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管道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
烏茲別克斯坦金融環境發展新趨勢及對中國涉外企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張棚
(中亞管道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
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中亞腹地的文明古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通過古絲綢之路就與中國開展了密切的經濟往來。烏茲別克斯坦于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后,次年便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多年以來雙方在經貿、投資、能源和通訊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極其豐碩的成果。但由于中亞特殊的歷史背景和經濟發展模式,導致該地區市場成為全球投資風險較高的區域之一。在該種大氣候下,烏茲別克斯坦的金融環境也與我國產生了極大的差異,特別是其持續走低的匯率及嚴苛的外匯管制政策,為兩國的經貿合作帶來了一系列的阻礙。
烏茲別克斯坦;金融環境;外匯政策
自2012年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來,中烏兩國的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政治互信、經濟互助的合作趨勢全面形成。當前,共建“一帶一路”是中烏合作的亮點和主線。自2013年起,兩國高層領導人頻繁會晤,并就雙邊領域合作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達成高度共識,雙方簽署了《中烏友好合作條約》《中烏2014年至2018年戰略伙伴關系發展規劃》等重要文件,雙邊關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礎更加牢固。
據烏司法部注冊數據顯示,我國在烏正式注冊并開展經營業務的企業已達700余家,其中不乏中石油、中興、華為、中信、中水電等國內大型知名窗口企業。2015年,中烏雙邊貿易額高達35億美元,是建交初期的70多倍,中國連續3年成為烏茲別克斯坦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伙伴。2016年前10個月中烏雙邊貿易額超過30億美元,在執行合作項目達70余個。可以說,雙方在“一帶一路”的促進下,在雙邊合作方面已經取得了質的飛躍。
盡管中烏兩國的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光明,但也不能回避和忽視雙方合作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阻礙和現實問題。烏茲別克斯坦市場開發程度相對較低,政府對本國經濟的干預力度極大,其中烏國本地貨幣蘇姆的持續貶值和烏政府嚴苛的外匯管制政策,成為了兩國企業合作的沉重枷鎖。與此同時,2016年12月底,隨著烏國政府新一屆領導層的最終確定,為了擺脫束縛本國經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新政府也急于推出多項社會和經濟領域的改革措施,包括出臺有關推進對外貿易發展、保護私人財產權和改善商業環境的法律草案等。毋庸置疑,這些舉措的實施將有助于改善烏茲別克斯坦的投資環境,向國內外企業提供更加寬松有利的營商條件。
1、持續走低的匯率變動
匯率結算風險,又稱匯率交易風險,是一般企業以外幣計價進行貿易及非貿易交易時,因將來結算時所適用的外匯匯率未確定而產生的匯率風險。企業在從事涉及到外幣業務的經濟活動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相應的外幣債權及債務,從雙方簽署合同,到最后結算直至合同關閉,一般需要較長時間。而在此期間,若計價貨幣匯率發生上下波動,必將使交易雙方中的其中一方受到損失,這便產生了匯率結算風險。
自1994年以來,烏茲別克斯坦開始執行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通過國家立法于1994年8月1日將蘇姆確定為烏國境內唯一官方貨幣。多年以來,烏國貨幣政策不斷完善,長期實行爬行式盯住匯率制度。蘇姆和外幣的兌換匯率由烏茲別克斯坦中央銀行于每周二上午公布。
自2007年起以來,烏茲別克斯坦蘇姆的貶值速度加快,且這一趨勢呈現出常態化的特點。據烏茲別克斯坦央行數據,2016年,蘇姆兌換其他主要貨幣的貶值情況如下:蘇姆兌換美元貶值16%,兌換歐元貶值11.2%,兌換盧布貶值32.8%,兌換人民幣貶值7.2%。
美元、人民幣和蘇姆兌換匯率的變化對于中烏雙方企業而言,無疑是一顆隱形炸彈,隨時增加合作雙方的交易成本風險。在烏國匯率波動的金融環境下,商品勞務進口和出口、資本輸入和輸出的過程當中,匯率變動所帶來的匯兌損失甚至有可能超過企業自身的利潤,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蘇姆匯率分年走勢圖(2007-2016)
2、嚴苛的外匯管制政策
多年以來烏茲別克斯坦推行極為嚴苛的外匯管制政策,所有外匯用項必須經烏茲別克斯坦中央銀行及貨幣信貸委員會批準,方能正常使用。入境時均須填寫海關申報單,否則離境時隨身攜帶的外匯將予以沒收。烏茲別克斯坦法律規定:居民與非居民經烏茲別克斯坦海關攜帶外匯出入境時必須填寫T-6式海關報關單。在報關單上或在海關官員口頭問詢時不如實填報或說明攜帶外匯數額、貴重物品及其他所有物價值的行為,按照海關法律視為違法行為,烏海關將根據烏海關法典向違法者提出訴訟。
