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高中數學教學不斷創新改革.反思性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論,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受到越來越多高中數學教師的關注.本文闡述如何在高三數學教學中融入反思性教學.
關鍵詞:高三數學 反思性教學
反思性教學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反思性”.它要求教師設計教學方案時,反思自己教學的不足,反思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預設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的疑惑和問題,制定反思性教學方案;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思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反應,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從而透徹理解所學知識,養成主動思考的意識,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而高三數學復習的內容多、難度大、邏輯性強,在高三數學教學中運用反思性教學方法,能將教學和學習的過程有效結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確定反思教學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杜威說:“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因此,在高三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應該給學生一個什么樣的課堂?思想是行為的動力,只有思想上轉變,行為才能跟著一起轉變.教師要確定反思教學思想,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及時反思改善,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教學反思中,教師要提高自身教學素養,充實自己的數學知識,明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專業的報刊雜志、電視新聞和互聯網及時關注數學教學方面的最新動態,學習最新數學教學理念和方案,提高自身綜合水平.學校也要結合自身校情,邀請高中數學教學界的先進模范教師開展數學教學心得交流,或者給教師提供外出培訓的機會,開拓教師的教學視野,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有效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注意反思教學過程,促進師生互動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通過導學案的形式,將準備好的學案印發給學生,然后對著學案講解,讓學生對著學案學習,教學方法都是“溫習上節知識—學習本課定理和公式—講解例題—學生做習題—教師講解習題”,注重對學生進行機械性的練習.這樣的課堂教學過程沉悶乏味,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授課,學生聽的昏昏欲睡,覺得數學課堂枯燥無比.因此,教師需要反思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反應,以及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影響,及時與學生互動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疑惑.
例如,在復習“圓錐曲線和方程”時,對學生數式變形和解方程組的能力要求較高.在求橢圓和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時,會遇到比較復雜的根式化簡問題,或者在解某些題目時,會遇到由兩個二元二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問題,等等.教師要把握教學進度,給學生留出思考問題的時間,對學生不解的地方給予指導講解,或者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在高三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培養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讓學生在反思中認識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還存在哪些不足,并及時改善,不斷進步,從而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以及自身的數學水平.教師可以用自己的反思影響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總結學生的反思情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對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知識容易混淆.比如,它們兩者的定義類似,都是形式定義.在講授對數函數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前,讓學生反思: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的異同是什么?這節課學到了什么知識?是否掌握了教學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用圖表對比的方法,思考列出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概念、圖象及性質等.在學生列舉對比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是否注意其中的一些知識細節,如兩者的底數取值范圍、兩個函數圖象過定點的區別等,并讓學生對自己的反思做出補充和評價,鼓勵學生勇于發現自己的錯誤,并在反思中改正,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區分和記憶.
綜上所述,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將反思性教學運用到高三數學教學中,反思自身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反思學生的課堂反應,促進師生互動交流.
參考文獻
周玉娟.反思性教學在高三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