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質信
摘 要 在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進步下,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對氣象服務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在科技的支持下,新媒體時代為氣象服務發展提供了更多服務,集中表現為能夠快速、準確、及時地推動氣象服務信息。為了更好地促進氣象服務發展,根據現階段氣象服務發展現狀、特點以及新媒體內涵,從新媒體時代對氣象服務發展的挑戰入手,為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下促進氣象服務發展進行策略分析。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氣象服務;特點;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P4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88
在社會科技的發展下,以手機和互聯網為基本代表的新媒體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人們對信息獲取的速度。氣象服務和人們的生活發展存在密切的關聯,在氣象服務發展中應用各種新媒體技術,能夠更為快速、更為準確地向人們傳遞氣象信息,最為典型的是手機天氣短信。這種新興的氣象服務手段成為現階段我國氣象服務發展的重要渠道,通過對氣象的預測和分析避免了一些氣象災害。為此,需要有關人員加強對新媒體時代氣象服務的發展研究。
1 新媒體的內涵和特點
1.1 內涵
新媒體是基于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媒體形式,能夠滿足人們對信息的無限需求,提升信息傳遞的速度,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現階段,新媒體形式包括在線網絡媒體和一些數字媒體,在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下,結合相關的傳播形式和手段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1]。
1.2 特點
新媒體的主要特點是網絡化、數字化,包括互聯網媒體、現代移動網絡媒體等。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第一,新媒體所涉及的內容豐富,涵蓋大量的信息,信息的使用不局限在某個區域,而是能夠將所有的信息應用在新媒體支持下的網絡中。第二,新媒體具有很強的交互性。新媒體用戶在應用多媒體進行交流的時候掌握一定的控制權,由此信息的接收和發布呈現了一種雙向的互動關系。第三,多媒體具有信息發布快的特點。新媒體支持下的信息發布不會受到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促進了信息的服務交流。
2 氣象服務發展現狀
氣象服務具有公共屬性,同樣也會受到我國社會科技發展的沖擊,現階段我國很多氣象局都開設了相應的和氣象有關的微博、微信等,在這些媒體平臺上分享氣象信息,但是存在粉絲微博回復不高的情況,導致氣象服務發展的邊緣化,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網絡服務終端的過快發展。從網絡最早出現到現在智能手機、4G網絡的推行僅僅有10 a,在這10 a的時間里,手機本身也從簡單的通信和電話功能延伸到微信、網絡終端功能的實現。第二,新媒體時代下氣象產品類型、模式多樣化發展。天氣信息內容隨著多媒體時代的發展,其基本內容形式變得更加多元化,文字展現氣象信息的形式逐漸被圖文并茂的信息展現形式所取代。
3 新媒體時代下氣象服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傳統氣象服務發展存在困境
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下,一些地區仍然采用的手機短信、氣象網站等公共氣象服務發展面臨更多的挑戰,表現為手機短信能夠呈現的氣象信息內容受到限制,無法將復雜化的氣象信息直觀化、具體化的展現給人們。此外,氣象網站長期發展以來的服務內容缺乏特色,無法滿足不同用戶對氣象服務信息的需求。
3.2 新媒體技術未有效地融入到氣象服務發展中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發展依賴一系列的互聯網技術形式,包括云計算、4G技術。在智能手機和云計算的應用下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信息服務系統,促進了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但在氣象服務領域發展中,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發展研究十分有限,能夠開發的產品類型也是稀少,無法應用新媒體技術促進氣象服務行業的發展。
4 完善新媒體時代下氣象服務發展的策略
4.1 實現對傳統媒體服務形式的優化
4.1.1 加強對傳統媒體服務相關品牌的打造
傳統媒體的重要載體包括手機短信、聲訊121、氣象網絡服務站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傳統媒體在氣象服務發展中充分發揮出了自身的作用。但受新媒體技術形式的沖擊,傳統煤炭無法更有效的支持氣象服務發展,也因此流失了一些支持者。為了在新媒體時代下,保持傳統媒體對氣象服務發展的支持能力,需要有關人員加強傳統媒體發展氣象服務的相關品牌建設,實現對傳統媒體支持氣象服務形式和方式的創新。
4.1.2 實現微信、微博等傳統媒體服務的互動發展
傳統媒體支持下的氣象服務發展存在傳播形式單項的局限,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氣象服務信息服務發送和用戶接收之間的有效交流。氣象服務部門往往是將自己認為重要的氣象信息借助傳統媒介進行傳播,沒有考慮到用戶對氣象服務信息的需要,也無法在真正意義上發揮出氣象服務系統的重要作用[2]。為此,在新媒體的層出不窮下,更需要有關人員加強傳統媒體和微信、微博之間的連接互動,根據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氣象服務信息。
4.2 加強對新媒體支持下便利化、智能化氣象服務產品的開發
4.2.1 加強對具有氣象特色手機端的開發應用
手機客戶端是現階段能夠及時發布氣象信息的重要服務產品,近幾年發展快速的手機客戶端主要有墨跡天氣、中國天氣通、彩云天氣等。氣象部門需要發揮出自身傳遞氣象信息的優勢,借助手機客戶端傳遞出醉心的氣象信息,加強人們對氣象信息隨時隨地的了解。
4.2.2 加強氣象數據接口服務應用推廣
數據接口是一種新型的數據傳輸方式,能夠應用各種最新的技術形式實現氣象信息和相關數據網站的連接,提升氣象服務數據的開放性、共享性和實時傳播性。數據借口和傳統的程序接口不同,能夠更好的實現不同網站信息之間的溝通交流,為第三方氣象服務信息的發布提供重要的支持。
4.3 通過合作發展形成氣象服務發展的合力
4.3.1 政府部門組織開展氣象公益服務
氣象服務部門需要在新媒體時代發展下不斷拓展自己的發展思路,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通過政府部門的支持為社會群眾提供更多經濟實惠的氣象服務,提升氣象服務的覆蓋面積,提升氣象服務信息的影響力。
4.3.2 在社會力量的支持下實現對氣象服務的精細化管理
在氣象服務信息體制深化改革發展下,氣象服務部門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為了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氣象服務發展中的作用,有關人員需要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充分利用各種社會信息資源,進一步促進新媒體時代下氣象服務的精細化管理發展。
4.4 進一步加強新媒體支持下氣象服務發展建設
氣象服務的有效發展需要涉及多個行業的內容,要求相關人員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過硬的知識儲備。在新媒體時代下,氣象服務人員還要通過實踐總結學習形成自己的專業素養,能夠根據受眾的需要對新媒體支持下的氣象服務內容進行包裝,將復雜化的氣象信息簡單化處理,加強人們對氣象信息的了解[3]。
5 結語
未來氣象服務的發展不僅僅是依靠媒體手段進行信息的單一傳送,而是需要實現更全面信息的推送。新媒體的發展為氣象信息的深化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增強了人們對氣象信息的獲得和體驗,進一步提升了氣象信息的傳播范圍,為此,需要相關人員進一步深化分析新媒體在氣象服務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玉潔,胡文超,雒福佐.淺論構建新媒體時代的公共氣象影視服務體系[J].干旱氣象,2012(3):478-481.
[2]屈鳳秋,黃俊生,高權恩.新媒體時代基于微博的臺風氣象服務[A]. 中國氣象學會.創新驅動發展 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S3第三屆氣象服務發展論壇——公眾、專業氣象預報服務技術與應用[C].中國氣象學會,2013:7.
[3]康雪,康寧,趙靜,等.基于全媒體時代的公共氣象服務素材庫建設[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6(3):126-12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