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烯之
【摘 要】語文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學好語文是我們進行任何工作和學習的基礎。小學階段正是語文學習的啟蒙階段,以后的工作學習無一離得開語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創新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成了每位語文教師都應重視和研討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10
語文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學科,也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更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特點。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學好語文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有必要,這不僅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素養,還能推動整個國家的文化發展。然而,近年來,因為小學生家長不夠重視,對語文的重要性不以為然的態度,及小學生自身對語文的缺乏興趣,加之不夠新穎的教師教學方法等原因,小學語文的教學頻頻向語文教師等相關教育工作者發出要求創新的信號。為此,本人根據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進行研討、分析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創新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和形式
(一)豐富課堂內容,營造課堂氛圍
小學語文的課文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加之需要針對小學生精神難以長時間集中,易分神等特點,教師在課前應做好充分的課程安排策劃。在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正式開始前,教師可采用帶領同學們唱歌、背誦古詩、排練小品等方式先將氣氛活躍起來,如此,不僅拉近了師生關系,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也為接下來即將講授的新課程做好了情感鋪墊。
行課過程中,為使課程生動有趣,教師應盡量采取多種授課講述方式,單一的照本宣科是不可取的。教師可采用以齊聲朗讀或默讀為主的閱讀法,結合以討論、問答、辯論為主的對話法,加之一些簡單的小游戲此類的實踐法,將一個語文知識或課文講的盡量透徹,使小學生聽起來、學起來、做起來更加有吸引力。例如,講授一首古詩時,教師可先邀請學生們齊聲朗讀古詩,再讓同學們自己默讀體會古詩,接著與周圍的同學討論這首古詩每一聯的意思,以及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情感或志向,最后請一些同學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討論的結果,教師再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提出看法。又如,講授一篇名人游記時,教師先向同學們拋出問題,問問是否有同學去過游記中的景地,并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游歷感受,在同學發言的同時,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上放映景地的優美圖片等等。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則需要做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提出質疑,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應是有深度或是有意義的,激發學生們的思考欲望,使學生們在解決難題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從教材入手,為學生們留下小作文創作等當堂小作業。然而教師的教學不應只是僅限于書本,還應盡量將知識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又如,講到一首古詩時,教師可向同學們拓展一些關于此詩的作者、創作背景的相關知識,甚至可以為有需要的同學推薦相關的書籍和影像資料,以此開闊學生視野,鼓勵小學生的多思、多想,找準切入點,靈巧的變換教學情境,想方設法使課堂靈動起來,氛圍活潑和諧起來。
一堂生動有趣的課結束之時,教師更可“趁熱打鐵”的布置一些些適合小學生的小作業,例如,寫一篇小日記或是隨筆,寫下自己這堂課的感悟,或是做一篇與當堂課相關的名人故事的摘錄等等,給學生們留下“余味”,同時加深學生們對這堂課的知識的印象。
(二)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方式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其優勢也越來越明顯,教師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授課,可以大大提高和優化課堂教學。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打破了傳統的一書一黑板一粉筆的相對陳舊、無新意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任務不再那么繁重,對于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小學生也頗為受用。通過PPT等多媒體技術放映的圖片、聲音、視頻等直觀動態的形式,多方面調動了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使得教師行課更加輕松,小學生聽起來學起來也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起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現代多媒體技術可帶來源源不斷的大量信息,同時也可將這些信息儲存起來,為小學生和教師都提供了許許多多寶貴的語文資料,便捷而有效,值得被充分利用。
二、教師提高自身語文素養
(一)不斷學習語文知識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對語文的學習也應是永不停止的,教授小學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決不可懈怠。語文這一學科是多樣多變的,教師應利用課余時間多多翻閱語文的相關書籍資料,密切關心語文的發展,做好教學筆記,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文化素養,增強教授小學生語文的底氣和自信。
同時,針對小學生這一相對特殊的群體,語文教師還應練就一顆“童心”,密切關注小學生的日常行為,深入了解和剖析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并根據自己的觀察所得,定制一些適當的語文課堂小游戲,課外小活動,不斷給學生們制造語文學習中的小驚喜。
(二)學習和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
教師在課前要先確定教學目標,再通過分析教材、教案等資料,篩選并明確出適用于多媒體技術的內容,并設計好怎樣以圖片、音頻或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些都需要進行良好的規劃與安排,因為這一系列準備工作能很大程度上預防授課過程中講與放映的脫節現象。
多媒體設備放映的順利進行,則需要教師通過個人或集體學習技術,熟悉掌握各種多媒體設備的操作方法。即使多媒體技術為教師授課提供了很大方便,但教師仍是授課的主導者,將講述與多媒體放映相結合時,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課堂節奏,及時調整講解速度,在生動有趣的地方,也可視情況多為學生們停留講解一會兒,教學相長。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在競爭日益激烈,語文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的當下,幫助小學生們學好語文,并非難事,而是重在創新。一方面是教師要發現和創新語文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在課前、課中、課后都負起責任,不斷發現新思路,善于利用網絡等新媒體找尋與課程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等,保證和保持課堂的生動性。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鍛煉自身的能力與素養,除了增加自己的語文知識儲備,也要擁有一雙慧眼,發現自己的學生的優缺點,有針對的幫扶學生,拉近師生關系,家校關系,為語文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和諧的環境。為了更好地培育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也為了使我們國家的語文基礎教育更加進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師們,以及相關專家學者都應加倍努力學習,不斷推動語文教育的發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