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偉
新課改的推行,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面對一群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怎么教”就成了擺在面前的相當棘手的難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都有了大幅度的進步,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內的全面應用。近年來,一部分中學英語教師嘗試著在一定程度上摒棄傳統枯燥的授課方式,進行了創新與改變,大膽地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英語課堂中去,完成了兩者之間的有機融合,解決了英語課堂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創造了一種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大大改善了初中英語教學的環境,在教師的教學付出與學生的學習效率之間達到了很好的轉化率,使得教學水平大幅度提高。
一、前言
所謂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機融合,是指將信息技術引入到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中去。在備課時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在授課時利用現代新型的教學設備,比如網絡資源、多媒體教學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鍛煉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真正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達到新課改的標準,成為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創新型人才。
二、兩者有機融合的價值探析
雖然目前兩者的融合還處于嘗試階段,但是其帶來的效果是不可忽視的,也是十分卓越的。筆者將于下文對其價值進行探析:
(1)能夠達到新課改對初中英語的標準。傳統的英語課堂中,總是教師不停地講解教材,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過于重視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改的施行,則要求教師通過網絡、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將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英語課堂的主人翁。
(2)能夠顧及到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大多數學生在初中這個階段還處于青春期,他們沒有豐富的社會實踐和生活經驗,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有些欠缺,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還不太成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較重,而現代信息技術集文字、圖片、音樂與動畫等于一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將信息技術適當導入英語課堂中去,從而改變原來傳統的“教師-黑板-粉筆-學生”的教學模式,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性。
(3)能夠使英語課堂得到拓展。每節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而有些教師只是照本宣科,不認真授課,敷衍地完成教學任務,使英語課堂流于形式,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是學不到多少有用的知識的。而如果教師通過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操作技能,完成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的有機融合,制作精美的課件,向學生展示大量豐富的背景知識、課外信息等,以學習牛津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PPT向學生展示各個國家可口的美食,讓他們感受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豐富他們的視野。學生還可以在下課的時候,利用移動存儲介質,比如U盤等拷貝教師的課件,在他們方便的時間和地點繼續學習,從而使英語課堂在時間、空間以及內容上得到拓展。
(4)能夠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長期以來的“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英語成績也沒有多大的進步,然后逐漸喪失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信息技術的導入,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改善學習環境,使學生對英語的熱情高漲,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英語。
(5)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英語課堂上,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拿著粉筆、扯著嗓子進行授課,再加上備課、批改的環節,他們的工作量就十分繁重,但是學生的成績卻不盡人意。而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上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也能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有效的提高,真正達到付出與回報的正比轉化。
三、如何完成兩者的有機融合
上文提到,雖然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帶來很大的價值,但是畢竟還處于初始階段,很多教師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得心應手,那么應該如何完成兩者的有機融合呢?
(1)利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的聽力環境。聽力不管是在考試中,還是在日常的交流活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傳統的英語課堂,在進行聽力練習時,只有一臺簡單的錄音機和教師的口授,錄音機在操作起來不方便,也極大的造成了英語課堂學習時間的流失,加上部分教師的發音并不標準,學生們聽起來費時費力,而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的融合,可以通過利用電腦或者多媒體進行聽力材料的播放,簡單、方便、快捷。
(2)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濃厚的語言環境。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個學生的卷面成績很好,但是卻出現“說不對、不敢說”的現象,這種情況十分常見。根據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反映“周圍沒有同學說英語,即使學了也不能及時得到交流鞏固”,而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以牛津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7 Shopping”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動畫創設不同的購物環境,并利用消音軟件將原有的聲音抹去,讓學生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顧客、售貨員等,讓他們大膽練習,擺脫“啞巴英語”的現象。
(3)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英語成績的提高,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加練習,而平時教師們一般采取的是讓學生定期上交日記,以檢查他們的寫作能力,可是這種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枯燥的,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無話可說,難以下筆。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平時的寫作訓練變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教師可以給學生看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新聞和喜愛的圖片,或者電影,讓他們寫讀后感、觀后感等,平時要注重他們英語詞匯、語法和句型的掌握情況,強化練習,久而久之,必定會使寫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利用未來教室StarC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雖然現階段未來教室還處于嘗試階段,但從其發展的成果來看,將未來教室StarC充分應用在英語教室中,通過對學生聽力、口語、寫作、閱讀多方面的綜合訓練是可以實現的。通過這種未來教室StarC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愛好制訂不同的培養方案,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體現交互式教學方式,真正做到英語教學的人性化與個性化。
四、在運用信息技術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們在將信息技術導入到英語課堂的時候,一方面要注意它帶來的教學利益,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適當性。首先,將信息技術當做英語教學的輔助工具,不能過于依賴、強調它的重要性,把整節課的時間全用來展示課件,忽略自己作為引導者的身份,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就使得教學內容缺乏實質性的信息,英語課堂變得空洞;其次,在備課的時候應該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切不可過于追求課件的華麗、完美性,否則只會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英語課堂變得混亂,只會適得其反。
五、總結
總的來說,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機融合帶來的益處還是十分顯著的,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們應該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緊跟時代進步的節奏,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利用音樂、圖片、文字以及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樹立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在英語課堂上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和可愛之處,讓他們喜歡英語、熱愛英語,從而提高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使英語成績有一個質的飛躍,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為社會培養一大批精通英語的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一中分校(彩香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