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紅梅
摘 要: 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開展小組活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具有互動性、交流性、合作性、創(chuàng)新性等特點,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語言學習和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作者以自身教學實踐闡述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組織開展小組活動的重要作用和實施小組活動時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 小組活動 高職高專 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加強語言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采用的組織課堂的教學形式。高職高專的學生大部分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缺乏學習動機和自信心。倘若仍然使用過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那么情況將越來越糟糕,學生對英語課堂甚至英語老師都會產生厭惡情緒。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當然就失去了學習英語這門語言意義。相反,如果使用一些生動活潑、創(chuàng)新有趣的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英語教學中小組活動的作用
1.開展小組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學習興趣,學生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不會主動學習,也就不會對學習有持久的熱情。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強迫學生記單詞,反復背語法和做習題導致部分學生害怕學習英語,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相反,如果采用形式新穎、簡單有趣的小組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扮演、做游戲,就會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給他們不同的情感體驗。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認真學習,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教學活動,最終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開展小組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通過小組活動,學生與小組成員間、各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最終能形成獨特見解。此外,小組活動讓學生所學英語知識得以運用和實踐,特別有利于學生英語口語的鍛煉,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避免學習“啞巴英語”,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開展小組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情感目標。通過小組活動,學生和小組成員討論問題,分享成果,共同完成相應的活動任務,最終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同時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讓他們學會怎樣與他人相處。
4.開展小組活動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師生互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豐富多彩的小組活動有較強的吸引力,因為它可以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這樣就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有主動學習的欲望,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課堂教學效果隨之會好起來。
5.開展小組活動有利于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一直保持著“以教師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每堂課40分鐘基本都是教師一直在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反而違背了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這一目標。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及各地一些教育政策的改變和實施,目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落實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共識。開展小組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此外,開展小組活動也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通過各小組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競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最終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實施小組活動注意事項
既然在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活動有這么多的好處,那么,如何讓小組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價值呢?從平常的教學經驗來看,我認為主要應做到下面四個“用心”:
1.用心給學生劃分小組。實施小組活動最關鍵的是如何給學生劃分小組,這將決定今后的小組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小組活動能否實現(xiàn)價值。首先,小組的劃分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小組成員的分配要合理。因此,分組之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男女生比例等因素。一個小組中既要有英語基礎好的同學,學習積極、成績好的同學,又要有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這樣才有利于討論問題、團結合作和相互交流,切忌在劃分小組的時候把“差生”或優(yōu)等生過多地集中在一個小組。其次,小組的劃分遵循就近原則。為了方便課堂上進行小組活動,盡量把同桌、前后兩排的同學劃分成一個小組,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小組活動的時候四處跑動,避免出現(xiàn)混亂的課堂秩序。最后,小組劃分完成之后,要合理選出每個小組的小組長,并且明確小組長的職責和權利。在英語課堂中,我根據(jù)每個班級學生人數(shù)的不同,將學生分成5-10個小組不等,每個小組都由小組成員公平推選出一名小組長,主要負責帶領小組成員完成每一次的小組活動,負責小組成員平時作業(yè)的檢查監(jiān)督,同時負責及時向老師反映小組成員提出的一些問題。小組長是我和其他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的“橋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用心設計每一次小組活動的主題和任務。劃分好小組,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小組活動的任務,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因為小組活動的主題和任務會影響各小組的興趣及完成活動任務的質量。根據(jù)學校的英語教學大綱,我在每次備課的時候都會考慮到三個問題: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是什么、怎么教、怎樣調節(jié)課堂氣氛。因此,每一次的課堂活動設計我都很用心,活動的主題首先要符合教學目標,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其次要方便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小組成員全員參與。最重要的是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不能設計過難或者太過簡單的活動,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比如在教授Unit6 “Hometown”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我給學生分配的小組活動任務是相互介紹家鄉(xiāng),著重強調家鄉(xiāng)的特色之處。這樣的活動任務既簡單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每個學生在進行小組活動的時候都有話可說。在教授“Christmas”這一單元的時候,我給學生分配的小組活動任務是每個小組自己設計一個“Christmas party”。這樣的活動任務既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聽到開“party”,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調動起來。
3.用心制定各小組之間合理的評價機制。如何評價各個小組的成績?這個問題也很重要。因為評級機制影響各小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給小組創(chuàng)造競爭意識,在各小組間形成你追我趕、相互學習和相互競爭的學習氛圍。在進行小組評價的時候,我主要采用兩個方法,如口頭表揚和小組加分。每個小組一開始都有基礎分60分,之后根據(jù)各小組開展小組活動的情況實行加分或者減分,等到學期末的時候把所有積分累積起來排出名次,并給予適時適當?shù)莫剟睢1热缦裆虾诎迥瑢憜卧~、完成練習題、課堂提問等這些簡單的問題,我都是給學生搶答的機會,對于完成得較好的小組給予口頭表揚或者加分的獎勵,任務完成不是很好的小組激勵他們再接再厲,爭取下次做得更好。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聽到問題后都爭先恐后地舉手,激烈地進行小組討論,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另外,對于難一點的問題,我采取的是小組討論后分享的方式。學生把難題先認真討論完之后,我會隨機抽取幾個小組起來展示他們的討論成果,同時讓其他同學對他們的成果做出評價,特別要指出他們的優(yōu)點和錯誤,按照小組匯報的成果判定等級,給他們加上適當?shù)姆謹?shù)。這樣,學生課堂的參與積極性就很高。總之,在進行各小組評價的時候要注意遵循獎勵和鼓勵結合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用心觀察各小組中學習成績比較差,不積極參與小組活動的學生。盡管很認真地劃分小組,盡管很用心地設計每一次小組活動的任務,也無法保證班級中所有人都參與活動。特別是在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每個班級中都有個別學生不配合教學,不積極參與每一次小組活動。我在平常教學中也碰到過這樣的學生,無論什么樣的小組活動他都不積極參與,不參與小組的討論,一個人靜靜地看教科書。這樣的學生是不能夠進行批評教育的,要先弄清楚原因。之前遇到過一名2015級臨床專業(yè)的學生,每次一到小組活動的時候他都不吭聲,一個人靜靜地坐著,不參與他們小組的任何活動。我發(fā)現(xiàn)后,首先跟班上其他同學了解情況,也詢問班主任該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平時在班上的表現(xiàn)等,得知這個學生平時就沉默寡言,不喜歡說話,從來不跟班上的同學說話,每天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知道情況后,我也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如何讓該生參與進我的課堂小組活動中?如何促使他和其他學生討論交流呢?后來,每一次布置完小組活動任務后,我都走到這個學生旁邊,跟他一起討論,幫助他一起解決問題,慢慢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變開朗了,喜歡說話了。在一次段落翻譯討論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的思路還不錯,翻譯也基本正確,就鼓勵他站起來跟大家分享。他大膽地站起來,雖然聲音很小,其他學生基本聽不清楚,但我還是帶著大家給了他熱烈的掌聲。之后他跟我說那是他第一次在全班面前講話,當然也說了一些感謝我給他鼓勵之類的話。后來情況越來越好,我慢慢鼓勵他跟小組的其他同學討論,共同完成任務。看到他能融入集體,我很欣慰。
總之,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活動其實就是寓教于活動中,寓教于游戲娛樂中,寓教于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不僅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夠讓學生在“做”中學,并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實現(xiàn)英語這門語言學習的目標。同時,通過小組活動,各小組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最終促成學生形成良好人格,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11.
[2]布朗.根據(jù)原理教學:交互式語言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