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旋
目前,小學識字教學存在著機械重復、強記硬背的問題,教學中易出現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然后反復抄寫的教學現象。學生看似認識了很多字,但實際上學生學得既吃力又費時間,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識字教學只見個體,散記漢字,復現不夠,回生嚴重,不少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單個地教授漢字,忽略了漢字族間的關聯,使學生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能根據熟知的偏旁意義推測其它漢字的意思,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意識等受到限制。
一、思維可視化的概念闡述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要將過去的傳授式教學變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學,就必須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漢字結構規律,利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和積極性。思維可視化是指運用一系列圖示技術,把本來抽象的、不可視的思維(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徑)具體地呈現出來,展現其邏輯結構,使其清晰可見。思維的可視化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有效提高教學信息的加工及傳遞的效能。實現“思維可視化”的技術主要包括兩類:圖示技術(思維導圖、模型圖、流程圖、概念圖等)和生成圖示的軟件技術。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段教學的重要任務,而新課標教材的生字量大,給識字教學帶來了挑戰。筆者在識字教學實踐中,通過運用信息化的教學工具,將思維可視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可視的思維邏輯結構,讓識字課變得輕松活潑。思維可視化的識字教學,可主要分為:歸類識字、多元識字、拓展詞匯、個性創編、展示互學等方面。
二、思維可視化的教學實踐
筆者在兩個教學班中,分別以常規教學方法和思維可視化教學方法進行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7》的教學,并發現思維可視化教學與常規教學相比,在課堂的用時與學生的參與度上都有很顯著的優勢,既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教學的順利開展,筆者讓學生每人配備一臺平板電腦,以隨著課堂學習的推進隨時運用,并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天聞Aischool云課堂”系統中的部分教學功能,為識字教學提供技術支撐。
1.“投票”可視化
在生字的學習中,筆者運用了“天聞Aischool云課堂”中的“投票”功能,讓學生用平板選出自己認為較難的生字,并及時提交。因此,筆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查閱學生的個體情況,既能夠全面地了解學生總體的起始能力,也能深入地了解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困難,并統計學生對哪些生字不了解,根據統計結果及時地調整教學過程,由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確定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實現以學定教,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2. 創建“思維導圖”
根據學生的投票結果,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研討,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進行自主識字。學生根據小組研討的識字方法以及組詞,創建自己的“思維導圖”,并將作品保存到“班級作品庫”里面。這樣,不僅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及時運用信息工具進行“思維導圖”的創建,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主查閱并進行反復的練習操作,有效地拓寬了學生學習的廣度,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 共享作品,相互評價
筆者還運用了“天聞Aischool云課堂”中的“我愛字詞”功能,讓學生自主選擇平板中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做到“一讀、二看、三組詞、四書寫”。在“我愛寫字”的練習中,筆者利用了“投影”功能,把學生的平板電腦畫面投影到教室的大屏幕上,讓全班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書寫情況,并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和修改,促進學生的協作分工和交流互動,既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有效性,也培養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協作能力。
4. 引導“課堂研討”
運用“叢林射手游戲”中推送兒歌的功能,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完成填空練習,鞏固兒歌內容。學生利用“課堂研討”功能為兒歌起名字,發表自己的意見,互相補充、完善,以此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將“協作”這一教學目標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
利用思維可視化促進識字教學,將抽象的思維轉化為具體可視的視覺結構,讓信息技術真正為教學所用,為學生學習所用,變革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和強大的學習工具,最終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責任編輯 黃日暖
實習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