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珍
摘 要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也越來越多。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農產品商品化,以及農民市場觀念的不斷提高,農民群眾合作意識的逐步增強,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涉及到很多問題。通過當前我國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探討盈江縣平原鎮農民專業和合作社的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1.4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59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可提高農民的生產規模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民們團結,是共同進步的動力,它的成立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盈江縣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是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示范榜樣,有效解決了農民獨戶難以解決的實際操作問題,生產與市場的有機結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從而實現致富。
1 平原鎮合作社在促進農民收入、幫助成員脫貧的經驗做法
1.1 推動了種植業的規模化發展。
盈江縣利農草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于2010年開始種植草果,通過長時間試驗、示范種植,很多農戶對草果產業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很多農戶通過該學習及培訓,積累了一定的種植經驗,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盈江縣利農草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帶動了種植規模的發展,合作社成員都是農民社員,合作社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600萬元,戶均增加經濟收入1650元,基本帶領社員農戶走上專業產業化、規模化、科技化和標準化種植。提高了草果種植戶的積極性,進一步擴大草果基地建設的步伐,促進了盈江農村經濟發展,增加了草果種植農戶的經濟收入。
1.2 加快了養殖業的產業化進程
盈江縣盈宏水產專業合作社自2015年成立以來,合作社養殖規模逐年擴大,收入逐年提高。養殖面積越來越大,年產鮮魚3 000 t,銷售收入達到3 000萬元,不但滿足了盈江縣自身的鮮魚市場需求,而且還銷往其他市場,養殖用戶的收入也不斷增加,會員由以前的55人增加到現在的110人以上,整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原鎮的養殖業有了更高層次的提升,另外也帶動了盈江縣農村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
1.3 提高了農機的機動化質量
平原鎮順農農機專業合作社于2010年7月15日成立,注冊資金268.4萬元,在各級相關部門及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合作社規模逐年擴大,擁有先進的拖拉機、收割機、鏵式犁、旋耕機和插秧機上百部,還設立了2個鄉級服務點,為用戶提供服務,合作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充分調動了社員工作的積極性,開展標準化生產作業,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帶動了平原鎮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另外,盈江縣平原鎮首次大規模農機在大理進行了跨區域工作,加強了組織合作,提高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形成群體規模,促進整體規模經濟效益。
2 云南省盈江縣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所存在的問題
2.1 規模偏小,質量不高,帶動力不強
平原鎮注冊了60家合作社,但規模大、影響大、市場競爭力強的合作社不多,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下的占75%,普遍存在生產規模偏小、規模化程度不高,帶動能力弱、執行力度欠缺、實力不強的問題,農村專業合作社整體在發展,但一些地方受很多方面的影響,如發展時間、覆蓋范圍、運行管理等,發展較慢,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范圍小、實力弱、帶動性差等,整體社會經濟效益較低。雖然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近幾年來已有顯著提高,但全方面的規模化程度還是有待擴展,沒有落實到各個區域。
2.2 機制不完善,運作不規范
現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度建設不健全,缺乏農村專業合作社相關的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及健全的管理機制。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建立了合作社章程和相關制度,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對于成員來說,沒有了相關制度的約束力,在工作中積極性也越來越小,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也越來越弱化,部分合作社不報稅、不年檢,成員與成員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分配不明確,制約著農村專業合作社的長期發展[1]。
2.3 科技支撐乏力,產品競爭力弱
平原鎮多數專業合作社所生產的產品科技含量低,品質不高,市場競爭力弱,且多數專業合作社實行生產、銷售全程綜合服務,屬于初級的農產品生產,受經濟實力、市場風險等影響,廣大農民對發展加工、銷售等高附加值的專業合作社涉足不夠,主要表現在品牌意識差。目前,平原鎮合作社無注冊商標,農產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大多數專業合作社的產品是糧食、水果、咖啡、蔬菜和藥材等,且大多數都是初級產品,沒有經過精深加工,附加值較低,影響了經濟效益。另外,科技投入不夠,大多數專業合作社僅停留在種植、栽培等生產環節,而對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和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等投入很少。
2.4 合作社人才匱乏
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前和長遠發展的根本因素。缺乏技術性人才,設施不全,宣傳力度不到位,導致農民參與度有待提高。農村專業合作社中的成員大多是農民,缺少專業知識,不了解具體的技術操作流程。目前,農村合作社雖然分布的范圍越來越廣泛,但真正的了解農村合作社工作的人不多,很多人已經適應了傳統的模式,對于新型的合作社運動產生一定的抵制想法,還是處于傳統的思維定勢,在運作階段過程中,只有少數人主導,參與進去,大部分人都沒有參與到其中來[2]。
3 云南省盈江縣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對策
3.1 規范管理、健全制度
加強對盈江縣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管理,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章程與制度,健全崗位職責,加強內部規范,按照章程執行工作,每個人都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實行獎懲政策,對成員實行民主管理,發揮成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3]。
3.2 引進技術型人才、鼓勵下鄉
盈江縣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可向社會招納人才,通過網絡媒體、雜志、自媒體公眾平臺等,招納高素質人才,政府也可向社會傳達一定的方針政策,鼓勵有能力的人下鄉為農民提供免費培訓,政府可對主動下鄉的技術人才提供一定的補助,獎勵,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技術型人才愿意下鄉為更多的人謀福利,促進盈江縣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長遠發展。
3.3 加大宣傳力度、管理力度、政策扶持力度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全社會重視、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濃厚氛圍;農業、工商等部門要積極協助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為他們辦理登記注冊提供便利,盡快建立和完善平原鎮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制度,加強對合作社管理人員的管理培訓;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合理安排資金,用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訓經費及獎勵資金,各級金融部門也應提供適合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辦法,降低貸款擔保門檻,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多渠道資金支持;相關政府部門應積極探討適合平原鎮實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優惠政策、促進政策,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支撐,進一步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4]。
4 結語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需要更加有力度的法律管理制度;同時,政府做好服務與監管,做好引導作用,吸引人們積極參與。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必將促進中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蘇文蘋,常琳.云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22):287.
[2]徐剛,吳振雄.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5(19):12.
[3]景曉蘭,周洋宇.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2(20):41-42.
[4]鞠書俠.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3(7):25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