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瀅瀅
【摘要】傳統模式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弊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而不斷凸顯出來,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性化管理這一新型的管理理念便應運而生。本文首先對我國高校在當前的人性化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了簡要分析,并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對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實施策略進行了具體的探討,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高校 學生管理 人性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16-01
“以人為本”是人性化管理最重要的核心所在,將人性化理念應用在高校的學生管理中,則可以將“以人為本”理解成為“以學生為本”。人性化管理最先是在企業管理這一領域中出現的,其主張從人這一角度出發,以關心人、尊重人和理解人為基礎,以充分發揮人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其工作熱情。人性化管理最大的優點就是它實現了從命令式管理到主動性管理的轉變,極大地激發了人的潛能和促進了人的主動性的發揮,促使管理和工作效益都實現了最大化。
一、我國高校在當前的人性化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對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理解較為模糊,缺乏經驗
在我國的大部分高校中,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都是輔導員。然而因為輔導員的各種工資福利待遇遠遠低于同校其他教師,所以,大部分學歷高且管理水平高的高素質人才都不愿去從事輔導員工作。所以,我國當前大部分的大學輔導員都是由剛剛研究生畢業的學生來擔任,大多缺乏工作經驗,年紀偏小,并且還缺乏專業的管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對人性化管理這一概念的理解都比較模糊,對其內涵本質的把握也不夠準確。
(二)在推進人性化管理的過程中受到傳統制度的阻礙
作為新時代發展產物的人性化管理理念,雖然在廣大高校中推進,但推行的效果卻不是特別理想,因為傳統強制式的學生管理制度無論是對學生,還是相關的工作人員都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在某些時刻,這種管理方式的實施痕跡還是比較明顯的。可見,傳統的管理方式對人性化管理在高校的推行還是產生了較大的限制和束縛作用。
(三)“以生為本”的觀念意識淡薄
從當前的狀況來看,高校學生其實更多的是在“管”這一傳統制度下進行活動的,他們的很多行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雖然這種束縛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和穩定,但是學校的某些不當管理行為對學生的人身自由與個人隱私也造成了侵犯,這與“以生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是相悖的。
二、人性化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實施策略
(一)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并確立“以生為本”管理理念
要徹底地改變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強化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意識教育,使高校管理者及其相關的工作人員認識到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的管理理念,堅持以為學生服務作為其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地去關心、理解和尊重學生,樹立起“管理育人”的先進價值理念,并在這一價值理念的指導下,建立并形成一套集服務和管理于一體的管理模式。
(二)通過關愛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之能夠進行自我約束與管理
任何一位高校的學生管理者,都應該勇敢地拋棄自身的權利意識與那些強制性的約束思想,通過人性化的管理來喚醒學生的自我主體意識,用關愛去取代強制性制度,引導學生去了解和剖析自己的行為與思想,促使其能夠通過不斷的反省來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三)建立起柔性的管理機制
柔性的管理機制其實就是要擯棄之前那種傳統的強制性的管理機制,將學生的需求、利益和發展等作為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使其更加符合學生自我意識和個性等。例如,在對學生的嚴重違規行為進行處理時,其實沒有必要作出非常嚴厲的處罰,可以適當地給予學生改正的機會,再加之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自我行為規范的重要性,以喚醒學生內在的精神力量,減輕學生對學校規章制度的抵觸感,從而自覺配合學校的各校管理工作。
三、結束語
我國高校在學生的人性化管理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諸如對人性化概念理解模糊、人本意識觀念淡薄以及受傳統制度影響較大等問題,需要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當然這些問題并不是不可解決的,只要高校領導、相關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相互理解,積極配合協作,從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出發,逐步建立起科學的人性化管理與評價機制,定能夠將人性化管理這一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到學生管理工作當中,提高高校的學生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常瑞飚.淺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前沿,2012,18:193-194.
[2]陳剛.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J].教育與職業,2015,0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