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專業型人才已經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所需的人才類型。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導致許多學生找工作困難,而這一切問題的出現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存在很大關系。因此,提升教師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理念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高職;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近年來,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難已引起了國家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近幾年的經濟在持續快速發展又是不爭的事實,這說明社會并不是缺少就業崗位,而是我們的畢業生無法應聘許多緊缺的、新的、技術含量高的、實際能力要求較強的工作崗位。”[ ]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高職教育自身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新形勢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國際間的交流與國家間的競爭與合作已經成為趨勢,而為了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我們的教育就需要培養出質量更高的優秀人才參與經濟競逐,為我國政治經濟等的發展“助力”。然而,當前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卻難以適應新形勢下人才需求,因此,改革教育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
作為教師而言,我們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最“親近”的人,因為教師擔負著教學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根本職責所在,然而,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我們的教學卻沒能及時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加之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對教學應付,很多學生自身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也不太重視,這些問題導致了學生沒能學到扎實的專業技術,使其在職場競爭中趨于劣勢。面對著新的社會發展形勢,為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育出更加優秀的人才,教師必須要根據新形勢,在審時度勢的基礎上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及時的反思與總結,調整教學理念,將不適應當前人才培養機制的教學方案予以摒棄,嚴于律己,整合出一套真正適合學生學習和個人鍛煉的教學方案,以便于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那么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怎樣做呢?
第一,加強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高教師駕馭多媒體的能力,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步驟。21世紀是信息時代,教師的教學也應當及時地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對自身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和更新,在教學中很多教師總是使用一套教案,無法做到及時更新,縱使新課改后多媒體技術入駐教育界,很多教師依然堅守著“板書”的方式不肯求新,這對于學生的教育來講是不相匹配的。并且如果教師故步自封不知進取,那么,實際上在教學中受害的只能是學生,學生們之間的差距卻是源于教師個人的不主動造成的,這是我們教學中不該有的現象。因此,對于教師而言,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業績,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還是在多媒體技術的駕馭上,還是在教育觀念的更新上,我們都需要嚴格要求自己,爭取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合適的教學方式,這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也是我們對自身教學負責任的體現。
第二,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做學生學習上的教師,生活中的長者,對學生多一些關心與關注,也是一種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好方法。師生關系在高職階段的教學中同樣重要,而且似乎更為重要。在初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實質上還是教師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然而,在大學階段教師與學生之間接觸的時間則大大縮減,課程授課時數比以前也少了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等都已經初步建立,對問題的思辨能力和判斷能力也顯得更為理性和成熟一些。而在這一時段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取與學生講道理的方式教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相對來說也更融洽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很多學生可以和教師成為朋友關系,當然這樣的情況下對于教師課程的講述也是有一定益處的。
一般來講,師生關系融洽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也會比較好,而師生關系敵對或者缺乏溝通的班級學習秩序和效果則會差一些。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好此階段的教學工作,我們應當注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做學生心中的良師益友,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我們的認可度也會加強,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也將變得更加容易一些。當然,在課程授課過程中,教師們也需要打破以往單向教學的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課堂有效互動,給學生更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和平臺,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才有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于師生雙方而言都是有益的,這一點也是需要引起我們教師群體注意的地方。
第三,加強對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監督和檢查力度,嚴格考核教師的教學能力,將教師的教學業績作為其評職稱和升職的一大標準,也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總體提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進入重點抓內涵發展階段。專業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系統的有效運行,是衡量學院辦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全面實施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內外監控系統的有機結合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穩定的基礎。”[? ]加強對教師教學的監督與檢查力度有助于督促學院從整體上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準,繼而為學生們的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就面臨著參加社會工作的現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對自己更加嚴格的要求,因為“嚴師出高徒”,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嚴格,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更要嚴格要求,我們只有在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提出要求,而能夠督促教師提升自己教學能力的因素除了教師自身的職業操守之外還與學校相關監督部門的監督檢查和考核機制有很大關系,將教師的教學業績納入教師個人評估標準,并加大比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從而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更加盡心盡責。
新的形勢需要新的方法,對于教師而言,只要我們始終抱有一顆上進心和敬業心,相信我們的教育和教學工作一定會取得越來越大的進步,也一定會給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更為扎實的專業基礎技能和知識。當然,在改革的初始階段我們遇到的困難可能比較多,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不斷地砥礪自我,相信我們的教育事業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吳權利.《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改革探索》.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5月.
[2]黃義俊.《高職院校專業教學的督學管理模式探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