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麗霞
【摘要】傳統的授課方式是教師講課,其接收者是學生。而分小組學習是一種新型學習形式:同學們共同學習,并負責小組內部所有組員和其自身的學習情況。當小組內全部成員的學習成績都完成了目標,才算完成教學規劃。在教授初中英語的過程中,開展分小組學習的形式,不僅充分利用了學生這一主體,而且在整個教授英語的過程中都有學生的參加,對教授課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 分小組學習 教授英語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16-02
一、分小組學習的原因
伴隨教學制度接連地革新,老師教授知識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要重點對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探討和研究,不斷的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和學習。現在初中階段所開展的英語教學活動不只是為了教授英語學習知識,其主要目的是著重培養大家自主研究并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能力,也就是分小組學習的模式,它是完成這個目標的重要方法。如果使得所開展的學習英語的各項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可以簡單的模仿和記憶,更重要的是要主動溝通和實踐。所以,有效的分小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互利共贏,使得學生在英語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分小組學習運用在教學中
1.老師依照不同的課程類型和內容分別運用
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分小組學習的活動會出現無效參與的現象。當教師安排同學們分小組學習的時候,老師沒有提供充足的時間給大家討論,只是形式化的走個過場就安排結束。通常情況下,對相對容易知識的學習,同學們單獨完成學習或者老師教授全班同學共同學習就可以了,但是對于相對復雜且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習任務,應該開展分小組學習的形式。老師只需要依照詳盡的課程類型和學習內容進行分小組學習,這在教授初中英語的過程中,就會取得驚人的學習成績。
2.老師在分小組學習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老師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方法和思想著重培養,需要用心安排相關任務讓小組人員共同完成。比如說讓同學們分小組作出相關的學習課件或者測試題等。分小組學習的目的不止是完成任務,而是要通過分小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和別人合作完成任務。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及時了解每個小組的情況并給予指導和鼓勵,讓他們在合作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3.分小組學習中體現良性競爭
老師要找到不同的方法和途徑,讓小組內部成員親密合作,而在小組間形成良性競爭,著重對學生之間的競爭和合作思想進行培養,使他們得到共同發展。老師要對小組進行評分準則進行制定,這樣可以有針對性的評價分小組學習的成果。小組之間評估的內容有如下兩項:
第一,針對于口語的訓練,在每節英語課上舉行小組口語表演,時間為課前五分鐘,每天安排一個不同小組進行表演,最后全班同學集體投票評分。
第二,安排讀書作業:每個小組可以自行安排讀書的時間和地點從而完成讀書作業。
4.挖掘小組長組織活動的能力
分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小組長是整個小組學習的領導者。分小組學習在課堂中的學習效果與小組長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開展分小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挖掘小組長組織活動的能力,這樣才能調動整個小組成員去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挖掘小組長的能力要做好如下幾方面:第一,模范帶頭;第二,審查監督;第三,組織測評;第四,調和幫助。
三、因材施教的分小組學習方式
人常說因材施教,具體說意思就是人們擁有不同的資質、頭腦和基礎,所以要對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教育,從而做到學以致用。這種做法對寫作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學生可以在小組中溝通作文并相互評判。當某一成員閱讀作文的時候其他的同學必須認真聽,而且要想出其作文中的優點和缺點,在他讀完以后,其他的小組成員要對他的作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把自己對作文的缺陷的部分說出改正的意見。互相評價之后要挑選出最好的一篇給全班同學朗讀。這種辦法讓同學們對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十分明確,使得小組活動真實有效。
四、結束語
分小組學習的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形式,著重表現出生存為本的準則。分小組學習的模式與教授初中英語的特點相吻合,盡管試驗的時間不是很長,只有幾年,但它給我帶來許多收獲,分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它帶給學生的不只是學習本身還有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信心和歡樂!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分小組學習一定會更多地在教授初中英語方面得到應用。
參考文獻:
[1]鐘敏誼.淺談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4(01).
[2]鄧少麗.合作學習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