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勇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6—0069—01
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對學生思維、實踐等各方面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在各種學習方法中,較為先進的合作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理解記憶等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著重談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
合作學習,最初源于美國的一些教育機構,目前已經(jīng)普及到世界各國,它是教學應用中的一種教學方式,指學生通過不同責任分工完成互助性學習,共同進步,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競爭意識、平等意識、承受能力等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可以有效地督促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從而實現(xiàn)語文閱讀的教學目的。
二、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作為語文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自身閱讀水平及理解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學生增強對文章閱讀的理解能力。
1. 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鍛煉學生個人理解能力。學生在互相協(xié)作中提高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脫離了傳統(tǒng)的教師對文章進行講解與總結的方式,能有效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并通過學生們之間的合作學習,從彼此的交流互動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完善個人閱讀理解能力,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目的。
2. 構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有效的分組教學,能讓學生在閱讀前對文章進行預習,對閱讀文章有自己的見解。小組內(nèi)分角色進行課文朗讀,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對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更深的了解。在合作學習所構建的良好閱讀氛圍中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3. 形成競爭意識、互助精神。大部分學生都有競爭意識,雖然平常不會表露出來,但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們互相交流,會激發(fā)其潛藏的競爭意識,競爭意識的萌發(fā)是學生學習與進步的良好推動力。在合作中,這也是對學生團隊協(xié)作、互助精神的一種培養(yǎng)。
三、合作學習的有效應用
1. 分組的合理性。合作學習的分組可以在小組、同桌等范圍內(nèi)進行,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閱讀理解能力,通過和諧的互助交流,讓學生得到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脫離原有的依附教師講課形式,鍛煉學生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分組過程中要注意不同學生之間閱讀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的差異,若將能力較弱同學全部分到一組,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要確保分組的合理性,保證組內(nèi)能力、性格等方面不同層次學生的平均分布。例如,在《少年王勃》這篇文章的閱讀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組內(nèi)自主討論,哪位同學像少年王勃一樣有才氣,并鼓勵較弱、內(nèi)向的學生豐富自己,形成人人爭當優(yōu)秀少年的局面。
2. 合作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更加愉快地學習知識。在分組的基礎上,教師要將合作學習的作用更好地發(fā)揮出來,例如,在《狐假虎威》這篇文章的閱讀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分角色扮演,也可融入一些小游戲,使學生樂于學習,在縮短師生距離的同時形成和諧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小組內(nèi)的交流以及小組之間的團隊競爭。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合作學習更需要良好學習氛圍作為基礎,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合作學習作用。
3. 及時布置各類任務并進行指導。在明確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前提下,教師要結合所閱讀的文章進行思考問題的提示,讓學生動起小腦瓜,通過閱讀來得到答案,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除了課內(nèi)規(guī)定的文章閱讀,教師也可適當進行課外拓展,可以選擇吸引學生的不同體裁文章如《買櫝還珠》這類文言文寓言故事。在教學生一些為人處世道理的同時,提高學生對古文的思考與認識。布置閱讀任務的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閱讀筆記,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進行心得交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
總之,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適當?shù)剡M行指導,給學生指引正確的思考方向,讓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發(fā)揮良好的作用。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