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
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人才作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核心動力,其培養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視。素質教育理念引領下的小學教育創新改革,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符合當代人才培養需求。語文素養是學生內在品質的基本構成之一,其培養工作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現,為素質教育滲透奠定了基礎。該文在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需求做出解析的基礎上,就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途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語文教學 語文素養 培養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c)-0171-02
長久以來,應試教育觀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影響根深蒂固,遏制了學生的全方位培養。不少小學將分數視為學生考核的唯一標準,教師的相關系列教學活動也以知識灌輸為重點,忽視了學生內在品質的養成與提升,最終導致語文教學實效不高。語文素養綜合體現了學生聽、說、讀、寫、用等幾個方面的綜合能力,是促進其全面發展的基礎。新時代,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應重新定位素質教育發展航向,關注學生語文素養培養。
1 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需求
近年來,在素質教育趨勢的影響下,語文素養作為學生內在品質的基本構成,在小學高年級學生培養中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檔位層次,并經過系列教學創新改革之后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縱觀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情況,其與現實需求還存在不小差距。
1.1 價值
語文是我國小學義務教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其教學中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轉化能力,繼而為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習提供服務支持。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促進學生提高整體學習實效的重要手段。同時,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初期,他們對外界事物的認知還比較懵懂,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尚未形成體系。在這個特殊的成長時期,加強學生語文素養培養,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認知世界,并有利于其內在潛質激發,進而使之在全面發展中大受裨益。此外,信息化時代環境下,社會對教育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鼓勵學生了解知識背后的文化,強調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重在擺脫應試教育陰影,是推動我國素質教育普泛化發展的基本體現。由此可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有著十分巨大的潛在價值。
1.2 問題
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渲染,很多小學語文教學教師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仍然強調以知識灌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感受,進而影響了其參與興趣,導致語文素養培養實效不高。這種教與學脫離的狀態,顯然違背了素質教育以生為本原則,語文教學內容、方法等的滯后性,遏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不利于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所面臨的學習壓力、升學壓力接踵而來。部分小學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或提高升學率,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高分期望,更是加重了應試教育色彩。與此同時,折射出的一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問題是,評價機制不盡完善,單純地以分數論英雄,勢必會誤導學生學習觀念,致使為了應付考試學習現象嚴重。究其根本,造成上述系列問題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執教理念、教學機制以及家長認知等,應有針對性地予以改變,重塑語文素養培養環境。
2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途徑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對其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應得到高度重視。作者基于上文的剖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途徑,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轉變思想觀念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是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參與者、實施者以及推動者,其具備的綜合素養直接影響了工作成效。新時期,加強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已然成為了教育發展的核心動力。這其中,師資專業化不僅僅是指知識結構專業化,還包括業務素質及能力專業化。對此,小學應積極開展教師培訓工作,促進業界研討活動,及時傳達素質教育精神文化與理念原則,更新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服務意識,分享成功教學經驗,并督導他們應用到工作實踐當中去。同時,小學還應制定完善的制度化文件,明確教師崗位職責及要求,進一步量化高年級語文教學目標、任務等工作項目,體現出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以此指導和推進相關教學升級發展。此外,小學還需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對話交流,優化家庭教育輔助服務,轉變其對教育發展的認知,樹立他們正確的學生全面發展意識,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2.2 優化課程內容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作為一項系統實施工程,需在簡短的課堂時間內完成知識、情感、思想的灌輸,無疑是對教師的巨大考驗。教師要注重課程設置優化,深研語文教學教材,并依據學生培養目標,合理調配時間和整合資源,以期達到最佳成效。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前情之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比演示圓明園毀滅前后的真實場景,將學生引入到歷史的長流當中去,以此激發他們內心情感思緒的波動,并要求其通過詳細的語言表述出來,進而加以點評和指導。如此,把教學與生活、歷史現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解讀和掌握,又有利于增強情感渲染色彩,樹立他們正確的認知觀念。同時,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還有助于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興趣,是其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值得提出的是,高年級語文教學內容設置不應局限于教材上,還應重視生活、網絡、歷史等背景知識資源的滲透。
2.3 導入游戲情景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事實證明,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情景是興趣發生的重要陣地。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導入游戲情景,在良好的興趣影響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具體而言,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情感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身心發育特點,尊重其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和開發游戲教學項目。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結合語文教學任務、目標等要求,創設游戲情景,融入學科知識,繼而組織學生實踐。例如,在《孔融讓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還原故事情景,并讓學生將其中隱含的思想情感演繹出來,增強其主觀體會。在此過程中,為了維護課堂秩序,提升教學實效,教師應明確游戲規則及內容,如此也是對學生理解能力的一種考驗手段,并藉此做出引導或啟示。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時下熱播的動畫故事,補充課本知識,引導學生將娛樂與學習結合起來,養成其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
3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十分重要和必要。未來,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發展,語文素養培養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將日益凸顯。因此,作者希望業界同仁更多地參與相關研究,認真總結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現狀,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深化語文素養培養的內容,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實踐策略,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兆勛.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427.
[2] 林春花.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培養之探究[J].亞太教育,2015(9):22.
[3] 韋秀蘭.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9):205.
[4] 葛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以及語文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