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玲+楊英+吳荷玉+張程+何婷婷
摘要:目的 探究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100例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選取的患者入院時間均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用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中50例患者。在圍手術期,A組患者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B組患者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B組中,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有12例,占24.0%,而在A組中,僅有3例患者出現了并發癥,占6.00%,兩組的差異顯著(χ2=6.3529;P<0.05),A組的護理操作安全性明顯更高。同時,A組患者中,對護理干預表示滿意的患者有48例,占96.00%,B組患者中,對護理干預表示滿意的有35例,占70.00%。A、B兩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具有顯著性(χ2=11.9773;P<0.05)。結論 對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患者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提升治療的效果,幫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復,并且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工作非常重要,優質的華麗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改善治療的情況,避免出現并發癥。因此,臨床上關于圍手術期護理的研究也成為了許多學者關注的重點。在本次研究中即選取100例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探究對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措施,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將我院收治的100例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選取的患者入院時間均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用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中50例患者。A組中,男25例,女25例,患者年齡32~68歲,平均年齡(42.3±2.8)歲,病程1.2~5.5年,平均(2.2±0.4)年。B組中,男24例,女26例,患者年齡30~67歲,平均年齡(42.5±2.7)歲,病程1.3~5.6年,平均(2.3±0.4)年。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實驗分析。
1.2方法 A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術前護理:在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后,遵醫囑為患者準備所需的藥品及每日所需的檢查,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同時保持病房的干凈衛生,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為患者建立溫暖舒適的病房環境;隨后,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對患者進行治療相關病理知識的普及教育,讓患者能夠對自身的病情有基本的了解,減少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同時,為患者建立正確的心理認知,降低患者心理上的壓力。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等,避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受涼,做好對手術切口的防汗處理,避免發生感染等情況,并關注患者的應激反應,若患者反應激烈,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術后:嚴密監護24 h,密切觀察患者的康復情況,注意觀察有無內出血征象以及下肢血供(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一般術后6 h可以進食,次日可以下床,因此還要嚴格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干預,飲食要清淡有營養,并且要求患者定時服藥,自己不隨意減量或停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及現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B組患者僅給予常規護理。
1.3觀察指標 ①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觀察,記錄患者有無出現并發癥(具體的癥狀和出現的病例數),然后將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進行比較。②護理滿意度: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的問卷調查,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不滿意”四個等級,由患者自行進行選擇,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總病例數。
1.4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的觀察指標均用數據來進行表示,并輸入到SPSS19.0統計學軟件中去。主要分為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用百分率(%)和平均值(x±s)來進行表示,計數資料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作正態性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結果均以P來表示,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B組中,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有12例,占24.00%,而在A組中,僅有3例患者出現了并發癥,占6.00%,兩組的差異顯著(χ2=6.3529;P<0.05),A組的護理操作安全性明顯更高,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A組患者中,對護理干預表示滿意的患者有48例,占96.00%,B組患者中,對護理干預表示滿意的有35例,占70.00%。A、B兩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進行比較得出的差異具有顯著性(χ2=11.9773;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護理工作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不僅要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還要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幫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療。目前,在血管造影中這種技術應用已很普遍,DSA是數字X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的一個組成部分,在DSA手術室中,更要注意護理干預的效果。在手術過程中,要掌握好力度,防止造成動脈破裂。一旦發生破裂,可立即用球囊阻斷破裂部位,暫時控制出血,同時準備一段口徑適宜的移植物,導入至適當部位,將破裂處封閉隔絕。如果沒有做好護理,很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康復,手術的成功率也會受到影響。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收治的100例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探究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結合實驗結果,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僅有6.00%,并且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達到了96.00%,護理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對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患者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提升治療的效果,幫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復,并且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延茹,陳靜,李曉聰,等.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4):35-36.
[2]吳荷玉,吳麗,高興蓮,等.雙腎動脈開窗型腔內隔絕術治療巨大腹主動脈瘤的手術配合[J].全科護理,2015,13(18):1729-1731.
[3]李曉靜,費金華,周演鈴,等.1例腹主動脈瘤近端人工血管包裹和腔內隔絕術的手術配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21):2088-2089.
[4]楊曉燕.DSA手術室行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5):180-180.
[5]張愛瓊,鐘德霞.主管護士陪護病人行DSA對其術中配合能力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2,02(06):258-258.
[6]余沛旭,洪桂英.腹主動脈瘤合并高血壓患者介入室內行腔內隔絕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23(07):18-20.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