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盛云
摘 要:當前,隨著初中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開放性成為了教學改革中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是諸多初中音樂教師提升教學成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抓手。教師應當從教學內容、教學情感、教學手段、教學模式、教學評價以及教學活動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學過程的開放性,為初中音樂教學成效的提升發揮有效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開放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能力已然成為學校、教師和社會各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由此,開放性的教學模式也逐漸被提上教育議事的日程,引入到了初中的音樂課堂之上。而初中音樂的開放性教學打破了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更能夠為學生們開拓視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具豐富性。從而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一、初中音樂多元化開放性教學的概念及內容
所謂多元化開放式教學,是指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空間及評價手段等方面的開放,它注重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和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平等、民主、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去嘗試、探索和實踐,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自由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初中音樂多元化開放性教學應從四方面著手:1.主動地把音樂教學融入現實環境之中,是教學內容具有衍生性和學科滲透性,從而讓教學內容趨于多元化;2.創設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使音樂教學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鼓勵懷疑與提問、辯論與討論,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力和掌控力;3.采用新穎的教學用具和更具新引力和趣味的教學資料,豐富教學手段,使其具有多元性和創新性;4.鼓勵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和手段,例如除紙面考試外,還可以是技能展示或團隊合作,也可以是論文評論等。
二、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探討
(一)在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興趣的引導與培養
據各種調查表明,初中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都比較傾向于輕松愉快的音樂學習方式,他們更是對于流行音樂情有獨鐘。根據該調查,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在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增添時代氣息的融入。眾所周知,《歌唱祖國》這一歌曲是我國的經典愛國歌曲,但是由于現在初中學生出生的年代距離《歌唱祖國》的年代較為久遠,學生難以體會到《歌唱祖國》其中包含的愛國情感。針對這一情況,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生這類愛國歌曲之前可以通過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讓他們了解當時的國情,最后由衷地萌發出愛國情感,用心學習這類愛國歌曲。例如,因教材編排的需要,初中音樂課本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黃河大合唱》的歌曲,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生吟唱這些歌曲之前可以帶領學生先觀看幾部愛國電影,如《風云兒女》之類的,讓學生從電影中萌發出愛國情懷,讓學生在電影的觀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這些愛國歌曲,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在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可增加課外內容的補充
傳統的初中音樂教材的內容明顯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傳統的音樂教學內容上增加一些課外內容。自然,當代的一些流行歌曲或是民族歌謠不失為一項選擇。例如:當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生唱《北京OPEAP》這首歌曲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欣賞當代流行的《龍的傳人》或是《中國功夫》等,增強對初中學生愛國情操的培養。再如,在教學生唱《童年》這首經典校園歌曲時,還可讓學生聆聽當代流行的《再見小時候》這首歌曲,讓學生通過經典老歌與當代流行歌曲的欣賞、比較感悟出屬于自己的人生。
(三)在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發展,學校以及社會對初中音樂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生樂理以及歌唱的同時,還應注意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品味音樂、在生活中學習音樂,最終提升初中學生的自身音樂素養。生活并不缺少音樂,只是缺少善于發現音樂。為此,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音樂,例如餐廳的音樂、廣場上播放的歌曲、婚禮上的禮儀音樂甚至是電影或電視中的插曲等,這些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音樂。很多人都認為只有書本上的音樂是“陽春白雪”,而生活中的音樂卻只是“下里巴人”。殊不知,音樂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哪怕是鄉村音樂都是有其背景、有其感情的。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要學的不僅僅是課本中的音樂知識或是歌曲,還有生活中更廣闊的音樂,畢竟書本上的音樂是有限的。
(四)對學生學習環境的營造應注重其開放性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通常采用封閉式的教學方式,不是讓學生聽TS中的原唱就是讓學生跟隨音樂教師學習書本上的歌曲,這種音樂學習方式很容易讓初中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從而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然而,若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相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更容易被激發,最終提升其音樂素養。例如,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學校或社會上的一些音樂晚會,或是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音樂能力以小組形式編排音樂劇。學生自己參與音樂劇的編排時,必然會有選擇性地學習相關的音樂知識,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各種音樂知識,這對其音樂欣賞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建立開放性的教學評價機制
傳統的評價是教師從主觀上和技術上評價學生,教師在評價中具有絕對性的權威和主導地位。通常會讓學生唱一首課本上的歌曲,根據其完成程度進行評價,有的教師則粗略地根據對學生的主觀印象來進行評價,這對其他學生來說本身沒有積極鼓勵的作用。而這樣的評價標準使得學生們認為音樂就是單純地唱歌,不必學其他知識,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將會越來越低,教師也根本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饋,而無法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只要堅持開放性教學的方法,轉變自身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興趣,切實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就可以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科名.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探討[J].電影評介,2010,(02).
[2]肖迪.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2011,(05).
[3]韓丹.論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J].新一代(下半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