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悅
摘要:英語教學是否具有有效性,關鍵在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程度,這是英語學科工具性與語言性的需要。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實際能力,就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知識,對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引導學生實現知識內化的最佳途徑就是實施小組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因此,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以及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思考在英語教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中應用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問題;有效措施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到教學的各個關節中。新課程標準提出,在教學中,不僅僅要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還要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挖掘學生各個方面的潛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師生之間要加強溝通與交流,學生之間要加強互動,這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為了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生生之間的互動,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一、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與參與積極性不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中,教師在給各個小組布置任務后,有的學生壓根就不想參與小組活動,有的學生即使勉強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表現的也不積極,不認真,興趣低迷。還有一些同學,在小組學習中,只關注自己的任務是不是完成,對其他同學與小組整體漠不關心,缺乏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與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不能夠有效的使用目標語言。
2.對小組合作學習中任務型的問題理解不夠深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一般有小組任務與個人任務。只有對這些問題與任務有充分的理解,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夠具有有效性。但是,在實際的活動中,小組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對問題的理解與探討不夠深入,往往停留在淺顯表面。例如,在學習否定句式的相關知識的實收,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討論,學生也就是討論一些否定句的用法,對雙重否定等深入的知識探討的不夠。
3.學習資源分配不均勻,影響教學效果。在任何階段的學習中,都存在基礎較好的同學與基礎較差的同學。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發言活躍,思考積極,非常容易進入到小組的小組合作學習中來。但是,英語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不愿意思考,不愿意發言,很難融入到學習中來。小組合作學習成了學習好的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愈加的受挫。導致教學資源分配不均,影響英語教學的教學效果。
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科學運用
1.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小組合作學習是否具有有效性與教師對整堂課的設計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對英語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設計,一般遵循下列的程序:第一,教師的科學引導。在正式學習志強,教師要將所學內容的相關的知識背景導入進來,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實現奠定基礎。第二,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師做好鋪墊之后,學生開始進入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自主階段。第三,小組討論。學生自學之后,開展小組的交流與討論,解決在自學中各自存在的問題。第四,組間交流。這一過程是為了解決大多數學生的難題,第五,練習評定。這一步驟是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檢驗,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反饋。
2.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施
(1)在小組合作學習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要按照上文所述的步驟來進行,不論哪一步,都不要忽視,每一步對小組合作學習都有關鍵的作用。教師有效的教學指導,有利于提高喝湯教學的效率。教師在上課之前,將本節課的學習背景,學習重點、難點,學習要求,一些相關問題交代下去,這樣學生就知道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為學生的學習掃清一些障礙,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進行Abraham Lincoln教學之前,可先提問如下幾個問題:1.Who was Americans first President? 2.Whos the American President today?3.There was a very great President in America in the1860s.Who was he? 這些問題為學生的學習做鋪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激發學生討論的欲望,有助于學生自主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有助于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目標與學習方式,自主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在進行小組的討論的時候,首先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的分工要科學合理,要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配。在小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要小組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匯報,教師有效指導答疑。每個小組的組長將小組內部學生探討出的問題集中起來匯總,大家共同討論,最后不能得到解決的問題集中起來,在組間交流的時候在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指導與指引作用。同時,組間交流也是關鍵的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所有問題基本都會得到有效的解決。組間交流,實際上就是全班學生集體的交流與小組合作。教師要讓討論結果比較成熟的小組進行發言,其他小組進行補充,或者使質疑。最后,得出的疑難問題,共同的交流與探討,得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學生討論的時候,要及時的引導,及時的調控掌握好大局,避免學生討論跑偏。要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提出關鍵的問題。在所有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與學生要共同的歸納與總結,匯總本節課的所有問題,然后得出一致的答案與結論。在整個小組討論的環節學生的發言能力,辯論能力與獲取知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學生的團隊小組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克服了個人主義和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的品質。學生的道德品質與學習習慣均得到了培養。
(3)聯系評定階段,就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練習檢測,檢查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效果。在練習檢測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客觀的評價,這種評價要有一定的評價標準。這個標準主要是對課堂練習題和內容的設定上,不應該太難,也不應該過于簡單。練習評定檢測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目標出發。另外,課內練習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師要在上課之前設計好練習題的內容,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檢測。同時,學生自我練習也是關鍵的因素所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有利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
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不論采取何種教學方式,都會存在一些問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要不是盡善盡美。因此,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正視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進行積極地思考與探索,尋找有效的實施策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內容,有效的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所有學生都積極的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樂燕.淺析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組織的實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
[2]肖云仙.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6).
[3]成春華.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英語之友,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