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摘要:通過對《汽車保險理賠》這門課的課程特征及性質的分析,從我校現有的教學現狀以及教學條件,對這門課程提出幾點教學改革。這門課程對汽車保險與理賠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培訓具有很強的職業性與實用性特點,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使畢業生適應社會進步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新要求。
關鍵詞:汽車保險理賠;教學方法;教學改革;考核辦法改革
一、背景
現代汽車是集現代高新技術于一體的高科技產物,是一種特殊的財產,汽車保險與理賠人員不僅要懂保險,更要懂汽車,因此需要復合型的汽車保險與理賠專業人才。《汽車保險理賠》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有的從事汽車保險的相關崗位,也有同學經過培訓后從事的是車險理賠實務工作。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內多個高職院校開設了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并且把《汽車保險與理賠》作為了一門專業課。《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基本理論水平,關系到學生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因此,要注重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為社會培養急需的汽車保險與理賠復合型高級人才。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汽車保險理賠》課程是汽車類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涉及的基礎知識面較廣、專業覆蓋面較寬。這門課程從風險過度到了保險,從保險深入到汽車保險及汽車保險制度和汽車保險合同,介紹了各種汽車保險制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汽車保險合同的主要原則。在結合國內外汽車保險實踐的基礎上,介紹了汽車車輛損失險、汽車第三者責任險、汽車附加險等險種以及汽車承保、事故勘察、損傷核定及理賠實務的基本內容,并進行典型汽車保險理賠的案例分析。
在以往的教學內容中,該課程過多地向學生介紹汽車保險的原則、制度、汽車保險條款等內容,而實際應用知識涉及得卻很少,如交通事故發生以后,如何進行事故車輛的損傷評估、確定損失費用,如何進行事故鑒定與現場查勘等,這些內容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并且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應用。本文結合近幾年畢業生從事汽車保險與理賠工作的職業能力取向,對《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與創新。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汽車承保實務、汽車理賠實務、汽車碰撞損失評估等內容。
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畢業生更多從事的是現場查勘和事故車輛的損傷評估工作,而在過去的教學內容中,并沒有教授學生一些現場查勘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這方面的內容被忽視了,而這部分知識卻是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真正需要應用的。教學內容的改革就是要突出教會學生以“職業能力”為取向,掌握更多的現場查勘和事故車輛的損傷評估等知識和技巧。
在授課過程中,以培養學生汽車保險銷售、承保和理賠等職業能力為課程核心,以汽車銷售、汽車保險、事故車輛查勘與定損等職業崗位要求為課程內容,以汽車保險與理賠業務流程為主線,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的課程考核模式,以項目的設計和操練為主要方式開展教學。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和為完成任務所需掌握的知識及實際汽車保險的業務種類,整合選取教學內容,設計具體的學習項目。堅持以汽車服務企業為依托,以培養汽車技術服務與營以“實際案例為導入”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介紹;重點闡述汽車保險與理賠的處理流程、事故車輛的現場查勘及事故車輛的損傷評定和實際賠償的計算方法,這些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和工作后真正需要運用的。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能夠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熟練地把握各類教學方法的特性,能夠綜合地考慮各種教學方法的各種要素,合理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并能進行優化組合。教師可依據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
大體教學程序為:明確教學目標→精心搜集典型教學案例→安排教學環節。如:布置案例,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宣布結果;總結歸納,得出結論。運用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第一,不能用案例教學方法排斥和否定理論講授法;第二,以學生為主體,不能淡化教師的主持討論、得出結論的主導作用;第三,運用案例教學比理論講授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既要能優選案例,又要能有理有據地分析案例;既要讓學生充分討論,又要讓有不同意見的學生最終接受自己歸納總結得出的結論。因此,對教師能力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教師不斷提高運用案例教學的業務能力。由于大量案例來自于實際業務,真實性、趣味性強,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啟發,使學生在實際問題的分析中理解所要講述的基本理論,增強感性認識,然后通過教師的歸納總結,再從實際回歸到理論,可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因此,在汽車保險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對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學生能力的培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三)網絡教學法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實施網絡教學。比如,在汽車保險產品中,各保險公司自行制定的一些附加險種,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采用自學方式了解最新條款內容,而對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 A、B、C 三
套條款則可通過做一個“列表比較保險行業協會于 2007 年 4 月1日施行的 A、B、C 三套條款中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責任與責任免除的異同”的大作業來掌握它們的細微差別。將課程相關內容放到網絡教學平臺上,建立網絡課堂,與學生互動,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也不會由于上課信息量大,注意力不集中,錯過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這種方法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適合學生自學。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以職業能力為取向,培養既懂得汽車構造等專業知識,又懂得汽車保險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不但要有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更要選擇 “任務驅動、項目導向 ”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四、考核辦法改革
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驗證學習效果以檢驗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的多元化考核方式。課程的考核采用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作品設計與答辯相結合的多種考核方式,全方位評價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
職業學校的學生要成為現代化建設生產第一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不能閉門讀書,而必須走向社會,投身社會實踐,接觸專業生產,在實踐中與普通勞動者相結合,了解社會,了解生產實際。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讓學生接觸實際生產,以讓他們感受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要以產促教,鼓勵學生深入生產實際,把教學活動與實踐生產緊密結合起來。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的需求變化很快,使得高職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都必須及時更新,與時俱進,否則將會與時代脫節。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鉆研新內容,摸索新思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楊尚勤.中國西北發展報告 201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2]常興華.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汽車保險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商界,2010( 01) .
[3]李景芝,趙長利. 汽車保險與理賠[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