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素平
摘 要:新課程體系下如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美術課堂教學因材施教,針對學校學生和每個班的實際情況教學,嘗試運用多媒體教學與學生互動。嘗試在課堂上多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讓美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教師應該帶著良好、積極的心態上好每堂課,學會對學生微笑,學會對學生說表揚的話。堅持多開展各種形式的美術活動營造全校文化藝術氛圍。在新課程體系的教學改革實踐中,美術教師只有不斷的探索、思考,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學生更加喜歡美術課。
關鍵詞:新課程;美術教學;興趣
美術課能教給學生基本的繪畫知識,培養他們的欣賞水平,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使他們能懂得美、發現美、創造美。小學生大多數喜歡上美術課,因為在美術課上,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自由的翱翔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有責任和義務讓每一位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
現代的教學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教學方式,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美術教學效果提高,讓美術課更生動,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不斷的學習、思考、探索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我的美術課堂教學。
一、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針對個別學生繪畫基礎薄弱問題,我除了課本上要求傳授的知識,還補充一些課外的美術知識,如補充線描畫、人物畫等繪畫內容,用報紙制作生活用品和用彩色皺紋紙制作鮮花來裝扮自己的生活等手工課,即實用又有趣,激發學生熱愛美術和動手能力。在遇到有困難的學生,我熱情、耐心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比如五年級《星光燦爛》課,做紙材浮雕作品需要玻璃、三合板等作底板,我就在學校角落里找了幾塊帶到課堂上,可能學生被我的這種為他們服務的精神感動了,所以做作業非常積極,連平時不愛做作業的學生,也乖乖的認真的完成作業。由于老師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困難,使得這堂課上下來教學效果不錯。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與學生互動起來
美術課堂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后,我深有感觸,學生喜愛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比如在五年級《團扇》一課中,從播放中國山水、人物、花鳥畫為題材內容的團扇作品欣賞入手,然后配上古典音樂,在音樂的背景下和學生交流探討團扇的制作工藝及特點,再播放有關團扇的古詩、古畫營造情境,使得整個課堂在古文化的氛圍中。再通過課件展示的小訓練引導學生根據扇面的形狀合理安排畫面。這堂課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耳濡目染,讓學生切實感受中國團扇文化的魅力,激發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在學生做作業時播放輕音樂,目的是讓學生在輕松抒情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作。這堂課要是沒有多媒體的運用,我想學生的思維沒有那么開闊,興趣也沒有那么濃厚。
三、課堂教學采用幽默風趣生動的語言
課堂上沒有幽默風趣的語言,只是生硬的傳授教學內容的知識,就會使學生感覺枯燥無味,使他們很容易產生疲勞厭倦感,思想不集中等。要想教學氣氛好,調動學生積極和興趣,教師可以運用一點幽默藝術。作為教師,我們都應該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情景等方面去尋找契機,恰當地把握好幽默藝術,使課堂充滿笑聲和快樂。德國著名學者海因·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來更能為之接受。” 同樣的教育方法,因為語言溝通形式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三年級線描人物寫生課堂上,有的同學把衣服的線條畫得很直,我看了以后裝作很驚訝的說,怎么這個人用木板作衣服,學生們聽了都開心的笑起來了,從我的玩笑中學生知道了衣服的質感比較柔軟該用什么線條來表現。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課堂里應常有笑的細流在流動。師生感情融洽,課堂氣氛就活躍,教師要善于用風趣的語言開導學生,講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結合起來。
四、帶著良好、積極的心態上好每堂課
