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杰
摘 要:作為橋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見技術,樁基加固技術對于橋梁工程的整體穩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影響。此次研究主要是針對橋梁施工中樁基加固技術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橋梁施工;樁基加固技術;探討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橋梁建設工程數量越來越多,對于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出橋梁工程的作用,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對樁基加固技術高度重視,合理運用,強化樁基的施工環節,以此提升橋梁的承載能力和整體工程施工質量,避免發生樁基下沉情況,切實保護路面行車的安全性。
1 樁基加固施工中所面臨的問題分析
1.1 立樁基礎不穩定
在橋梁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針對立樁展開施工時,施工人員有必要保證施工現場的清潔性。一旦施工環境灰塵過厚、廢渣較多,很容易導致立樁出現下沉的情況。在下沉過程中,如果頂部梁沒有出現斷裂的情況,則說明情況還不是非常嚴重。此時,要求施工人員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手段解決問題。如果立樁下沉的問題發現較晚,那么則會使樁基承壓能力不夠理想,而上部重力負荷又比較大。因此需要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固化處理,提升其穩定性,避免樁基繼續下沉。不僅如此,維修人員還需要保證上頂梁體滿足標準尺寸的要求。由此可以有效減少新生應力,避免梁體再次出現斷裂情況,保證橋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2 在灌注樁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分析
一些橋梁工程的施工由于臨近水邊,考慮施工位置的特殊性,必須采取灌注樁的方式來展開橋梁工程施工。在大量的實踐工程中可知,在進行水泥灌注時,普遍存在質量問題。比如在灌注完成之后,將模板拆除,發現結構較為松散,不符合相關規范要求;或者是在結構中存在蜂窩形狀、氣孔。一旦沒有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在投入使用之后,將會對橋梁整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產生影響,出現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橋梁的使用時間。
2 橋梁施工中的樁基加固技術
2.1 微型樁加固技術
現階段,針對橋梁施工中的樁基加固工序,主要是采用微型樁加固技術。微型樁加固技術具有施工簡單、靈活便于操作、占用面積小、承載能力小以及加固效果好等優勢,備受業內人士所青睞。其在橋梁施工中樁基加固過程中的運用,也就是鉆出一個直徑較小的灌注樁孔。針對路橋工程的實際情況,可采取不同的成孔方法??紤]到微型樁不需要占據較多的施工位置,所以有利于提升成孔的密集程度。在樁基加固工程中,結合工程設計要求,可以形成有效的微型樁體系。現如今,我國微型樁加固技術經過多年發展,技術越發成熟,越來越多的機械種類可以運用到工程施工中。不管地質環境如何,均可以采取微型樁加固技術對橋梁樁基進行加固。結合以往的實踐工程施工來看,微型樁加固技術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在微型樁體系中,可以提升每一個樁基的側摩擦力以及承載能力,對于橋梁工程整體的性能和負載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微型樁加固技術的具體實施,首先,在開展微型樁加固工作之前,需要全面調查和分析橋梁工程環境,包括施工地面環境和土質情況。其次,根據調查數據合理設計施工方案,施工圖紙在經過技術人員的審查合格之后,可以開始動工。根據地質情況的差異性,可以選擇不同的成孔方法。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方法:干成孔法,其在鉆孔過程中,必須反復提鉆進行清理;循環泥漿護壁成孔法,當達到一定深度之后,再將鉆頭提取清洗即可。如果孔徑較小,可以植入一根鋼筋;如果孔徑較大,則可以植入鋼筋籠。最后,利用導管,將鋼筋土灌入孔內,以此成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上述工序完成之后,可以開展壓漿工序。在完成壓漿試驗的基礎上,才可以正式開展壓漿工作。通常情況下,鉆孔灌注樁成型兩周左右,當混凝土強度達到80%時,可以通過超聲波進行檢測,進行柱底壓漿。在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后,需要相關人員制作壓力表,對路橋工程的實際情況和效果做好統計和記錄工作。
2.2 路橋樁基其他加固技術分析
在橋梁樁基施工過程中,除了使用微型樁加固技術之外,有時也會運用到其他加固技術,包括放線、插鋼管、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等。比如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是指基于橋梁工程的原結構,控制橋梁結構參數,以此獲取良好的加固效果。并且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可以提升工程整體的穩定性,還能夠檢測橋梁工程情況,對于后期的維護提供有效的便利。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時,必須設置放送裝置,以此防止出現錨具出現失錨的情況。需要將彈簧墊圈安裝在軸距夾片和放松套之間,以此實現減振的效果。利用鋼板焊接處理轉向塊,則可以確保轉向塊符合傳遞預應力的要求。
3 提高樁基加固質量的措施
3.1 優化施工持力層
橋梁工程施工現場的土質環境對于樁基施工具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橋梁在進行樁基施工的過程中,施工環境的土質比較松散,則有利于樁基加固工序的展開。因此,施工人員必須能夠根據工程特點,做好土質的優化工作。在鉆孔灌注樁的施工過程中,很多因素均會對加固質量產生影響,比如土層移動均和性、樁底的負荷情況等。因此,在施工階段為了進一步提升立樁的負載能力,在注漿時必須保證具有良好的輸送壓能差,以此在振搗漿料時避免樁邊土層出現裂縫現象。并且還可以將周圍較為松散的礫石形成高強度的泥土,由此提升了樁基附近持力層的整體性能,切實保證了樁基的堅固度和樁基的整體質量。
3.2 提高樁基側面的摩擦力
在橋梁施工過程中,在灌注樁底部與鉆孔灌注樁之間,常會出現一定的距離,歸根結底在于下樁側模具有不同大小的阻力。因此,在擋泥樁安裝之后具有良好的穩固性,施工人員必須緊密結合樁身與附近的泥土。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樁身與附近泥土之間的摩擦系數,另一方面還可以降低側面產生的摩擦阻力。在對樁底進行高壓注漿時,一般都會從樁土和樁體注入漿液。漿液在下流的過程中會進行擴散,最終實現填料的目的,保證兩者之間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由此增加了樁側的摩擦力,提升了樁基的穩固性。此外,在橋梁施工加固階段,施工人員還需要對橋梁本身的質量提高重視程度。在固化加工時,還需要對橋梁的承載能力以及總體質量著重考慮。在即將施工之前,需要再次審核施工圖紙。同時加強技術人員之間的探討和研究,以此保證圖紙的可行性。
3.3 合理的選擇壓漿參數
橋梁樁基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壓漿參數的影響。所以在實踐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對壓漿參數做到科學選擇。灌漿參數具體包括注漿壓力、水灰比以及注漿壓力的終止等。比如在樁基加固施工過程中,可以結合之前的施工經驗,合理設置此橋梁工程的各項參數;在預測完成之后,可以設置壓漿參數。所確定的參數,不能直接運用到工程施工中,需要在做好樁測試、得出符合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才可以進行靜載試驗。在參數的測試過程中,必須嚴格根據相關要求展開,否則將會對橋梁工程質量帶來安全隱患問題。通常情況下,沁水率不能大于3%。在拌合泥漿3小時之后,檢查沁水率保持在2%左右。同時確保在24小時內,泥漿能夠充分吸收水分。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橋梁施工中的樁基加固技術,對于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踐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對樁基礎的施工質量提高重視程度,強化施工技術,并且加強各個環節的檢查力度,切實保證橋梁工程的穩固性和安全性,使其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劉偉衛,胡廣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樁基加固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7):42.
[2]常春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樁基加固技術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6):96-97.
[3]梁健.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樁基加固技術研究[J].中國西部,2016(12):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