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彬
【摘要】古典詩歌是我國文壇中的重要代表內容,詩歌教學在高中階段非常重要,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起到了積極作用。現階段高中時期選用的古典詩歌多含有深遠的蘊意,但是由于古典詩歌的存在距離現今社會時間久遠,其意象模糊性強,因此給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增添了困難。古典詩歌教學除教授學生體會詩歌中的意境外,更要注重“言志”的弘揚和傳授,使學生認識到詩歌本質特征。本文對高中語文古典詩歌“言志”教學進行淺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典詩歌 言志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51-02
引言: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語文中的古典詩歌教學日益凸顯重要,要求在提高學生賞析古典詩歌的能力基礎上,培養學生探索詩歌的豐富意蘊,把握詩歌中蘊含的“志”。詩以言志,這是詩歌極為顯著的特征,詩人通過簡短的詩句表達各種內心情懷,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必要實踐“言志”教學,讓學生真正掌握詩歌的內在含義。
一、高中語文課堂上古典詩歌的教學現狀分析
古典詩歌短小精悍,富有深意,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有很多教師對古典詩歌的教學存在疑惑,尤其是缺少對“言志”教學的重視。更多的教師強調的是詩歌的背誦和默寫,在授課中也只是對詩句逐一翻譯,缺少對詩歌結構、韻律、形式的講授,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詩歌的熱情。根據某高中學校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校內學生對古典詩歌授課滿意率只有43.2%,剩下的學生基本在不滿意和極度不滿意的評價之中。隨著新課改的要求的提出,漸漸有教師開始探索新的詩歌教學方法,從拘泥于一首詩的分析,延伸到對詩歌的整體知識結構的探討,鼓勵學生們掌握詩歌的形式、結構、韻律等內容,重視對詩言志的解讀[1]。“言志”教學做到以詩的魅力吸引學生,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對提高語文古典詩歌教學效果有重要影響。
二、高中語文古典詩歌“言志教學”的重要性
古典詩歌教學受到教育界各方的重視,無論是蘇教版、人教版還是其他語文教學版本,都收錄了許多著名的古典詩歌,這說明古典詩歌的學習對形成語文素養極為重要。并且歷年來高考中對古典詩歌的考查比重也逐漸增多,考查方式也從單純的默寫,變得多元化,其中根據“言志”內容填寫詩歌已經成為了眾多考試中常常出現的方式。古典詩歌“言志”教學重點在于通過古典詩歌的鑒賞,提升學生自身的品德修養,提高學生對語文的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有利于為學生日后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以培養思想道德素質和語文技能并重的新型人才[2]。詩歌多是古代詩人面對客觀環境、或者主觀思想有感而發進行創作的,這些詩歌中包含著詩人們豐富的心理活動,或是對挫折的不屈。或是對國家的忠貞,或是對愛情的向往,眾多類型的詩言志,對樹立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深遠的影響。
三、探索高中語文“言志”教學的途徑
(一)提高基礎分析能力,學以致用
文學講究的是深厚的底蘊,即便高中學習的詩歌內容比較簡單,但也需要深厚基礎知識。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仔細講授詩歌中的基礎內容,促進學生對詩歌具體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古典詩歌“言志”有許多方面,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總結出常用的“志”有哪些,并通過對詩歌的比照和學習,強化學生記憶。教師應該做好授課計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理解“言志”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古典詩歌作品的分析能力。例如,高中教材中收錄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兩首古典詩歌分別是豪放派詩人蘇軾和辛棄疾的代表作,教師在講授前者時,應該向學生闡明作者在消極蒼涼的詞句中所含的一種豪放闊大的精神,而在教授后者時,辛棄疾主要是抒發自己空懷報國壯志,卻難有上陣殺敵機會的苦悶,以及對自己年老力弱,壯志難酬的憤慨[3]。
(二)通過練習鍛煉學生對古典詩歌“志”的把握
掌握分析詩歌的能力是學生理解古典詩歌中詩人言何志、如何言志的基礎,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奠定基本的知識基礎。學生只有對古典詩歌進行了解,明白詩人的言志方法、特點,才能融會貫通,學會借詩以言己志,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鍛煉,幫助學生掌握古典詩歌“言志”方式。現階段高中教材中選用的詩歌作品多是詩人表達各種情懷,這些“言志”對豐富學生的作文寫作極為有用,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將古典詩歌“言志”教學與作文教學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多多運用詩言志,努力將詩人的“志”,轉化為個人的志。例如,李白的《將進酒》,詩中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達出李白的自信,這句詩可以應用到與自信心、上進心相關的作文寫作中,教師每次布置作文時都可以讓學生選擇恰當的詩句應用在寫作中,以此來提升對詩歌“志”的把握。
結束語:古典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寶貴的物產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高中古典詩歌教學中要掌握詩歌的精髓,通過“言志”的實踐探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李利枝.論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程誠.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策略探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3]張敏敏.立足“詩言志”探究情與理——淺議古典詩歌教學內容的確定[J]. 課外語文,2016,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