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炳林
摘要:實施有效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很多教師所關注的重要問題。目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所涉獵的內容有哲學、有經濟、有做人和愛國的道理等。如果課堂教學只通過簡單灌輸來完成的,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闡述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來提高政治學科的教學效率的一些方法談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思想品德;國;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教學困惑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53-01
高中政治課普遍表現出教師難教學、學生不愛學、效果不佳的尷尬狀況。新課程的實施, 呼喚建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目前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已成為政治課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并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 在此,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及教訓,談談對高中政治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
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1 自主學習是在總體目標的宏觀調控下,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依據自身的條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體學習任務的學習模式。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這種學習模式的必要前提之一。受客觀環(huán)境的制約,學生存在學習能力差、口頭表達能力弱、不善于交流合作等問題,這給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的實施帶來極大困難。
1.2 提供充分、適當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是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條件和基本原則之一。 但是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重預設輕生成。例如,教師設計很多問題給學生思考,學生沒有自己提出問題的空間。而且教師沒有充分信任學生,沒能大膽" 放手"。如在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仍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不能自己參與到討論中,沒有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
1.3 參與學習的實質化是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 但是在交流互動時,學生或不主動參與,學習氣氛沉悶,或說小話,甚至大喊大叫,課堂氣氛和秩序未得到有效調控,使得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流于形式,影響教學實效。
2.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實施模式的意義
樹立"人本意識",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教育在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于教育。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效率低下"的現狀。為此,我以課程標準、高考考試說明為指導,以課本為依據,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增強政治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實踐中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要領悟改革的真諦,確立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課堂教學,探尋一種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3.應對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對策
針對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對策,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具體措施如下:
3.1 注重教學流程的有效設計,明確師生行為指向。教學流程是教學活動的航標,教學理念是教學行動的靈魂。因此,教學流程設計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緊扣課程標準" 三維" 目標,突出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在設計教學流程時,教師要側重于學生的參與,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自主活動時間與空間,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 時間分配、 師生行為指向等。例如,根據學科教學內容,一節(jié)課 45 分鐘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環(huán)節(jié)一:情境導人,啟動思維。時間約3分鐘。
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學生個體學習時問約 10 分鐘, 教師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僅做閱讀方法指導,不出示閱讀提綱,不提出重難點,以免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環(huán)節(jié)三:交流共享,釋難解惑。組內交流時間約8分鐘, 組際交流時間約8 分鐘,教師點撥解惑時間約4 分鐘, 學習個體和學習小組水平的不平衡性決定了對問題的認識不同.通過組內交流和組際交流,可以實現共享與互補,同時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 認真傾聽、勤于反思,勇于表現、敢于質疑的良好習慣。
環(huán)節(jié)四:學以致用,走進生活。時間約8分鐘,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問題,提高道德認知。
環(huán)節(jié)五:反思總結,拓展延伸,時間約4分鐘。
(1)指導掌握自主學習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由于部分學校教育發(fā)展滯后,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在新課程中,教師少講或不講,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任務就輕松了,教師必須參與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不斷地發(fā)現新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和教材編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掌握三種基本學習方法, 問題閱讀方法、梳理識結構方法、整合知識方法。
(2)創(chuàng)設安全、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全體參與是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然而,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發(fā)現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一堂課始終只有那幾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在充滿關愛和熱情、 理解和信任的情感環(huán)境中,學生才有安全感和愉悅感,才會勇于表現自我, 積極大膽探索,充滿自信地討論問題, 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設輕松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3)營造活躍有序的互動環(huán)境,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我用"加分激勵" 法進行調控。" 加分激勵" 即給積極發(fā)言、發(fā)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的學生加分,給善于合作 、 積極討論、 秩序良好 、勇于發(fā)言的小組加分, 這種方法, 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大膽質疑問題;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學會傾聽、 善于合作的好習慣, 能有效監(jiān)控課堂秩序。
(4)創(chuàng)設學生放飛思維的時間和空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新課程強調過程, 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突出過程,就是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發(fā)展時間和空間,讓他們 自己探究、 交流,享受學習過程的愉悅。
(5)進行合理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激趣技巧,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并融洽師生關系。如講解《因果聯(lián)系》時,可選用酒駕致人死亡的漫畫,引導學生討論:
①酒后駕車與去火葬場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②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對我們有什么指導意義?這樣既可以激發(fā)興趣,引起學生思考,打開智慧大門,引起學生質疑,又可以讓學生把知識從一個情境遷移到另一個情境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培養(yǎng)求異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設計教學活動內容時,應盡量讓學生的成功多于失敗,成功時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失敗時不輕易責怪學生,要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幫助他們分析、查找原因,積累經驗,促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動內化新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3.2 自主學習課堂教學中學生情緒情感摘錄。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學生情緒情感體驗如下:
"培養(yǎng)我們的查閱能力,不禁錮我們的思維,且讓我們有興趣學,學會發(fā)現問題,讓我們學會獨立思考。"
"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能調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我們的自學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能夠發(fā)現更多知識。"
“可以讓我們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自主學習能提高我們的實踐和交流能力。"
" 能全面展示自我. 在學習上充滿信心。"
" 現在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更輕松地學習,更積極、更主動地去學習, 不僅效果好,而且又能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讓同學學會團結、 互助。"
總之,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華, 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構建具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是學生的渴望,也是教師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目前在教學中尚有一些遺憾,如在互動學習環(huán)節(jié)每個班都有個別學生不夠投入,探究的問題不深人等,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江正軍,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10月
[2] 《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韓立福》韓立福 ,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3月
[3] 《注重探究教學 回歸探究本源--探究式學習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效運用的思考》陶雪杉,[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