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勇
摘要: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最少的講解,讓學生學會更多的知識,這樣的課堂就是高效課堂。初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怎樣構建,如何生成?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物理;建構
在改革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理論提倡自主學習、探索的學習方法.為了實現這個高效課堂的教學,要實行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但我們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還沒有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在農村學校課堂自主學習、自主探索還達不到要求,在高效課堂的大門外徘徊著.
一、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教師們紛紛在新課改的理論指導下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研究新課改和考試大綱,對理論進行深入的了解和領悟,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如何構建物理的高效課堂進行探索和嘗試,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的教學嘗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的物理教學模式保守、呆板的弊端,在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讓課堂逐步走向學生自主
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思維打不開,總處在被動之中,師生之間關系緊張等現象,是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教學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小組合作學習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方式之一。這一學習方式已被師生所認可和采納。各個班級根據學生學習的基礎不同,從學生不同的知識結構、學習成績、學習風格等來優(yōu)化組合。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成六個小組。學生桌對桌,面對面,便于學生交流、合作。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習小組,可以提高反饋力度。教師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平時的管理上不免會出現漏洞,或者有檢查不到的地方,特別是在平時學生情況的反饋上,有很多同學鉆空子,不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進行分組后,組長就相當于小老師,能夠隨時監(jiān)督組員學習,哪項任務不完成都能被查出來。反饋也更加及時、真實有效。通過小組合作,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小組合作學習中,組長及時與組員進行交流,不會的組長和其他同學互相幫助,這樣不學習的學生也會跟著學,教師再加以鼓勵,學習積極性就高漲起來,成績自然也會有所提高。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優(yōu)化學習方法。在初中物理新課標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這些內容如果單獨一個人做要浪費很多時間,進行小組討論能節(jié)省時間,學生興趣也比較濃。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領悟方法,進行學法交流,比一比誰的方法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能讓學生學會選擇與判斷什么是有效的、正確的、最佳的觀念與做法。
三、設計好高效課堂的過程
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思想水平,還要符合學校現有的實際教學條件。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才具有可操作性。教學過程的每一步都是不可忽視的,都要引起高度重視。在設疑時,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觀察生活的情景,注意將生活中的現象引入課堂。實例1:課堂上,我正復習著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忽然間從外面飛進一只黑色的燕子,在教室里不停地上下穿梭,不停地煽動著翅膀。頃刻間,教室里像炸了鍋,立刻沸騰起來。“怎么辦?”看著學生們的神情,容不得半點思考,看著燕子,我突然靈機一動,對著這些可愛的學生及這位不速之客說:“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我們的實驗,看看它在運動過程中,有著怎樣的能量轉化?還涉及哪方面的物理知識?”“什么?老師?”學生正在詫異的同時,燕子終于找到了通路飛向了外面的世界。學生們用自己的大腦回顧著剛才眼睛所看到的“實驗”,爭先恐后地回答:“燕子向上飛時,動能減少,重力勢能增加,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在向下飛時,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不停地煽動翅膀可能跟頻率有關,也可能與力的平衡有關……”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們竟然想到了頻率與力的平衡,不管他們說的是否全面,我發(fā)現,他們的思維在拓展,他們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一個生活中的情意,如果適時捕捉,就會給課堂以生命,給學生騰出想象的空間,給課堂帶來了歡快的氣氛。
四、提升教師素質,重視課堂點評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地,物理教學要重視課堂的教學效果。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完善。一是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教師要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不斷地為自己“充電”,完善自己的教學理論并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對于新課改的教學理論也要認真研究,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二是要進行課堂點評工作。這項工作可以與學生進行,也可以與自己的同事、領導進行。在教師上完每周的課后,首先要對自己的課堂效果做一個評價、反思和總結,然后讓學生對教師的課堂進行評價,說說自己理想中的物理課堂,可能會讓教師受到啟發(fā)。最后是教師互相聽課,交流不足的地方,提出每位教師出彩的地方。對這三個步驟進行整合,總結出不足的地方進行改正,教師一定會進步更快,對于構建高效課堂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要如何上好一堂課,確實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我們無法用同一個標準尺度去衡量一堂課的好壞。上好一堂課也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這三個方面,還有太多的經驗需要教師們在教學中不斷去歸納和總結。總之,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有最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才能達到高效課堂的最高目標。這些教學方式的共同目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