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陳潔

【摘 要】隨著近幾年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企業對于跨境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不能夠滿足企業需求,將會制約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本文將從跨境行業發展背景、人才需求狀況、高職院校跨境人才培養現狀等方面進行分析,積極探索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對策建議
一、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情況
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高速發展。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4.8萬億元,同比增長28%。預計2020年,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約37.6%,在2015-2020年區間,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0.1%。跨境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外貿模式,減少了分銷環節,有效降低了商品成本,提高了企業利潤,具有運營成本低、收益高、風險小、可操作性強等優勢,被越來越多中小企業所重視。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在傳統外貿年均增長不足10%的情況下,中國跨境電商連年保持著20%-30%以上的增長。跨境電商交易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也將由2015年的19.5%上升到2020年的37.6%,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電商滲透率持續提高。
二、跨境電商人才需求狀況
2015年我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超過5000家,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商的企業已超過20萬家。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5年6月份公布的《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中支出跨境電商人才存在嚴重缺口,86%企業認為跨境人才存在缺口,其中17.6%的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而另外82.4%的企業雖然招到了人,但是這些“人才”根本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
跨境電子商務屬于交叉學科,跨境電子商務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同時要具備國際貿易業務知識、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在崗位職能以及勝任力條件等方面與傳統的電子商務人才、國際貿易人才也具有著很大的區別,單一的專業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實用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應該面向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中小型外貿企業、跨境電商綜合平臺企業以及與跨境貿易相關的生產、物流企業;跨境電商人才是能適應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第一線崗位群工作的、能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開拓創新市場等較強跨境電子商務實踐能力的服務型及創業型高級應用型技能人才。
三、高職院校跨境人才培養現狀
(1)跨境電商是比較新的領域,發展快,變化快,跨境人才培養還處于起步階段,各高校也在積極探索。由于專業目錄沒有跨境電商專業,近兩年,少數高校已經開設跨境電商方向。由于沒有統一的人才培養標準,教師缺乏實戰經驗,各校開設的跨境電商類課程,名稱多樣,課時數、開課學期差異較大。還有的院校在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下開設了跨境電商課程,或者把原先的外貿電子商務直接改成跨境電商。跨境電商實戰性很強,需要學生在跨境平臺上進行實際操作。由于缺少企業資源比如貨源、賬號、物流等,多數情況還是在紙上談兵,容易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
(2)專業教師缺乏實戰經驗。該專業教師大多是從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商務英語等專業轉型過來的,在跨境電商教學中,專業教師除了要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外貿知識和電商知識的能力外,還需要豐富的平臺實戰經驗,有一定的運營能力。目前來看,具備上述條件的教師并不多。師資的缺乏成為制約跨境人才培養的又一個因素。
(3)跨境電商平臺規則變化快,增加了教學實施的難度。
目前主流的跨境電商平臺有亞馬遜、eBay、速賣通、wish、敦煌等,隨著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各平臺自身也在做出調整。比如,速賣通從2016年4月初開始,所有商家必須以企業身份入駐速賣通、不再允許個體商家入駐;今年下半年,企業身份的商家,入駐必須有品牌,意味著未來商家準入標準將是雙重標準:企業身份、品牌。這就意味著以后教學不能再用速賣通進行實際操作。還有亞馬遜、eBay等平臺規則非常嚴格,不適合在實際教學中使用。目前只有敦煌平臺還是可以在教學中使用的。針對跨境教學的模擬軟件極少,有的話也是理論性更強,實際操作功能遠遠不夠。所以,實訓難度很大。
(4)高職學生特點。英語底子薄,對于產品上上傳、詳情描述等有畏難情緒;上傳產品的過程是一個比較單一、枯燥、長期的過程,店鋪出單不佳的情況下,容易放棄。
四、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對策建議
(一)進行全方位的市場調研,做好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定位
深入企業一線,切實了解跨境電商完整流程、各崗位的職責和能力要求,產學結合,與企業一起探討人才培養方案,做好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人才培養規格標準。
(二)產教融合,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應該以崗位職業技能要求為主線來設置課程群模塊,教學環節突出核心技能的培養。跨境電商綜合能力重要包括跨境電商職業能力包括電子商務運作能力、語言能力、國際市場營銷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能力,這些能力體現在如下課程中,比如電商運營、跨境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函電、國際貿易實務、跨境電商網絡營銷、網店美工、視覺營銷、國際物流與配送等。
(三)積極尋求企業合作
校企合作是必經之路。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有的企業有大批的資源,苦于沒有合適的人才得不到開發,學校恰巧需要企業提供優質的資源,所以可以與企業一起探索一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以學校為主體,引企業入校園,根據高職高專“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教學理念,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實訓教學大綱,將企業項目安排進實訓內容由教師與企業人員共同負責,開展以真實工作項目為導向的項目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以企業為主體,開展訂單班培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四)師資培養
高素質師資隊伍是培養高質量的跨境電商人才的保障,教師具備英語語言技能和外貿知識的同時,還要有跨境電商的操作經驗。專業教師需要走出去,參加正規的跨境電商培訓,親自在電商平臺實戰運營。同時,向合作企業聘請兼職教師,專兼職教師一起備課,一起組織教學,組成雙元雙優的教學團隊,實現教學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五)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除了必備的專業知識之外,在人才培養中要注重學生溝通與寫作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執行能力的培養。建立第二課堂,請企業來為學生做講解,使學生了解真實的工作環境、企業文化、崗位需求能力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在學習中有重點地進行培養。
五、結束語
跨境電商是“互聯網+外貿”的新形式,是傳統外貿轉型升級的新引擎。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高職院校跨境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緊跟行業步伐,做好產業與專業的對接,才能培養出適合企業需求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長英. 浙江省跨境電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養路徑研究.商貿人才,2015(1) 184-187.
[2] 孟亞娟. 基于產教融合模式的高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2015(10)94-95
[3] 陳健. 高職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與探索.大學教育, 2016(4)47-48.
[4] 王浩,謝菁. 基于跨境電子商務的高等職業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究.2016(4)115-116
[5] 2016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簡版.艾瑞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