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軍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小學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讓小學教學課堂煥發出生命力。在低年級教學中,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亦或是英語都需要用創新的方式來對教學進行改革,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同時教師應該用飽滿的熱情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教學 改革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36-01
前言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教學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學好母語的同時,能夠掌握第二語言,同時運用數學來建立自己的邏輯思維。小學生比較喜歡模仿,教師的一些動作或是習慣都會成為小學生模仿的對象,為了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學習,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讓小學課堂煥發出生命力。
一、小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不足
我國對于基礎教育課程明確提出,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倡導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中把握學習的主動權,但是在很多小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缺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僅僅是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講解,沒有注意到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的培養,這種現象的產生一方面是與學校比較重視教學成績,另一方面是來自于學生家長的壓力,因此教師只能將精力投入到重點知識的講解方面,忽視了對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課堂氣氛沉悶,教學資源匱乏
小學生與大學生不同,在課堂上比較好動,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但是有些小學教師為了提高教學進度,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導致課堂氣氛的沉悶,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效率也是不高,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學習就產生了一種厭惡的情緒。
小學教學擔負著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基礎知識的認知的重要任務,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只是簡單的完成教學計劃,因為教學資源的匱乏,不能運用一些多媒體技術來活躍課堂,小學生在課堂上麻木的接受知識的灌輸,沒有自主思考的空間,不利于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創新教學方式,讓課堂煥發活力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現代信息時代,很多小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等一些先進的技術并不陌生,在小學中應該添加一些多媒體設備,利用這些多媒體設備來準備教學內容。小學生對于枯燥的文字接受速度是比較慢的,而利用多媒體來演示一些圖片則更加能被小學生所接受。例如,在為小學生講解動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在網絡上搜索一些圖片,在課堂上進行演示,這些五顏六色的圖片會很快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就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的興趣,課堂效率也自然隨之提高。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差,對于一些抽象的東西接受速度比較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方式變的更加直觀一點,而通過多媒體設備則能夠讓小學生在視覺上得到沖擊,記憶起來也是比較的深刻。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對于單詞的記憶,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卡片,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圖文并茂的學習方式也是能讓小學生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讓游戲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
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喜歡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一特點,創造一些比較新穎的,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充分的調動小學生的各個感官來參與教學活動。相對來說,英語教學在小學教學活動中是比較具有困難的。但是將游戲的元素加入到英語教學中,取得的效果就截然相反。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來設計相應的簡單的游戲,這樣小學生就會全神貫注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游戲中可以設立一些獎勵,這樣就會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習活動推向高潮。
(三)人性化師生互評機制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人性化的評價機制,應該更加的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讓教師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是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好動的情緒,及時的了解能夠幫助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缺點也應該通過學生的及時反饋來解決,完善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疏漏,通過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教學課堂中課堂氣氛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在向其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讓其掌握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只有提高了他們對知識的學習興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這也是新時期進行教學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劉學翠.淺談數學課堂如何真正活起來[J].菏澤學院學報.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