從2013年起烏政府禁止其居民自由兌換外匯現金。雖然法人可在Visa卡體系下在烏商業銀行辦理換匯卡,但每張卡每天兌換外匯現金額度僅為100美元。在國外交易終端上付款時,烏茲別克斯坦銀行要收取3%的傭金,國外銀行也要收取傭金。此外,烏國銀行嚴格控制換匯,調匯(即企業所得當地貨幣收入兌換成美元匯出)困難問題仍時有發生,在烏外資企業經常遇到資金結匯難的問題,所得合法收入難以匯回國內。
3、計劃推行外匯自由化政策
顯而易見,烏國嚴苛的外匯管制政策已經成為其與世界各國進行經貿合作的枷鎖,嚴重削弱了烏國吸引外商投資的能力。因此,2016年12月,烏茲別克斯坦針對最新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向全社會公布了《外匯自由化政策》的總統令草案,并就此廣泛征求意見。該草案的發布無疑成為終結烏茲別克斯坦長久以來刻板僵化經濟政策的一個絕好契機。實施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展并完善自由化的外匯政策,推動本國外匯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優化企業開展對外經濟活動的條件,提高外匯使用效率,改善企業外貿環境,為在烏投資、營商創造有利條件。
與目前實施的外匯政策相比,新政策對企業和個人持有外匯持開放和保護態度:烏政府對外匯的調節方式由原先的監控與限制轉變為保護和扶持,政府保障私有財產的自由支配權。換言之,保障企業根據自身需求自由支配自有資金的權利,并為其建立優越的投資環境。與此同時,為活躍外匯市場,新政策允許個體經營者在國內外匯市場換取外匯,允許其使用自己的銀行賬戶按既定程序支付進口商品和服務費用。為鼓勵出口,新政策改變了對出口企業所賺外匯強制結匯的做法,規定除特定清單內商品和服務外,其他商品和服務出口無須強制結匯,同時允許進出口商在外匯管理法框架內自由選擇支付方式。新政策還放寬了外匯出境限制,除政府令規定的情況外,1萬美元以內外匯資金出境不受限,攜帶2000美元以內現金出入境不必申報。在開展涉及到外幣業務活動的情況下,烏國政府將針對所有對外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杜絕針對個別企業和領域給予特殊優惠政策的情況發生。
在放開外匯政策的同時,烏政府在該草案中也在特定方面加大了限制力度,如針對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商品銷售和提供勞務的定價,以及最低實收資本額的確認必須以本地貨幣計算;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除繳納自由貿易區內的關稅以外,繳納國家稅費及其他強制費用必須以本地幣支付等。
為配合外幣自由化政策的順利開展,烏國政府將有望于2017年上半年制定出臺全新的《外匯管理法》,明確其內閣和中央銀行為權責明確的外匯管理機構并保證烏國貨幣市場的穩定持續發展。
4、加大經濟領域改革力度
2016年12月16日,烏政府新一屆領導層舉辦烏經濟改革國際研討會,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等50多個國家的駐烏使館以及部分駐烏國際組織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會上,烏參議院第一副議長薩佛耶夫主要介紹了烏未來改革的主要方向。他表示:烏新一屆政府將進一步深化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改革。其中在經濟方面,烏政府將通過改革來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進一步鼓勵私企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推動工業快速發展。到2030年,將工業所占GDP份額從2015年的34%提高至40%。本次經濟研討會對駐烏外資企業的經營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烏經濟部、司法部、外經貿部、國家海關委員會等重要部門分別制定了相關措施來保護外國投資、改善實業環境、簡化海關通關手續等。
第一,企業應建立完整的內部匯率風險規避體系,重視風險事前控制。涉外企業應該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提高風險意識,轉變經營理念,密切關注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變化,時刻關注烏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經濟發展現狀及影響世界經濟環境變動的因素,提升外匯交易預測的精度與廣度。
第二,對駐烏中資企業而言,在與合作方簽訂商務合同時,可盡量要求在合同內容中添加外匯保值條款或者采用相對固定的匯率,以確保公司利潤不受匯率大幅度波動對損益產生不利的影響。
第三,密切跟蹤烏國實施頒布的最新政策,并根據相關變化隨時調整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烏國新政中有利于自身業務發展的條款,規避產生阻礙限制影響的不利因素。
[1]李健:外匯風險防范技巧與策略[M].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6.
[2]陳曉莉:匯率變動對金融體系的影響[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
[3]《烏茲別克斯坦報》官網:https://www.gazeta.uz/ru/.
[4]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經參處官網網站.http://uz.mofcom.gov.cn/.
[5]烏茲別克斯坦中央銀行官方網站.http://www.cbu.uz/ru/.
(責任編輯:王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