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席梅
摘要:眾所周知,一項文學語言的發展形成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這項語言需要被這個民族廣泛使用并在各個方面統一達成使用共識,這個過程就是文學語言提升的過程。現代維吾爾文學語言語音規范問題主要體現在標準音區的確定和在此基礎上制定的規則。語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存在,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此對現代維吾爾語言語音的規范問題的研究有很大的必要。
關鍵詞:維吾爾語言語音規范
文學語言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很多有利于它存在的社會因素,同時一種方言成長為該語言區的基礎和標準語言更需要該方言自身因素和該方言使用區的社會環境所決定,這種方言需要迎合這個社會的生存發展需要,幫助該生活區的人民交流,同時這種語言還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進步,否則就會被其他的語言所代替,逐漸消亡。這樣說來,一種語言想成為該語言區的標準語言,與這個語言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一個地區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發展的迅速,該地區所說的方言也會相較于其他地區的方言來說發展的迅速一些,隨著這個方言的壯大,逐漸就會發展成為該語言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語言,即成為該地區的標準語言,從而也就成為文學語言的基礎。
一、現代維吾爾語使用范圍和發展歷程
現代維吾爾語是現代維吾爾族使用的語言。現代維吾爾語分為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羅布方言,三個方言的主要差別表現在語音上。現代維吾爾語書面標準語是在烏魯木齊土語音位系統為代表的中心方言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經過多次規范,現代維吾爾文文學語言已經成為現代維吾爾族人使用的統一語言。現代維吾爾語使用范圍在地理上是南起喀什,東到哈密,北至伊犁這一范圍,在這片土地上,維吾爾族人民占總人口的80%,中心方言在整個語言體系中占據主導位置,歷史悠久。歷史上很多經典作品都是由中心方言學者完成的。
現代維吾爾語經歷了共同突厥語、古代突厥—維吾爾語、哈卡尼亞語、花剌子模語、察合臺語等階段發展為今天的維吾爾語。在現代維吾爾語的形成過程中,兩個地區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伊犁和烏魯木齊。20世紀30年代,烏魯木齊成為維吾爾語言使用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發展中心,直到新中國成立,新疆地區解放,烏魯木齊一直是新疆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狙擊了新疆地區的各種文化,知識分子很活躍,在這樣的環境下,現代維吾爾語文學語言的使用頻率就大大提升,同時頻繁的使用也會更加豐富維吾爾語言,促進它的規范化、豐富化、系統化。
二、現代維吾爾文學語言語音規律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項語言之所以能成為語言,是因為在這個語言系統中有他自己的語言規則和規律,現代維吾爾文學語言的語音按照其發音和在語言中的作用,可以將其氛圍元音和輔音兩類,元音和輔音又可以細分為其他的種類,規則不同,分出來的種類不同。
1.元音和輔音的分類
維吾爾語中,有8個元音,24個輔音。元音按不同的規則可以被分為不同的類別,輔音也一樣。元音按照發音時的嘴唇形狀可以分為圓唇元音和非圓唇元音,8個元音中,有4個圓唇元音和4個非圓唇元音,按照發音時舌頭的部位來說,又分為前元音、后元音、央元音。輔音主要分為清輔音和濁輔音兩種。
2.現代維吾爾文學語言語音的規范問題
現在維吾爾語言形成的標準音是以書面文學語言為基礎的,同時在現代維吾爾文學語言的規則上,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喀什、吐魯番、伊犁方言的語音規則,在此基礎上,還吸收了一些土語的在使用中的規則,這些都是有利于標準音的廣泛使用、規范性且易于操作的使用規則,這些都有利于標準音的形成。首先體現在音位的成分和發音中,對標準語的形成貢獻很大的伊犁、吐魯番和喀什土語的音位系統同烏魯木齊的土語的音位系統是一樣的,同樣都具有八個元音和二十二個輔音,不同的地方就是伊犁、喀什語音中的顫音“r”在吐魯番語音中在讀時會表現為卷舌顫音,但是在烏魯木齊的讀音中,同伊犁、喀什的讀音是一樣的。音位在語言的交流中的發音也有很多的不同,包括元音和輔音兩個方面。元音中主要包括原因的交替、元音和諧,吐魯番語音中多音節詞的起首、開音節中的“o”更加傾向于發“u”的音,但是在烏魯木齊的發音上,同伊犁、喀什的發音是一樣的,元音和諧部分中,伊犁和吐魯番的元音圓唇和諧發音中,喀什的發音比較弱,但是烏魯木齊的發音同伊犁和吐魯番的發音是一樣的。輔音中也有很多的不一樣的地方,如在輔音的交替方面,喀什在讀“i、u、ü”前邊的“y”時,常將其讀作“z”,但是在伊犁則不然,“y、z”是兩個不同的讀音烏魯木齊則和吐魯番法一樣的音,都將其讀作“y”。從這些語音規則中,我們可以看出烏魯木齊的語音基本上同喀什、吐魯番和伊犁的語音不一樣,自成體系,但是在很多方面同伊犁的語音比較接近,但并不是一種語音體系,是烏魯木齊語言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伊犁語音體系中的部分。正是由于這種兼容并蓄的特點,烏魯木齊方言才能成為今天的規范語言。
在確定現代維吾爾語的標準讀音的時候,要將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添加上,使其發音能夠符合整體修辭要求,也能夠符合人體的發音要求,如在詞語中,兩個元音之間有三個輔音的話,第一個元音應當同前兩個輔音相結合,后一個元音則同后一個輔音相結合。每一個語言中都會有很多的外來詞,在這些外來詞的處理上,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在標準音中加以規范,在原來讀音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語言的讀寫習慣,對其作出一定的改變。
關于現代維吾爾語言語音規范問題的研究,有利于現代維吾爾語言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同時能夠對其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本文中的觀點僅為個人觀點,希望同志們指正。
參考文獻
[1]尼加提·蘇皮維吾爾語伊犁..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央民族大學.2010(學位年度).
[2]努爾艾合買提·吾布力.喀什噶爾土語區民間文學作品中保留的察哈臺維吾爾語成分.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央民族大學.2010(學位年度).
[3]圖拉普·喀斯木·友里齊.試論現代維吾爾語中墨玉、伊里其、洛浦土語的詞匯特點.《語言與翻譯(漢文版)》.2014年3期.