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蘭
摘要:職高生多為紀律渙散、學習成績差的學困生,他們語文基礎普遍較差,許多初中階段甚至是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語文知識,他們大部分根本沒有掌握或是掌握不牢。因此教師應從注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注重語文工具性、注重語文內容實用性、注重語文人文性等幾個方面進行培養和提高職高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職高語文教學;提高素養;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79-02
職高語文教學由于課程性質、培養對象、培養目標不同,決定了職高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個性。職高生語文素養要如何培養和提高,這是一個職高語文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和探究的問題。現結合筆者所在職高教學職高語文的實際,簡單談談如何對職高生進行語文素養的培養問題。
1.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和提高
我們知道,職高生大部分是初三分流出來后進入職高的,所以這些學生語文基礎普遍較差。許多知識是初中階段,甚至是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然而,這些學生當中大部分根本沒有掌握或是掌握不牢。因此,職高語文教學必須為他們補上這一課,尤其是在高一年級要更加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
現在,職高生素質低,已是個普遍認可的事實。職高語文教學,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注重語文基礎知識(如拼音、字詞、句段、語修、應用文寫作、欣賞文章等)的教學?!吨械嚷殬I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規定:要注重抓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從這一點上來說,培養職高生的基礎知識就成了職高語文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職高生語文基礎知識差、厭學情緒濃的特點,做到低起點,低要求。
低起點:就是在職高生入學的第一學期,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的要求,在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把初中課本中的優秀散文和詩歌,讓學生來復習一遍,加強朗讀和背誦。比如背誦一些易懂的詩歌和散文,可選擇如下篇目:《飲酒》、《登幽州臺歌》、《醉翁亭記》、《海燕》等。
低要求:就是在所選擇的這些詩歌和散文的學習中,不要求學生領會得深,掌握得透,而主要增強文學意識,陶冶文學情操,提高文學素養。如教陶淵明的《飲酒》,主要培養學生感受菊花的形象美,享受南山之幽的田園美,讓學生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中感受菊花、南山的意象,感受花間山谷的幽深和怡然,至于作者辭官歸隱的社會意義和極其復雜的權利之爭的這些深層次的問題,就不要學習掌握。
2.注重語文工具性培養
職高語文課程的學習,本著為專業課服務的原則,更多的應是對"聽、說、讀、寫"這個語文工具能力的掌握上,這更能體現職高語文在使用價值上的真實意義。按照葉圣陶先生"教就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路,職高語文教學的落腳點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要實現這一目的,這四項基本訓練應突出"說"的重點,以"說"來帶動"讀、寫、聽"。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體現以讀練"說",要求學生從預習課文開始,就培養用普通話朗讀,背誦課文的習慣。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內朗讀課文,還要求學生課外朗讀報刊雜志,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基本功,即讀音準確,吐字清晰,語速恰當,表情自然。此外,還可以開展諸如詩歌朗誦會,朗讀課文比賽等課外朗讀訓練,既能拓寬學生閱讀面,又能實現提高學生說話能力的目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職高語文教師還要結合課堂內外,有目的的抓住"答","論","講"這三個環節。
答:就是在課堂上,讓學生圍繞老師精心設計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進行回答,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圍繞問題中心,精心組織語言的能力;突出重點,處理詳略得當的能力;理清思路,安排周密邏輯的思維能力。
論:就是討論、評論、辯論。這是提高學生說話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從感性的角度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些活動中,老師可以規定一個主題,或針對某一現象,某一人物,某一活動,在學生中廣泛展開討論、評論、辯論的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實際的說話訓練中。
講:就是講解,講述,講演,這是培養學生的口才和寫作能力綜合性較大的訓練。這要求職高語文教學應把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納入教學中的重點,"講"的訓練就顯得尤其重要,在前面"答"與"論"的基礎上,老師還必須進一步加大講的技巧性、藝術性和實用性的訓練。事實上,只要教師有步驟的安排學生講解試卷、講解專業技術操作、講故事、復述課文、講見聞、搞講演、因勢利導、總結經驗、分析方法、找出差距、以講助寫、以寫練講,就能夠真正達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社交能力的目的。
當然,除了上述訓練方法以外,職高語文教學還要盡可能地實施學科滲透教學,即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利用其他學科的學習材料設計進行遷移性練習。如在閱讀教學理解重點詞或重點句子含義訓練中,要盡可能的從專業課的教材中選擇一些句子或語段,讓學生做句義概括練習,把握中心詞或中心句子的意思;在科技文閱讀教學中,把科技文中把握事物特征、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等知識運用到專業課中操作程序、操作方法、產品介紹上,通過大量的語文知識的遷移訓練,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語文學科確實是"基礎工具",讓學生認識到學好語文對學好其他學科大有促進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興趣。
3.注重語文內容實用性培養
職高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向社會輸送合格的初、中級專業實用型人才,這就決定了職高語文教學內容必須突出實用性。
職高生入學一兩年后,有的學生就要走上技術工人的崗位,語文教學中的"陽春白雪"雖然對陶冶情操十分重要,但如果學生實際上連基本的日常會話都不很熟練的話,可能鞏固加強對后者的培養還是更為要緊。所以,職高語文教育的重點應當放在應用文寫作上。具體來說,簡單的如病假條、事假條、尋物啟事、失物招領啟事等,難一點的如情況說明書、產品說明書、工作匯報、廣告等,更難一點的如工程計劃、項目安排、調查報告等,但對于職高中來說,更要注重語文實用能力的訓練,如傾聽、演講、辯論、寫導游詞、做主持人、社會調查等,都需要相當的文字駕馭能力、材料概括能力、邏輯組織能力,甚至一定的感情表達能力。培養職高生多做此方面的訓練,十分有意義。
4.注重語文人文性培養
由于職高招生不受多少限制,也由于職高學校的辦學特點,決定了不少學生是雙差生。由于這樣的原因,導致一些職高生自卑、抑郁、灰心喪氣、學習散漫、無上進心、無感恩之心等心理疾病產生。因此,職高語文教學必須充分發揮蘊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愛護學生的自尊心,給學生以彰顯個性的機會,通過語文課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職高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樹立敬業意識、質量意識、競爭意識和守法守紀意識。
具體來說,在職高語文教學中,要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性呢?筆者認為,最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欣賞課文中的重點詞或句子所蘊含的人文性。如欣賞詩歌中的關鍵詞語,就要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極其豐富的意義。
教《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下列詞語的好處,以此來訓練學生的人文素養:"層林盡染"中"染"字,用擬人手法寫出了秋色之深濃;"鷹擊長空"中"擊"字,顯示了雄鷹展翅奮飛搏擊長空之強勁有力;"魚翔淺底"中"翔"字,突出魚在清澈見底、水天相映的水中自由輕快地游動,猶如在天空中飛翔。
總之,職高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是為將來職高生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是職高生走入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最應具備的實用能力。形成和發展職高生的語文素養,是職高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職高語文課程的基本目標,也是職高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作為職高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職高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讓職高生走入社會很快適應社會,具備應有的語文實用能力,才能達到職高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春艷.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7(6)
[2] 李山林.語文素養辯[J].語文建設.2004(7-8)
[3] 王小明.語文素養的心理學觀點[J].語文建設.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