很多教師都有同感,一想到去紀律不好的班級上課,心情就不愉快。一到上課時就心里想著這節課又將會出現什么頭疼的問題,可想而知這樣的心理怎么能上好課。還有自己因為私事心情不愉快,然后帶著這樣的心情去上課,就會給課堂上產生壓抑、憋悶的感覺,這些都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記得有一次我和自己家里人鬧矛盾了,心情不好,也沒有開個笑臉,也沒有和同事說一句話,然后上第四節課時,我繃著臉走進教室,有幾個學生又老在說話安靜不下來,本來心情不好的我就煩躁,總得來說一有聲音就停下來批評,所以感覺一節課下來老師總在批評學生,學生個個都悶著,當然談不上教學效果,繪畫作品更談不上新穎獨特了。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自我調節情緒。現在的我嘗試盡量帶著一個平和的心態走進教室,在課堂上遇到調皮的學生以耐心寬容的對待,我發現當我用溫和親切的語言和他們說話或者問話時,他們也不會和教師唱反調,也不好意思對教師說不禮貌的話語。學生也是孩子,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如果教師對他們說話兇巴巴的,遇到自尊心強的孩子就會強烈的反駁,這樣的狀況不僅打破了良好課堂氛圍,也會讓教師處在很尷尬的位置。如果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多一份關愛和理解,那么心情就會豁然開朗,有了這樣的心情教學效果應該也不錯。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提倡激勵性評價,對學生除了多微笑還應該多說表揚鼓勵的語言,不僅可以用來激發學生思維,加強學生信心,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成功,從而達到師輕松教學、生快樂學習的目的。
五、堅持寫好課后反思,總結經驗提煉思想
每上一堂課下來或多或少都有點感想和體會,不足的是什么,成功的是什么,還有課后作業批改中發現的問題是什么。課后反思就是教師上完一堂課的心得體會,總結課堂某知識的疏漏然后下節課進行及時的補充,還有上這堂課采取的教學方式效果好否,成功因素有很多,有的是班上學生的整體素質如遵守紀律、熱愛學習的態度等。當然新課改要求的是教師重在啟發學生,讓學生自主創造和學習,可以選擇課上關鍵內容記下來,把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教學中的失誤、教訓,以及學生在課上出現的疑難、錯誤,獨到的見解,教師從中受到的啟示和今后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改進的想法,等等,用筆記錄下來。以此作為知識及時補救的依據,今后教學改革的借鑒,從而達到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有深刻的借鑒意義。有的教師執教多年,卻教學水平沒有長進,墨守成規不知道自身專業學習和變化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有的教師才參加工作沒有幾年,卻成為其專業的教學能手和骨干教師。主要原因在于是否善于思考、探索和總結。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不懈的認真寫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認真寫好反思對教師的教學水平 起很重要的作用。
六、多開展美術活動營造全校文化藝術氛圍
上了那么久的美術課了,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美術知識和技巧展示出來。通過開展各種美術活動給予學生學習、發展和展示特長的機會,促進學校學生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發展。比如定期組織學校書畫比賽或者書畫展覽,組織學生參加各級書畫比賽活動,在墻報上展出從課堂上收集優秀的繪畫作品和手工作品,美化學校文化走廊,將學生優秀作品通過裝裱掛上墻,將部分優秀作品發布到網上豐富校園網等。通過以上美術活動,既美化了學校,又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另外,堅持搞好美術第二課堂,定期將學校有美術特長的學生進行每周三下午的第二節進行美術興趣活動,我發現興趣班的學生都懷著渴望的心情,想把自己喜愛的美術學得更好,于是不僅紀律好,教學效果也好,因此我也喜歡、樂于幫助這些想提高自己繪畫水平的孩子們。
七、注意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下就形成的,需要我們去慢慢培養。繪畫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豐富的藝術修養。那么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憑借教材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繪畫基礎、知識技能與陶冶美好心靈同步發展呢?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發學生去了解我們祖先創造的藝術文明,用審美的眼光去感受和欣賞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藝術文化遺產,為我們的祖先驕傲和自豪。教育德為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來提高德育的質量,讓學生在美的境界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觀念。筆者在教學中曾做一番嘗試,就是把美術課與思想品德課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在描繪祖國美麗的河山、家鄉名勝古跡的同時,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教育。
當然如何讓學生對美術課有興趣,教師如何上好美術課,除了以上幾點,還有組織教學、精心的備課、精彩的導入也是美術課教學成功的主要方面,總的來說,上好美術課關鍵在于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的美術教學改革實踐中,美術教師只有不斷的探索、思考和總結。相信只要肯花時間和精力去探索與思考,就能提高自己的美術教學水平,就能讓學生更加喜愛美術課,更加熱愛校園生活,從而專心積極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另外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去教學,讓課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進行講解、示范、提示,并且要加強課堂的趣味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多方位、多側面接受藝術熏陶,得到藝術享受,提高藝術水平。
作者單位:
貴州省銅仁市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