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權
【摘要】日常化、形象化、具體化和生活化是提升高校青馬工程建設實效性的重要突破口,它解決了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知”與“行”的關鍵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追求的重要傳播途徑和載體保障。
【關鍵詞】四化 高校 青馬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69-01
夯實高校青馬工程建設內容,落實馬克思主義教育日常化。馬克思主義教育與青年學生日常生活相分享是目前高校青馬工程建設實效性不足的重要原因。要落實馬克思主義教育日常化,改變傳統教育中日常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載體的缺失,就必須將高校青馬工程教育對象置于日常生活之中,實現教育內容來源于青年學生日常化生活;就必須將高校青馬工程教育目標貼近青年學生日常生活,實現教育目標的可執行化;就必須將教育方法融入青年學生日常生活,實現教育載體的多樣化。強調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日常化,不僅要使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目標、內容、方法和載體來源于青年學生的日常生活,還要承認這種來源性的合理性,而且還要通過不同途徑和介體滿足青年學生的日常需要,將教育的目標性與青年學生需要性有機結合。
拓展高校青馬工程建設載體,關注馬克思主義教育形象化。高校青馬工程建設要成功實現培養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目標,不僅要推進高校青馬工程的日常化,而且也要推進高校青馬工程建設載體的形象化。因此,在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重點關注馬克思主義教育載體形式,充分發揮網絡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培養青年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合馬克思主義教育資源,形成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整體合力。高校青馬工程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基礎上通過實踐砥礪、自我學習、朋輩教育、網絡交流、導師指導等載體形成特色鮮明的教育路徑。具體來說,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面,除運用傳統的講座、專業課等灌輸方式,可以適時舉辦“關注成長”沙龍,既結合社會發展熱點、時事前沿,又能關注學生關心的理論熱點和成長困惑等,是理論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重要結合點。同時,建立導師制,能夠讓導師與青年學生進行面對面、一對一交流,為青年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思想成長計劃,同時動態把握學生思想發展狀態。在此基礎上,通過建立青馬工程專題網站、青馬專刊、官方微博和微信等網絡媒體形式,加強導師與青年學生互動交流,從載體上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成長。
細化高校青馬工程教育過程,推進馬克思主義教育具體化。高校青馬工程的價值追求是高遠的,但其具體目標和實現過程又是具體的,細小的。只有落實高校青馬工程的具體化才能使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見實效,從根本上說就是解決傳統觀念里馬克思主義教育“虛而不實”的問題,而高校青馬工程的價值實現又是在具體教育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在青年學生的現實生活中發揮價值引導的作用。因此,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關鍵在于教育過程的具體化,實現馬克思主義教育過程的落細、落小和落實。高校推進青馬工程建設需要將馬克思主義價值追求轉化為具體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從細處著眼,從具體深入,通過具體的教育載體和教育方法落實到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去。“既要使目標、內容和方法設定符合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基本原則,又要在結構設計上把握學員的思想發展變化,使學員在不斷的錘煉中循序漸進地成為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者和踐行者。”
關注高校青馬工程教育本質,實現馬克思主義教育生活化。高校青馬工程的生活化是指青馬工程的建設要以青年學生為主體,以青年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中心,一切教育活動的開展要立足于青年學生的生活世界。高校青馬工程建設的生活化就是強調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要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關于學生的現實困惑。也就是說,高校青馬工程的生活化就是在不斷解決青年學生的思想困惑和現實問題的基礎上,通過馬克思主義教育,引導青年學生不斷提升生活質量。“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青年學生的思想觀念是在其現實生活中形成的,是與其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是社會主體與社會生活的統一聯系。高校青馬工程要解決高校青年學生思想道德發展與社會價值期望之間的不協調,就要扎根于青年學生的現實生活,尋找馬克思主義教育過程矛盾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