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瑩
摘 要:云計算是一種計算方式,它是一種基于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計算技術,其應用的基礎就是互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可以將分散的信息數據資源聚集到同一平臺參與數據運算。“云”顧名思義就是眾多之意,通過將網絡上的分散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從而形成龐大的數據庫資源,通過數據運用,得出更多有用數據與結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網絡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存儲設備容量逐漸增大,運算速度越來越快,與此同時,大數據時代迅速到來。在大數據時代,面對眾多復雜、微關聯的數據,如何有效利用,已經成為科學界不斷探索的新內容。云計算在這一需求下應運而生,而隨著云計算的發展需要,社會對于網絡技術也有了新的需求,這也再次促進了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云計算 互聯網 網絡新技術 大數據 LISP XVLAN OTV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網絡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存儲設備容量逐漸增大,運算速度越來越快,與此同時大數據時代迅速到來。在大數據時代,面對眾多復雜、微關聯的數據,如何有效利用,已經成為科學界不斷探索的新內容。云計算在這一需求下應運而生,云計算是一種計算方式,它是一種基于網絡的計算技術,而隨著云計算的發展需要,其對于網絡技術也有了新的需求,這再次促進了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1 云計算技術分析
云計算是一種計算方式,它是一種基于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計算技術,其應用的基礎就是互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可以將分散的信息數據資源聚集到同一平臺參與數據運算。“云”顧名思義就是眾多之意,通過將網絡上的分散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從而形成龐大的數據庫資源,通過數據運用,得出更多有用數據與結論。
云計算機技術所應用的數據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網絡數據資源,以往的計算平臺已經不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需要,而基于網絡硬件、軟件的新型計算方式,云計算則承擔著未來數據處理與計算的重要責任,而它也將成為推動網絡技術發展的新動力。
云計算在未來將會更多發展成以服務為核心的服務網絡。云計算機發展下的云服務網絡,其核心就是網絡基礎設施平臺,它將覆蓋全球成為信息世界的中心;通過基礎類云服務軟件與平臺提供通用性服務;通過外層服務云提供更豐富的云服務,如云地圖、云商務、云會議、云郵件、云家等;眾多服務層次相互獨立又動態關聯,在數據互享下實現全方面云服務。
2 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網絡結構
云計算的主要工作是由信息處理硬件完成的,處理硬件由于云計算市場的不斷發展,需求量不斷增加,而呈現一種不斷發展的態勢,其發展的方向進一步推動整個互聯網形成信息處理的規模性、模擬性、零碳性發展新常態。云計算使得信息出來的硬件產生整體性的發展變化。以前的信息處理平臺主要還是一種基于互聯網中分層發展的組成方式,由相應的任務、數據庫等服務器組合而成。這些設備進一步與相應的交換設備進行連接,然后通過路由設備進一步將數據傳送到整個網絡之中。整個網絡數據平臺之間的數據實現了與客戶和運營商之間的信息交流,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縱向的交流,而運營商之間的交流叫做橫向的交流。實際上這個橫向交流相對較少,因此層次化的信息處理平臺要進一步適應整個互聯網的發展。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這個橫向交流的數據量不斷增多,這種云計算的互聯網發展骨架進一步完善和搭建。
云計算的網絡骨架從工作任務到最終的客戶之間存在著模擬設備、硬件設備、信息平臺還有客戶與信息平臺之間的聯系,這4個組成部分中的模擬設備和硬件設備是整個互聯網信息平臺的內核。
