒體,高校微信號屬于私密性較強的通訊工具,可以進行一對一的雙向互動,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并沒有期望的那么高。高校微信公眾號主打消息推送,用戶關注賬號多,就算點開也是簡單略過,導致用戶和后臺很少有溝通,運營者得不到及時反饋,導致用戶需求了解不夠。同時,如果用戶對公眾號有留言,運營者可能忙于編輯內容而忽視回復,不利于激發用戶互動的積極性,也不能擴大忠誠用戶群。
3 高校QQ公眾號:服務當道,改善體驗,另辟蹊徑
與微信號不同,QQ起步早,用戶量大,受眾更年輕。有調查顯示,“90后”是目前QQ的主導用戶群體。在“95后”中,QQ成為更加主流的社交媒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移動端用戶最多且增長最快,即手機QQ具有極高的滲入度和用戶黏性。毫無疑問,QQ公眾號最大的優勢在于平臺。QQ公眾號是校園媒體的載體之一,由學校官方認證,一校僅限一號,2015年7月深圳大學等5所高校開始運營QQ校園號。2016年5月12日,騰訊已全面開放QQ校園號咨詢服務運營方的申請。從這里可以看出,QQ公眾號不是微信公眾號擴展受眾群的另一個渠道,而是自成體系,它的目標是用服務“連接一切”。
3.1 平臺集中,管理便捷
QQ公眾號可以和高校局域網結合,在校園號菜單中統一固定校園媒體入口,通過QQ公眾號平臺,讓學生享受到校內校外的各種服務。正如目前在公網和部分電商平臺上使用的QQ“互聯登錄”應用一樣,在“登錄”界面直接調用一個插件,選擇QQ授權第三方登錄,無需注冊便可享用各種服務,由此一來,用戶只需要通過QQ這一個軟件就可以關聯起所有可以使用QQ登陸的軟件服務,保證了平臺的集中性和官方性。QQ校園號作為高校唯一認證的官方賬號,以高校名命名,以高校校徽作為頭像,已經認證的賬號名稱則不允許重名。自定義菜單體現針對目標用戶的信息服務,優化自定義菜單,方便師生查找,提升師生交互體驗和使用效率,增強師生黏性。首次問候語起到指導作用,方便每一年的新生用戶快速了解并學會使用。
QQ校園號聚焦管理方便快捷,通過定制的特殊服務“導粉”,不會擴展到其他范圍。一方面,學校可以收集到師生的QQ號,通過平臺做導粉操作默認關注;另一方面,通過IP導粉,在某段時間內固定區域IP端登錄超過5次,則默認關注導粉。通過這樣的連接,能夠迅速有效地建立起校園號的基本架構,幫助擴大QQ校園號的影響力,不用擔心有需要的用戶會無法及時關注校園號,省去了各種吸粉的措施步驟,方便高校管理和服務。用戶在關注校園號之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各種校園服務,在線上完成諸如繳費、考試報名、成績查詢等許多事項,使線下的校園生活更加“智慧”。
3.2 功能完善,服務多元
智慧校園基于高校QQ公眾號而開發,提供的服務及推送的信息課分三方面:學校管理,教務教學,校園生活。學校管理包括迎新服務、消息觸達、學生服務窗、移動辦公、校友管理五大功能。教務教學包括成績查詢、選課建群、互動教學、圖書館服務、眾創空間五大功能。校園生活包括就業信息、充值繳費、校園網服務、校園資訊、興趣部落、校車服務、生活服務七大功能。
新生報到、校園導航、課程學習、成績查詢、在線選課、創業實踐、畢業就業、校友社交功能展開介紹如下。
新生報到:入學前手機預先注冊,線上繳納學費,提前查詢到所在班級、宿舍輔導員、專業培養計劃等與自己有關的信息。用手機端的校園地圖導航指引,實時瀏覽報道的進度。
校園導航:根據高校的路況特點,設計并接入校園地圖,實時提供所在地與目的地之間最短路線,最大程度節省時間提高生活效率。此外,為配合各種人群喜好可以提供最安靜路線,最運動路線,最適合情侶的浪漫路線……
課程學習:在線選擇課程后,自動加進了課程組群,老師在云端共享課件,作業寫完就可以直接上傳。
成績查詢:支持查詢所有已修課程的成績排名和學分完成度。
在線選課:支持學生在云端選課,方便快捷,緩解了學校服務器壓力;同時,基于學生的專業信息、興趣愛好和QQ關系鏈,推薦合適的課程。
創業實踐:在手機上申請了免費云服務,降低成本,線上找到專業的創業指導,遠程溝通創業事項。
畢業就業:收到招聘信息的定向發送,在線填寫簡歷做招聘試題,用QQ語音視頻直接面試,不用大費周章跑去異地了。
校友社交:即使離校后仍然在校友社區和大家交流,手機上QQ語音群聊重溫大學時光校友社區經常發布活動,一鍵點擊就可報名參與很方便。
QQ智慧校園通過建設一個校園綜合服務平臺,用互聯網連接師生,為雙方提供快速、高效的功能服務,讓生活更加簡便愜意,不斷推進數字化向智慧化的轉變。QQ智慧校園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大學時間都充滿智慧的體驗,讓學生在校園里度過的每一天,都是智慧的一天。
3.3 精準定位,推送及時
QQ公眾號是獨立于傳統媒體之外的新媒體,是傳統媒體在移動傳播平臺的品牌延伸,而不是簡單的內容摘編、服務照搬。QQ校園號受眾是學生、老師、校友及社會上和本校相關的人士,功能定位主打服務。這兩點定位會在功能介紹上體現,這樣的定位會影響到以后信息產品的設計和制作。
用戶定向觸達是QQ基于對用戶精準定位的一個應用,也是QQ校園號在推送方式上的創新。QQ校園號支持學生實名認證及自定義分組,可以定向群發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在推送時間、推送次數、推送條數以及推送方式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分眾化傳播、差異化傳播、個性化傳播。高校QQ公眾號消息回復模式多樣化,有人工回復、自動回復、人工和自動回復相結合這三大形式,更加方便運營者與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校園服務,信息推廣,師生互動”三大方面解決信息共享和學生管理問題,打造真正的智慧校園生態體系。
4 結束語
QQ公眾號智慧校園應堅持“服務當道”的原則,在學習、生活及工作上,給予師生用戶更多、更好、更集中的功能選擇,讓師生能更好更快的聯系,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幫助新生快速適應環境,從而改變繁瑣復雜的呈現方式,讓師生用戶充分體驗到智慧校園的方便快捷。值得一提的是,QQ公眾號在堅持“服務當道”的原則下,依然可以適當推送出針對性強的內容,在受眾中產生凝聚力,讓QQ公眾號具有更優質的用戶體驗。
參考文獻
[1]林婭楠.品牌微信公眾號傳播的策略探討[J].出版廣角,2016(16):58-60.
[2]王彗玲.媒體真的需要一個微信公眾號嗎,基于大河網財經微信公眾號的觀察[J].青年記者,2016(29):
60-61.
[3]王海燕.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編輯與運營策略分析[J].編輯之友,2015(2):85-88.
[4]謝征.官方微信及其在報刊媒體中的運用[J].出版發行研究,2013(9):72-76.
[5]莉莫.QQ公眾號又一個微信公眾號[J].互聯網周刊,2015(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