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秋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幼兒園)
對如何激發幼兒的積極表達欲進行詳細分析,讓幼兒在整個階段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表達能力和水平,為幼兒提供更多可以表達和交流的機會。讓其在整個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起自己的表達欲望,提升其自身的表達能力和水平,為幼兒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提供切實有效的輔助性作用。
幼兒表達欲語言環境現如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不僅要求其自身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針對當前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整體需求,在幼兒時期,就要開始逐漸培養幼兒的表達欲,幼兒時期是語言學習和表達培養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讓幼兒逐漸學會如何說、敢說、會說、喜歡說,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讓幼兒能夠在語言實踐當中,逐漸掌握語言技巧以及與他人之間進行的良好溝通和交往能力。幼兒時期是每一個人初步接受知識和陌生事物的階段,所以很多幼兒存在膽小心理,在課堂上或者是幼兒園的生活當中,不敢發言、不愛說話,這對幼兒的成長以及日后的發展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針對這種形勢,幼兒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實際特點,培養幼兒的表達欲,讓幼兒能夠大膽的說出自己心中所想,這樣幼兒在日常的交流和溝通當中,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提升其自身的表達欲。
一、為幼兒提供更多可以表達語言能力的機會
1.培養幼兒想說的欲望
幼兒時期,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是很強,所以在口語表達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弊端,需要教師給予相對應的引導。幼兒在這個階段,會對教師有一種崇拜心理,凡事都會以教師作為榜樣,教師說的話更加會引起幼兒的理解和接受,所以在這種形勢下,教師要盡可能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懷和耐心。在教學時,可以適當融入一些激勵模式,讓幼兒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欲望。雖然幼兒的心智發展仍然不夠成熟,但是幼兒經常會為了得到老師的關注,而努力表現自己,對于這些能夠積極表達自己想法的幼兒,教師可以給予相應表揚。這樣不僅能夠讓這些孩子繼續保持積極的態度,而且能夠激發其他幼兒也一樣積極參與、積極發言。由于幼兒自身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幼兒自身的個性也大不相同,對于一些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的幼兒來說,教師要逐漸引導這些幼兒,了解幼兒的心理活動狀態,慢慢疏導,讓這些幼兒能夠與其他孩子之間進行簡單的溝通和交流,之后再深入交流,讓孩子逐漸養成良好的表達欲望。
在激發幼兒表達欲的時候,不僅僅局限于語言課堂上,其他學科的課堂上也同樣可以引導幼兒提升其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在其他的領域或者是課堂上,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情境,根據幼兒自身的喜好和特點,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而且能夠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表達出更多的內容。比如,在音樂教學中,可以讓幼兒根據聽到的音樂來進行聯想,讓幼兒將自己聯想到的內容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在美術課堂上,可以讓幼兒利用語言來講解自己所繪畫的內容,等等。通過每一個學科的語言知識強化,幼兒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這對幼兒的表達欲培養以及日后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來說,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2.培養幼兒喜歡說的習慣
在對幼兒積極表達欲進行培養時,要讓幼兒在想說的基礎上,喜歡說。讓幼兒在不斷的交流和互動當中,學會如何說話、如何表達出一句完整的話、如何將話語表達清楚,等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創造一些良好的條件,如戶外教學活動、一對一談心,等等,這些都是給幼兒提供了良好的語言機會。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比較直觀的方式方法,如在對幼兒講解“秋天的故事”時,可以先給幼兒灌輸一些相對應的提示內容:“秋天到了,植物或者是動物都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幼兒在這種形勢下,會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自己去尋找和探索,在整個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發現事物的變化,而且能夠提高其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老師可以讓幼兒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觀察和討論,將自己的想法大膽地提出來,引導幼兒加深其自身的學習印象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利用提問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1.利用問題激發幼兒的積極性
幼兒的表達欲望以及語言能力的提升,都是在不斷的實踐當中逐漸發展起來,所以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幼兒興趣的調動,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發展環境和條件。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將幼兒的智慧充分發揮出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要讓幼兒學會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問題。所以,教師在提問時要注重問題的明確性和針對性,將問題的重點突出,由于幼兒整個階段其自身的思考思維模式仍然不夠成熟,所以在提問時,教師要準確把握好這個“度”,讓幼兒能夠達到思維和語言的有效結合。幼兒的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的過程中,并不是教師一味地“施加壓力”就可以實現,而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影響和發展才能夠實施。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之后,教師要不斷引導和鼓勵幼兒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讓幼兒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回答問題,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同時,能夠讓其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三只小豬”的故事講解中,教師在開始講解之前,可以先提出問題來引入主題:“豬媽媽讓小豬們自己去蓋房子,什么樣的材料可以蓋房子呢”。幼兒雖然認知能力不是很成熟,但是基本的經驗和知識還是具備的,所以在這種基礎上,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勾起幼兒已有的經驗和感知,從而引發幼兒的積極討論。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而且能夠保證幼兒的交流質量和互動水平。
2.提高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對幼兒表達欲進行激發時,要注重將幼兒自身的主體性充分展示出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影響,很多幼兒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占據主體位置,而幼兒只能被動接受。這樣不僅不利于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而且對幼兒的表達欲激發以及口語能力培養來說,都有相對應的阻礙。在這種形勢下,教師要逐漸轉變觀念,在保證幼兒主體位置的同時,要讓幼兒意識到自主發展的重要性,逐漸養成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來發散幼兒的思維,開放式的提問沒有規矩的答案,也不會受到語言或者是一些其他情節的限制。這樣不僅能夠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思維思考空間,而且能夠讓幼兒結合其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分析和觀察、總結,提高其思維思考能力。比如,在“救小鴨”教學活動中,根據題目教師可以提問“如何才能夠救小鴨呢”,救小鴨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幼兒不同的思維思考模式,注定會說出不同種解救方法。教師讓幼兒從不同角度來對問題進行思考,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思考能力,而且能夠讓幼兒意識到語言學習是不會受到時間或者是空間的限制,讓幼兒在參與教學活動時,能夠提高其自身的表達欲,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行業的發展勢頭越來越迅猛的影響下,人們對于幼兒教學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對于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和能力提升。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幼兒時期其自身對于語言的學習和認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從根本上激發幼兒的積極表達欲,只有保證其自身有了想要表達的欲望,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提升其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安慧霞.技術手段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運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08).
[2]師曉英.應用信息技術推動學前教育改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5).
[3]王宇.信息化手段為幼兒搭建成長平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22).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如何激發幼兒積極表達欲的研究》(課題批準號:QDG16044)科研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