(1)模擬設備內部的交換。硬件設備中模擬設備之間的信息交換叫做本地的互訪,現在的這種互訪功能的實現主要建立在軟件設置的層面,主要由整個軟件系統擔任。(2)硬件設備之間的交換。整個硬件設備之間數據信息的交換稱之為雙向的數據交換,由于模擬設備之間交換需要整個網絡承載能力的支持,整個網絡平臺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3)信息平臺之間的數據交換。信息交換的互聯網在一個區域內主要是通過相應的局域網展開的,不同區域內的數據信息交換主要是由廣域網和城域網實現。因為整個云計算的功能進一步凸顯,所以其任務工作量也在不斷提升和擴大,現在已經形成了不同功能的信息處理云計算群,其分布在整個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如果需要相應的信息交換,則需要進一步通過網絡構建新的網絡互連平臺,進行相應的數據交換。(4)客戶與信息平臺之間的信息交換。客戶和信息平臺之間的信息交換主要是依靠廣域網和城域網開展相應的聯系,整個云計算市場不斷發展,任務量不斷提升,整個客戶與信息平臺之間的交換信息量也在不斷增多,整個互聯網的交換承載能力不斷增大,現代的光纖網絡不斷提升網速的同時,也在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現實情況中,客戶獲取信息的渠道可能是一個信息平臺,也可能是多個信息平臺,還有可能是先在一個信息平臺,后來又在另一個信息平臺,這就需要進一步實現信息平臺之間轉換的零誤差和迅速性。
3 云計算環境下的網絡新技術
云計算環境下促進了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變革。當下,應運而生的幾種典型新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并不斷應用。
這3種技術的核心都是隧道技術。其中OTV與VXLAN運用的是隧道數據傳輸技術,通過此技術一個VLAN可以實現在三層網關中橫跨技術。
3.1 VXLAN技術
VXLAN技術是在VLAN技術上擴展而來,由VMware、思科等幾家公司聯合推出的。VXLAN技術在數量上突破了VLAN的限制,可以將其理解為在中封裝MAC的簡單機制,VXLAN延伸了布置范圍,可以創建跨多個物理IP子網的虛擬二層子網。VXLAN由于和硬件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其數據包在硬件中很容易實現,這也使得它具備與物理網絡設備相集成的重要優勢。
3.2 OTV技術
OTV技術考慮的是在沒有組播的情況下的工作,由于不是所有的運營商都會將網絡組播服務向普通用戶開放,因此,OTV技術可以在沒有組播情況下進行控制,它是以數據中心互聯作為應用場景。
3.3 LISP技術
LISP采用的也是隧道技術,其優勢在于IP地址的移動性特質。通過LISP技術可以使虛擬機在保持原有IP地址以及對外發布的關網的情況下移動至新數據中心。這樣就可以省去重新配置DNS服務以及部署專用流量負載均衡設備的人工與時間成本,對于保證網絡通暢有著重要的意義。
3種網絡新技術在支持云計算的過程當中各有優勢,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在近些年設計的大型異地數據中心當中,很多都將3種技術聯合應用,以不同技術解決不同問題,這樣才可以為云技術提供最高效能的網絡服務。
4 結語
我們可以看到,當下的網絡技術發展都圍繞著服務云計算這一主要需求。未來,在云計算需求不斷提升的前提下,VXLAN、OTV、LISP技術也必然要不斷發展與進步,形成更適合大數據時代的全新網絡技術。
參考文獻
[1]余江,萬勁波,張越,等.推動中國云計算技術與產業創新發展的戰略思考[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5,8(2):132-133.
[2]劉運,程家興,林京,等.基于高斯變異的人工螢火蟲算法在云計算資源調度中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5,9(3):10-12.
[3]郭正紅,馬辛華,蘭安怡,等.基于層次分析法權重和灰色服務器負載預測的云計算on-line遷移策略[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5,9(3):48-49.
[4]張文光,陳俊,姚鈺輝,等.分布式網絡環境中基于MapReduce的WordCount實現[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78-79.
[5]聶元銘,顧力平,周英紅.一種基于云環境的數據應用交換安全技術[J].信息網絡安全,2012(7):32-34.
[6]QFabric[EB/OL].http://www.juniper.net/us/en/dm/datacenter/.
[7]Overlay transport vIrtualization(OTV)[EB/OL].http:// www.ci com/en/US/netsol/ns1153/index.html.
[8]Soft defined network[EB/OL].https://www.opennetworking.org/.
[9]劉朝,薛凱,楊樹國.云環境數據庫安全問題探究[J].電腦與電信,2011(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