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紅
摘要:在現代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轉而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師更加需要和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投入和交流,這是確保教學質量的最有效的辦法。因此,互動性教學至關重要。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性教學;方法和建議
隨著我國英語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其中,作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互動性合作學習方法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和青睞。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互動合作學習明顯的優勢在于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運用目標語言進行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新課改所采用的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教材是依照“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的思想進行編排的,以話題為單元,以任務為主導,并且輔之以結構和功能項目,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每個單元的話題內容都是貼近生活實際,聯系社會生活,體現時代精神和富有時代氣息的。學生圍繞著話題通過實踐、體驗、參與、探究、交流和合作等互動性的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得到了真正地體現。教材將枯燥無味的語言知識放置于互動性較強的情境環節中,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要摒棄傳統的“講授—接受”的教學模式而采取真正的互動性教學方式。
一、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互動教學是教學方法,也是學習方法,既然是方法性的問題,在操作中就會存在一些策略性的問題,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是難免的。在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互動的過程中存在壟斷行為
所謂壟斷互動,指的是互動開展的時機和互動開展的方式、互動時間的限制等,老師說了算,老師壟斷這“互動”。再者,在互動過程中,發表意見的學生,只局限于一些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他們被付給互動的權利,擁有互動的自由,誰動誰不動,教師說了算,更容易導致兩極分化。學困生只是互動性學習的配角,只有聽的份兒,只不過由聽老師講轉變為聽優生講,沒有老師的關注,沒有互動的機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偶爾會在課堂上搗亂。
(二)互動開展的形式單一
互動的過程,往往形式單一,表面看互動教學開展了,實則表現為教師問、學生答的機械互動,互動的內涵沒有把握,只是注意到形式。
二、創設反饋環境,推動教學和學習互動
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反饋式教學才能順利進行下去,因此,英語教師要創設有利于學生反饋的環境,把歡樂帶到英語課堂上。教師要用身邊的具體實物創設反饋的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身邊的物體,把課堂上能夠找到的實物都變成英語教具,運用這些教具進行課程內容的講授,在這同時還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事物進行英語對話練習。例如在進行初中英語第二課“Is this your pencil?”一課的講授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本課的重點是“Is this your...?”句型,明確了這一重點后,教師就可以與學生進行反饋式互動,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實物練習這一對話,在英語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自覺地運用身邊的書本、筆袋、書包等物品進行對話練習。
三、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驅使學生學習
教師講授的每堂課都必須根據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并且將教學內容任務化,使得學生在任務的驅使下學習和運用英語知識。指導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參與、探究、交流和合作等互動性的方式主動地去完成任務,感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不斷地調整情感和策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這種“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和調動學生的潛力,語言實踐的能力和學以致用的意識也得以慢慢地培養。
四、加強日常交流思維培養
很多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后卻無法和外國人進行日常交流,這對語言學習來說無疑是一種學習誤區。因此,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訓練學生的交流思維,讓學生可以揣摩英語思維,從而在使用英語做為交流工具時更加得心應手。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趣味游戲猜測,模擬情景演戲等。在學習Unit 1 Whose bag is this?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新的明白提問式語法的具體用法,教師可以設定特點的教學情景,比如將對話場景設定在地鐵站,一位女士剛剛下車,后面追出來一位列車員,詢問女士是否丟失了背包。讓學習小組內挑選出不同的學生對這一情景進行模擬演習,從而在演習過程中提升自己對英語對話內容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同學們選出表現方法更加貼近生活,語句表達更加清晰的小組,最終進行獎評。這種趣味模擬情景的教學手段不僅設計簡易,而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取得的效果顯著,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多多采用。
五、互動性原則在課堂問答中的體現
教師可以用問答的形式做教學計劃,可以先用中文問學生一個問題來引出今天的教學內容。用英文再重復問一次,這樣學生的理解會更深刻。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在這篇課文中,教師就可以問學生,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學生的回答的肯定會五花八門。例如:I go to school by bike;I go to school by bus;I walk to school。 乘坐的交通工具不一樣,用的介詞也是不一樣的,比如騎自行車,要用ride a bike;走路就需要用walk。要讓學生充分理解這些不同,不能混為一談,比讓學生單純背短語的效果要好的多。
師生互動性教學是適應了當前迅速發展的國際局勢,為改變傳統英語教學質量應運而生的一種能夠有效提高傳統英語教學質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把傳統的師傳生收的教學模式演變成為一種學生主動學習,老師間接評價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活躍程度,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英語學習中,并深入的改善了英語授課有效性,讓英語教育更成功,相對于傳統的英語教育,師生互動性不僅減輕了老師平時英語教學中的壓力,也讓學生的教學質量有了根本的改善,學生自我為監督,并相互促進,自我學習并自我考核,是這種教學模式發展的最大收獲。
參考文獻:
[1]曾智蘭.興趣,英語學習之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2]朱強.互動交流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