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部分高校的思想觀念仍然比較傳統,實驗教學的模式十分落后,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過于陳舊、資源的利用效率過低以及社會實踐方面的應用相對比較缺乏等方面的問題,使學生的積極性難以獲得顯著的提升,嚴重影響著實驗教學的質量,并且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滿足,在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上面以及學校辦學水平的有效提升方面困難重重。然而,實驗教學作為高校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以及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對基礎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恰當的改革,從而有效的促進高校實驗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從根本上提高高校人才的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高校 基礎物理 實驗教學改革 探索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93-02
一、改革基礎物理實驗教學的內容
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主要是通過開展大量展示性以及驗證性的實驗來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并不能以此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學生智力的開發以及創造性的激發,更不能很好的解決現實生活中各種問題。因此,為彌補傳統物理實驗教學的弊端,必須對基礎物理實驗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改革。在原有實驗教學的基礎上,增加設計性綜合實驗教學的環節,并將實驗教學的內容進行科學有效地分解,即以基礎性驗證、綜合性和設計性綜合實驗為主的三個層次,以上、下學期、期末考核為主的三個階段,并且在期末考核階段對學生開放實驗室,從而為學生進行設計性綜合試驗提供了重要的場所,這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教師往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與實驗相關的各種原理、內容、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均有教師主動地灌輸給學生,學生僅僅只是被動的去接受教師所教授的各種知識點、做法等,疲于思考,變得異常慵懶。因此,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科學的改革,轉變課堂教學的方式,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使其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啟發式、提問式以及討論式的教學方式,積極的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并且能夠運用自己的所學在實驗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如:在靈敏電流計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到線圈從一個相對比較平衡的位置逐漸移動到另一個平衡位置的時候將所對應的三種運動形式和所花費的時間記錄下來。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與效率相關的問題,通過提示時間是單向運動來提醒他們不能浪費時間,做事情時要善于動腦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促進效率的顯著的提高。
三、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
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要時刻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認真的觀察,并在觀察中及時的發現問題,通過對問題科學的分析,最終采用積極有效的方式來實現問題的解決。盡管學生在智力、心理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但是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對于相對來說比較靈活、積極思考的學生,要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鼓勵他們通過積極的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放法和技能,并給予一定的肯定。另一方面,對于基礎比較差,學習上比較吃力的學生,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進行簡單問題的提問,在他們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認真的聆聽并且不要打斷他們,回答正確給予積極的肯定,回答錯誤要也進行積極的鼓勵,通過這種方式,便可以很大幅度調動起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
除此以外,教師要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逐漸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導學生與同伴之間進行良性的競爭,激發學生的進取意識,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物理學作為一門以實驗教學為主要依據的基礎性科學,相關的物理規律的探索以及定理的研究都嚴格遵循一定的實驗事實,并且還要經的起科學實驗的不斷檢驗。基于對人類物理歷史的研究,物理知識的獲取離不開實驗教學,因此實驗教學在基礎物理學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實驗教學含義以及重要性的簡單分析,在此基礎上經過深入的思考,從改革基礎物理實驗教學的內容、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以及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等方面對高校基礎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田雁.基礎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物理通報,2015,11:7-11.
作者簡介:
肖俊平(1988-),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助教,主要從事高壓下的碳材料性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